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4849
- 條形碼:9787010074849 ; 978-7-01-00748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從制度分析的角度切入,對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的變遷和創新的歷程,制度環境變化對黨的執政體制變遷的影響,新時期在制度環境變化下黨的執政體制的改革與重構,路徑依賴與非正式制度對黨的執政體制變遷的制約以及新世紀新階段中共執政體制的創新等內容展開分析。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后,制度建設日益成為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黨的執政建設的重要內容。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就作出了發人深省的論斷,“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①。制度的重要性在20世紀的世界東西方形成了廣泛的共識。較其之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和他的合作者羅伯斯·托馬斯在他們的經濟史研究中曾得出一個結論:制度創新是“西方世界興起”的根本原因。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制度建設(包括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作為黨內較為重視制度建設的領導人,鄧小平很早的時候就敏銳地察覺到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的變革與創新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他從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相互關系出發,多次強調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單向推進存在的障礙和制約,提出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研究的概念方法
**章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基本建構
一、局部執政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建構
二、中國共產黨全國執政體制的建構
三、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建構的特點
四、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建構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的變遷(上)
一、黨的執政體制調整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二、黨的執政體制在“文化大革命吵中的畸變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的變遷(下)
一、黨的執政體制的強制性變遷
二、黨的執政體制的強制性變遷與誘致性變遷交替并存
三、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執政體制的改革與發展
第四章 新時期社會生態環境變動與黨的執政體制改革
一、經濟生態環境的變化與發展
二、政治生態環境的變化與發展
三、文化生態環境的變化與發展
四、中國共產黨自身狀況的變化與發展
五、國際生態環境的變化與發展
第五章 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改革與重構
一、執政黨與人大制度化關系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與政府關系制度化構建及其發展
三、政黨制度的法制化構建前行
第六章 制度變遷與執政體制改革
一、路徑依賴及其基本理論
二、執政體制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分析
三、非正式規則對執政體制變遷的約束
第七章 黨的執政體制的改革與發展
一、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改革的道路選擇
二、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創新的動力
三、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改革的邏輯空間
參考文獻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節選
**章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基本建構
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①,列寧也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②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的這個基本原則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歷經28年的奮斗,黨終于在20世紀的中葉迎來了革命建國的勝利曙光。革命成功后,中國共產黨應該構建一個什么樣的執政體制,如何構建好執政體制,是關系到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這種體制將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過程中政治發展的邏輯起點,一種良性制度的選擇將會深遠地影響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鋪陳出執政體制變遷的歷史過程,有助于我們深化對執政體制的認識。
一、局部執政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建構
考察l949年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的基本架構,首先有必要考察并了解在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之前的局部執政時期的體制探索,這些探索無疑為全國政權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經驗借鑒,也有利于了解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早期的演變和發展脈絡。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重要性,但在幼年階段的黨對于在民主革命時期要不要建立自己的政權,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政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直到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才開始建立政權的探索,l931年建立了黨的歷史上**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從而也掀開了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歷史實踐。1931年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宣告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并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地方蘇維埃政府的暫行組織條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選舉細則》,選舉產生了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了人民委員會,并委任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決議案。蘇維埃政權從機構設置和法律、決議的頒布以及推行的方針政策方面主要借鑒了蘇聯模式和蘇聯經驗。
此后,中國共產黨對政權建設的探索經歷了一個發展的軌跡,具體表現為,1935年瓦窯堡會議基于對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國內矛盾也在發生變化的判斷,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國”;l936年為“逼蔣抗日”提出“民主共和國”的口號,*后確認“民主共和國”是*適合的抗日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并在民主共和國的口號下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
……
中國共產黨執政體制研究 作者簡介
李華,生于1976年11月,河南汝南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工作,法學博士,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在Ⅸ武漢大學學報》、《教學與研究》發表文章30余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摘編和轉載兩篇。參加國家和省部級課題6項,參與出版著作兩部,獲得中國博士后科研基金會資助一項。本書是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和作博士后研究期間的成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