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首席記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68685
- 條形碼:9787020068685 ; 978-7-02-006868-5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首席記者 本書特色
釘子戶和拆遷辦的連環(huán)血戰(zhàn),新聞界與地產(chǎn)界的雙重黑幕。
本書因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地產(chǎn)界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原罪,和新聞界在市場化變革中的沉淪,以及中國百姓在國家富強道路上的犧牲,而榮獲《當代》拉力賽,2008年度總冠軍。
這個不死的東北女人讓我們揪心,這場野蠻的城市拆遷給我們驚悚,這群堅韌的高樓基石使我們悲哀,這桿孤獨的新聞槍管讓我們汗顏。
好一場新聞大戰(zhàn),好一番良心震顫,好一部驚世長篇!
首席記者 內(nèi)容簡介
一場強制拆遷糾紛,一伙拆遷底層暴徒,一件拆遷殺人命案,一個替夫伸冤的東北烈女,一副為民請命的新聞鐵肩,一場房產(chǎn)大鱷和傳媒精英的博弈,一個城市繁榮的原罪基石,一次社會向前的慘烈陣痛。
首席記者 目錄
1 練飛的蟑螂
2 夜半豬聲
3 忍者二梁
4 紅袖添香
5 深入豬穴
6 激情燃燒的報道
7 無心栽柳柳遭殃
第二章 以牙還牙
8 官方與民間
9 肝膽相照
10 生動的事例
11 鐵肩嫂
12 文火熬鷹
13 找打申請書
14 大專家小動作
15 命案懸疑
16 少年掮客
17 鏗鏘玫瑰
第三章 棺材與南墻
18 蝌蚪與青蛙
19 萌萌芽芽
20 景觀畫冊
21 大姐走好
22 少年遺書
23 隔代無仇
24 逼良為娼
25 打手之家
26 男尊女卑
27 全天候保鏢
28 罪人的感恩
29 摁住死穴
30 苦難換同情
31 酒場字謎
32 大家都是好東西
第四章 絕地反擊
33 張三攆虎
34 負面回訪
35 復仇女嬰
36 不成功毋寧死
37 與死者對話
38 鐵肩我愛你
39 四面楚歌
40 夜宿沼澤地
41 失之交臂
42 沉沒的水烏
43 感動中國
尾聲
首席記者 節(jié)選
**章 爭端初現(xiàn)
1 練飛的蟑螂
老白黨胡同拆遷。
三月,零零星星地有拆遷戶搬出來。四月,大批拆遷戶往外搬,來自河南、安徽的破爛王們往里擠,推著小車子收破爛。中旬,拆遷公司開來,洪流滾滾鋪天蓋地。拆遷公司圍而不打,勘測、豎圍墻和貼標語,很大型很現(xiàn)代的設備把胡同周邊的道路排滿。四月末到五月初,突然間發(fā)起突擊性大動作,大型現(xiàn)代設備加爆破,拆遷快得像地震。
動物們對拆遷的反應如同地震。
大量老鼠拖兒帶女投靠無門,引來大量流浪貓。被遺棄的貓仍有領土意識,與流浪貓吱吱哇哇地爭奪生態(tài)資源。蟑螂們沒了藏身之處,光天化日下在殘墻高處集結了紅彤彤的一層,似乎要練習飛翔,去開辟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寵物狗失寵,只有三分之一被帶走,另三分之一消失了。與之同時,胡同周邊烤肉串排檔發(fā)生了氣味上變化,牛羊膻之中夾雜了狗肉腥。余下的三分之一固守田園,白天到垃圾堆中尋食,夜晚回到自家廢墟吠夜。喪家犬吠夜十分悲涼,餓餓餓,似乎它們從未吃飽過。
六月,拆遷一期工程告竣,省城塞北市三家平面媒體發(fā)表了消息。三家分別是:《雪城日報》、《塞外信息報》、《濱江午報》。
雪城和塞外的消息如出一轍:引題:陽光工程,親民為本;主題:老白黨胡同拆遷一期工程完工;副題:新建集團與拆遷戶喜獲雙贏。午報的消息與上述兩報不同。標題做得十分老到,引題:大膽采用爆破技術,拆遷進度創(chuàng)省內(nèi)新高;主題:百年老胡同百日化塵埃;副題:三千戶居民惜別老白黨舊宅。兩千字的文章做了四個小標題,其中一個十分微妙:施工方給“釘子戶”摘帽。文中寫道:
