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03955
- 條形碼:9787564203955 ; 978-7-5642-039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的金融市場體系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10年來,金融市場的制度變革更為迅猛。本書作者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實踐參與者與理論制度研究者,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作了深入的研究與總結。例如,作者較早從理論上對大小非的流通和減持作了研究,并且提出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徹底改變中國股市的供求格局和波動軌跡;2007年底較早地做出的流動性出現拐點的判斷;此外,對風險管理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基金與企業年金、我國匯率制度改革等等經濟熱點問題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總之,本書集合了作者近幾年來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研究的*新成果。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四篇:宏觀篇、機構篇、市場篇和監管篇。主要包括:人民幣有效匯率的波動趨勢及其政策含義;正在出現的流動性拐點;地方治理與銀行改革的互動和影響;證券公司退出機制的啟動及其發展趨勢等。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目錄
匯改后人民幣有效匯率測算及對國際貿易、外匯儲備的影響分析
人民幣有效匯率的波動趨勢及其政策含義
人民幣國際化與中國金融市場的互動影響
正在出現的流動性拐點
周期回落與結構調整中的宏觀政策
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問題研究
機構篇
地方治理與銀行改革的互動和影響
開放與銀行業安全:文獻綜述與中國的狀況分析
外資入股中國銀行業:如何超越“賤賣”的爭論與分歧
商業銀行公司治理——一個董事會和高管角度的分析
證券公司退出機制的啟動及其發展趨勢
中國社保基金管理的現狀與改革趨勢
中國基金業價值鏈面臨重構
基金“類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形成機制及影響
全球證券交易所的并購趨勢:從公司化角度的考察
中國“系族企業”的金融之殤——“系族企業”潰敗的金融因素
市場篇
從托賓Q理論看全流通下金融資本與實物資本的互動及其影響機制
步入全流通過程中證券市場參與者的互動新格局
基于滬深300指數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價格發現的模擬實證研究
從實證角度看股指期貨套期保值模型的選擇及績效評價
全覆蓋債券發展趨勢及經驗借鑒
金融服務外包業務概述及全球發展趨勢
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發展路徑分析
監管篇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實施路徑的國際差異比較及其發展趨勢
基于風險的企業年金監管框架構建
中國擔保業監管框架的制度選擇
從日本對沖基金的發展路徑看監管方式選擇
后記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節選
匯改后人民幣有效匯率測算及對國際貿易、外匯儲備的影響分析
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平穩,顯示出中國已成功地從1997年以來的事實上的固定匯率制度退出;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和外匯儲備的不斷攀高,使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經濟界討論的熱點。從實際有效匯率著手,分析其波動趨勢,并通過分析其與對外貿易、外匯儲備等的關系,針對性地對現行匯率政策進行分析,是一個有政策參考意義的角度。本文試圖通過對樣本國家和測算模型的選擇,測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探明人民幣有效匯率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有效匯率與貿易收支、貿易結構以及外匯儲備的關系,并利用實證分析結論提出政策建議。
一、有關實際有效匯率測算及影響的文獻綜述
在衡量兩國貨幣的幣值高低時,可以根據官方公布的名義雙邊匯率衡量,而在當今貨幣多元化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為了能全面地觀察某種貨幣的總體情況及其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競爭中的總體地位,經濟學界引入了一種加權平均的“名義有效匯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縮寫NEAR),它是根據一定的權重對測算國與若干樣本國的名義雙邊匯率進行加權得到的匯率,而“實際有效匯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縮寫REER)就是在名義有效匯率的基礎上除去價格指數的影響得到的,由于實際有效匯率更加準確地反映了一國相對于其貿易伙伴國的競爭力,因而得到了學者們和政策制定者們的重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等國際經濟組織和英格蘭銀行等中央銀行都定期公布實際有效匯率指數。
……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巴曙松,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還擔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資格評審專家、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招商銀行博士后流動站指導專家。先后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等職務。在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擔任兼職教授并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先后獲“中國基金業10年特別貢獻獎”(2008年3月)、“地方金融貢獻獎”(2008年8月),被評為《南方人物周刊》魅力五十人——睿智之魅。2007年4月,巴曙松研究員借調到香港工作,擔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