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7504947377
- 條形碼:9787504947376 ; 978-7-5049-473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 本書特色
金融業的三個組成部分——貨幣、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是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試圖從整體上構造貨幣國際化、金融市場國際化和金融機構國際化的理論,專門考察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對三個國際化領域的國際經驗進行總結,并提出中國金融業國際化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提出了“進出平衡的對外開放戰略”的觀點。在回顧改革開放后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歷程的基礎上,作者指出,要改變以引進為主的思路,應引進和輸出并舉,在引進和輸出中實現資金和金融服務的動態平衡。以人民幣標價產品為主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中資金融機構要在人民幣跨境使用和人民幣產品的跨境交易及境外交易方面發揮主導性作用;中資金融機構要在聯結國內外市場、國內金融市場對外提供交易及輔助服務方面發揮主導性作用。對若干國際化問題做了詳細科學的規劃和設計;對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金融機構國際化等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深入地介紹了許多國外的有關實踐和經驗。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 內容簡介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講述了貨幣如何跨境流通?金融市場如何跨境提供服務?金融機構如何跨境經營?如何借鑒國際經驗?《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揭示金融業三個國際化的內涵并提出協調推進的系列政策建議。多中心時代各金融中心之間的分工、競爭與合作。建立制度化人民幣現鈔境外流通和回流機制,建立人民幣跨境和境外非現金支付結算體系。適應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推動交易所領域的公司化、國際化和適度整合。克服外部障礙,善用資本擴張手段,靈活選擇進入形式,合理進行區域布局,實行差別化戰略,實現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 目錄
**章 金融業三個國際化總論**節 “進出平衡”的金融對外開放戰略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二、實現金融對外開放戰略轉變的必要性三、實施“進出平衡”的金融對外開放戰略和促進金融業國際化第二節 金融業三個國際化及其協調推進一、金融業三個國際化的含義二、金融業三個國際化之間的關系:區別和互促三、推動中國金融業三個國際化的長期戰略四、協調推進中國金融業三個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第三節 國際金融中心的演進與金融業國際化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二、世界進入多金融中心時代三、各金融中心在功能上的競爭與互補關系四、國際金融中心演進與金融業國際化的相互關系五、國際金融中心演進與金融關聯服務業的發展
第四節 金融業國際化過程中的人才供求一、金融業國際化和國際金融中心對人才的要求二、國際化金融人才的培養
第二章 貨幣國際化的理論、幣別經驗和人民幣國際化**節 貨幣國際化的理論分析一、貨幣國際化的含義二、貨幣國際化的發展史三、貨幣國際化的條件四、貨幣國際化的度量五、貨幣國際化的收益
第二節 貨幣國際化的幣別經驗一、英鎊國際化二、美元國際化三、日元國際化四、歐元國際化五、主要貨幣國際化的特征第三節 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和前景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第三章 現鈔境外流通和回流**節 現鈔境外流通和回流在貨幣國際化中的作用一、現鈔流通與貨幣非現金形式流通的關系二、現鈔回流在貨幣國際化中的作用第二節 美元、歐元的境外現鈔流通和回流一、美元境外現鈔庫管理二、歐元境外現鈔庫管理第三節 人民幣境外現鈔回流的現有安排第四節 未來人民幣現鈔回流的系統性制度化安排第四章 跨境及境外非現金支付清算系統**節 主要貨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一、主要國際貨幣單邊跨境支付清算安排二、跨境多邊支付清算安排三、國際上主要貨幣跨境支付清算的基本業務流程四、主要貨幣跨境支付清算的模式第二節 構建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必要性一、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的現有安排和經驗總結二、構建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必要性第三節 構建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構想一、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模式二、構建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技術方案三、構建人民幣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統的配套政策
第五章 全球金融市場格局與結構:國際化視角**節 外匯市場格局與結構一、全球外匯市場成交情況及主要交易工具二、全球外匯市場地理格局三、全球外匯市場參與者結構四、外匯交易大多跨境發生五、全球外匯市場幣種結構第二節 債券市場格局與結構一、債券市場發行人結構二、債券市場投資人結構三、債券市場品種結構四、國際債券發行幣種結構第三節 股票市場格局與結構一、全球股票市場市值地理格局二、全球股票市場成交金額地理格局三、主要股票交易所股權結構四、主要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來源結構五、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第四節 黃金市場格局與結構一、倫敦是世界黃金現貨交易、清算和定價中心二、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會員結構三、場內黃金市場地理格局四、場內黃金市場參與者結構第五節 衍生品市場格局與結構一、全球衍生品市場概況二、場外衍生品市場地理格局三、全球衍生品市場交易工具結構四、衍生品市場參與者結構第六節 借鑒國際經驗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參與者結構國際化一、全球金融市場格局與結構的特征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參與者結構國際化第六章 交易所的競合、公司化與國際化**節 交易所的競爭、合作與整合一、交易所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二、交易所之間的合作與整合三、場內(交易所)市場與場外(OTC)市場的融合趨勢四、一些典型案例
第二節 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一、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發展歷程二、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動因三、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利弊
第三節 交易所的國際化水平及戰略一、交易所國際化水平的比較二、交易所國際化戰略第四節 中國交易所的國際差距一、治理結構不盡合理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產品創新機制存在缺陷三、自律監管作用不夠四、合作與整合水平較低五、國際化水平較低第五節 中國交易所缺乏活力和創新自主權的根源第六節 提高中國交易所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一、合理界定出資人、經理人和監管人的權力、利益和責任二、改進交易所治理結構三、鼓勵交易所創新四、以自律管理為基礎,實現外部監管與自律監管優勢互補五、鼓勵金融市場組織者之間的合作與整合六、提高中國交易所國際化水平第七章 一體化背景下的金融市場后臺支持系統整合**節 金融市場后臺支持系統整合的動因、模式和效果一、金融市場后臺支持系統整合的動因……
第八章 金融機構國際化:理論與中資機構戰略第九章 外資銀行在華戰略與中資銀行的應對第十章 金融機構國際化典型案例
展開全部
金融國際化-理論經驗和政策 作者簡介
劉明志,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1993年7月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政策、金融市場、金融監管、國際金融和金融業國際化,曾主講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際金融等研究生課程,著有《銀行管制的收益和成本》,譯有《時間序列分析》,為2005-2007年度《國際金融市場報告》總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