提及三十戶“釘子戶”的情況,有記者問,面對非常人群,施工方是否采取了非常手段?對此,新建集團薪聞發(fā)言人回答得非常幽默:對待非常人群采取的非常手段就是非常溫和。他說,盡管他們的補償要求不盡合理,行為上也不檢點,但施工方在保證滿足、已經(jīng)滿足他們要求中合理部分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且出手相幫,為他們租房、雇車,鞍前馬后地送他們撤離施工現(xiàn)場。他又說,該項目是集團做的一項陽光工程,集團嚴格規(guī)定:“釘子戶”一詞必須在集團員工口頭上消失!因此,我提醒各位媒體友人,“釘子戶”一詞也應該在你們的口頭和筆下消失。
“百日化塵!卑l(fā)表在社會新聞版頭題,右下方刊登了一則市井趣聞。引題:拆遷現(xiàn)場老漢埋下鋼絲繩;主題:設地標只為回遷不入兇宅。文中寫道:
拆遷在即,一古稀老人在自家院中挖洞,豎洞挖兩米,又掏一米橫洞。老人在橫洞中埋入一根一米長的鋼絲繩,鋼絲繩前端焊接了一塊三角形鐵板,后端焊接一塊鐵錠,整體像一只風向標。據(jù)悉,老人系拆遷戶中的回遷戶。埋“風向標”的目的,老人直言不諱:“風向標”前方所指二十米處的平房,拆遷中發(fā)生過爆炸,戶主被炸身亡。老人稱,他七十九歲,回遷時八十。從十歲的他爬不動高樓,肯定要選擇底層居住,倘若一不小心選擇了爆炸點上的房間,新居豈不成了兇宅?“風向標”是回遷選房號的指南,挖開看看,前方二十米的房子不住。
“風向標”的趣聞不好做,不像“幼師鼓動幼童吹安全套作樂”、“狗主與狗接吻演變?yōu)槿斯坊ヒА敝悾梢匀斡捎浾甙l(fā)揮!帮L向標”與城建拆遷這一重大題材相關,就必須有憑有據(jù)。這則趣聞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一樣不缺,還配發(fā)了兩幀現(xiàn)場照片。一幀撲克牌大小,是挖洞的場面:老漢從豎洞中鉆出上半身,一頭華發(fā)半頭土,嘴巴斜叼著熄滅的煙蒂。另一幀是“風向標”,面積郵票大小。
兩篇文章透露了這樣的信息:拆遷中出現(xiàn)釘子戶,數(shù)量不少,三十戶;拆遷中發(fā)生過爆炸。由此引發(fā)讀者這樣的聯(lián)想:拆遷雙方發(fā)生過沖突、拆遷方采用過強遷手段,強遷中有人喪命。
“百日化塵!弊屝陆瘓F癢,“風向標”讓新建集團疼。制造癢疼的人叫黎志堅,社會新聞部首席記者。
此前黎志堅在文教衛(wèi)生部,在醫(yī)療戰(zhàn)線跑稿。幾年間,他連續(xù)發(fā)表了近百篇批評稿,因此和省市衛(wèi)生局、各大醫(yī)院的關系有些緊張。上述部門和單位不再整訂午報,也很少在午報上做廣告。然而,他在讀者那里有了名氣,被稱為鐵肩,鐵肩擔道義的意思。午報高層把他調(diào)整到社會部,首先考慮的是與醫(yī)療戰(zhàn)線的關系,另一方面的考慮是量才施用。既然得罪人是他的長項,那么就把他推到社會上去,找個別的老百姓得罪去吧,比方違章的哥,比方占道商販,還有那些小型涉黃歌廳和洗浴中心。
黎志堅在社會部如魚得水。做的**個選題是為農(nóng)民工討薪,由于選題做得實,被農(nóng)民工們稱為老賴克星。他采寫的“沒有紅燈的紅燈區(qū)”、“為少女做人流的鄉(xiāng)村獸醫(yī)”等報道屢獲省市好新聞獎。他主持的“回首當年尷尬事”、“紅著老臉說初戀”等互動專欄把版面做得豐富多彩。
海查干人沒有反響,可以理解為皮糙肉厚。拆遷戶們有反響,但沒有出現(xiàn)期待中的讀者普遍反響,閱報進入讀題時代,事不關己老百姓一目十行。
敏感的是記者同行,黎志堅接到海量電話。有同行問:三家拍新建集團的馬屁,為什么午報立掌為刀?他說立掌為刀有勁道,馬舒服。同行問,既然發(fā)現(xiàn)了拆遷命案,黎首席是否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不回答,說人命關天,要問問領導去。同行問,大規(guī)模城建拆遷屬要聞,按慣例,新建集團的動態(tài)新聞由要聞部做,你為什么“越戰(zhàn)線”搶同行飯碗?他說,哪里是搶飯碗,不過是分一杯羹。做一把要聞是領導的安排,也是我的興趣,在社會部玩小貓小狗玩膩了,想玩玩大象。
大象是指外埠大企業(yè),小貓小狗是違章的哥和占道商販。
要聞部把新建集團得罪了。
具體說,是得罪了集團下屬的海查干拆遷公司。海查干位于三江低地腹地,距塞北市七百公里。不知是基因的關系還是水土的關系,那里的人,主要是男人,身材短小、骨骼粗大、牙齒暗藍。皮膚粗糙,膚色重如生鐵。海查干人是公司的主體,很大型很現(xiàn)代的設備都由他們掌控,設備跟隨他們轉(zhuǎn)戰(zhàn)南北,油漆剝落,油抹布一擦,其色彩如同他們的皮膚。
要聞部接收了幾名畢業(yè)大學生,一時間人浮于事。新聞資源不夠用,記者們只好“越戰(zhàn)線”,抓些社會新聞當做要聞。一名大學生記者深入老白黨胡同,接連發(fā)表了兩篇針對海查干人的批評稿。
**篇報道的新聞由頭是兩棵樹。
與老白黨胡同一街之隔,有一所計算機人才學院,該校的一部分校園在拆遷規(guī)劃范圍內(nèi)。拆遷伊始,校園就被拆遷公司占用,作為拆遷器材的堆放場地。運輸器材的過程中,卡瑪斯進進出出的,把校園內(nèi)的兩棵榆樹撞倒。此后大批海查于人住進校園,兩棵榆樹被鋸、被劈,將近三噸的木材塞入灶膛里煮粥。
繼丁香被確定為市花之后,榆樹被確定為市樹,凡樹齡五十年以上的榆樹都在園林部門備有檔案,包括剛剛被損毀的這兩棵。按照規(guī)劃設計,這兩棵樹作為景觀,保護在拆遷改造后的小區(qū)亭院中。
園林部門和海查干人打不贏官司,只好求助媒體。大學生記者采訪的當時,被毀榆樹的樹墩上正坐著一名智障人。智障人在打瞌睡,頭皮被曬得流油。大學生記者抓拍了這一精彩瞬間。報道配發(fā)照片,小新聞做出了大效果,智障人的禿頭成為亮點。照片說明很俏:智障者千慮也有一得:榆樹原來可以煮粥。題目也俏:百年古木進灶膛,路人何處可乘涼?
第二篇報道的題材十分無聊,關于虱子。
海查干人或住工棚,或住拆遷戶騰空的房子里,衛(wèi)生條件差,而他們又不講衛(wèi)生,被褥臟了不洗,統(tǒng)統(tǒng)拿到陽光下晾曬。虱子抵擋不住紫外線的刺激,紛紛從被褥中浮現(xiàn)出來,引來麻雀啄食。
老白黨胡同與七十二蹬小區(qū)接壤處,有一座很大的幼兒園,叫做藍藍天幼兒園。小朋友們對虱子很感新奇,認為它們是野生昆蟲,于是收集了一些拿給幼師們看。幼師們向媒體投訴,呼吁有關部門管一管,不要讓海查干人敗壞了塞北市的衛(wèi)生形象。
屁大的事情,竟然在要聞版發(fā)了報道,題目做得很損,主題:跡絕二十年寄生蟲再現(xiàn)塞城;副題:老白黨胡同虱子產(chǎn)自海查干。
兩篇報道見報后即被多家媒體轉(zhuǎn)載,并且上了網(wǎng)絡。省市電視臺一哄而上,炒了榆樹炒虱子,在環(huán)保類、衛(wèi)生類欄目中反復播放!昂2楦墒印背蔀槟且粋時間段的新聞關鍵詞。
兩篇報道在同城媒體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大學生記者和要聞部引以為榮,把兩篇報道提交到午報高層,參與本季度好新聞評獎。執(zhí)行總編程啟前把文章退了回去,并且做了批注:戲謔挖苦,痞子新聞,必有負面效應。
一周后,負面效應出現(xiàn)了。
新建集團在雪城上做了兩個整版廣告,在塞外上做了六個通欄,而對午報一毛不拔。企業(yè)與媒體互動活動中,新建集團不再接待午報記者。午報記者死皮賴臉找上門去,集團中層以上干部客氣,說無可奉告。中層以下干部則粗魯,說滾雞巴蛋!下層員工更不像話,啐唾沫、投石塊,個別男員工向著女記者脫褲子。
為緩和關系,要聞部主任帶著那名惹禍的記者,雙雙前往新建集團登門道歉,兩人表示要亡羊補牢,再為集團采寫兩篇表揚稿。新建集團不買賬,集團外宣辦主管說:亡羊補牢?我們沒有亡羊,用不著誰來補牢,那兩篇報道我們沒有看到,塞北市還有一張午報嗎?
……
首席記者 作者簡介
國國民,男,黑龍江省作協(xié)會員,就職于《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因長年身為一線記者,所以其作品獨具直面人生的勇氣與洞察社會的敏銳。正如《當代》編輯在審稿意見中說:多少年沒見過這么扎實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了,其厚重其深刻即使是當今最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也難以企及。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