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 內容簡介
“大眾文化”是工業社會高度發達的產物,其產生是與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革命緊密相聯的。近代社會化生產性征以及科技理性主義傳統造就了文化的一統天下局面,也導致了人的自由和感覺的喪失。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廣為流傳,為大眾文化的興起提供了原動力。
現代化、工業化和市場化同樣給改革開放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快速發展著的中國帶來了“大眾文化”這一富有“舶來品”意味的文化現象。面對大眾文化的霸權勢力與征服意義,知識分子們或肯定或否定,莫衷一是。如何敞開自己的思想視野,擁有一種開放的、寬容的胸襟與情懷,對大眾文化進行理性透視和價值把脈,進而在“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形上迷失”的意義危機中重建終極關懷,使人們真正擁有一片自由、自覺、自主的生活世界,成為智者之思。
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 目錄
**章 大眾文化現象解讀
**節 大眾文化的內涵和特征
第二節 大眾文化的*高原則和社會的意識形態革命
第三節 大眾文化與民間文化、通俗文化、精英文化的
區別
第二章 大眾文化的歷史出場
**節 工業文明:大眾文化產生的溫床
第二節 改革開放:中國大眾文化的萌生
第三節 現代傳媒:大眾文化盛行原因
第三章 大眾文化價值把脈
**節 大眾文化的社會進步性
第二節 大眾文化的負面效應
第三節 如何面對大眾文化
第四章 都市文化:大眾文化的范導
**節 都市文化生存境況
第二節 都市文化產業勃發
第三節 都市文化消費景觀
第五章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節 大眾傳播概述
第二節 大眾傳播功用展示
第三節 大眾傳媒的演進
第四節 傳媒演進的社會學意義
第六章 大眾文化對青年群體的全面占有
**節 青年流行文化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青年流行文化現象大觀
第三節 青年流行文化的特征
第四節 青年流行文化的傳播方式
第五節 青年流行文化的社會功效
第七章 大眾文化的時代病癥
**節 危機與困惑
第二節 空間的萎縮
第三節 藝術的沒落
第八章 大眾文化的個案解析
**節 電影與大眾文化
一、“霸主”好萊塢
二、中國電影:突圍路漫漫
三、中國電影的“民族情結”
四、馮小剛電影:中國本土電影的大眾化品牌
第二節 電視劇與大眾文化
一、電視劇發展歷史簡述
……
第九章 大眾文化的和諧之路
主要參考書目及文獻
后記
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 節選
第三章 大眾文化價值把脈
歷史發展到今天,現代化、市場化已構成了世界現代文明進程中一股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沖擊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國家都概莫能外。存在與虛無、創生與毀滅交織混雜,呈現在人們面前。一切文化的、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迫使人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感覺與經驗、邏輯與理智,從而使自己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不致為社會所遺棄。
在這種變動中,人們正是透過社會政治的、經濟的現實發展,自覺地體認出文化的力量。文化原本是人類生命過程中提供的解釋系統,時下競越來越被認作人類的“生活方式”——這倒也恰恰佐證了中國古代哲人關于“人文化成”的理解。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近代工業化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造就的歷史現實無非是科技理性主義文化的杰作。文化的功能,可直接歸結到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改變與塑造上。因此,文化問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哲學的視野,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目前,大眾文化在中國文化領域內的迅速崛起,一度打亂了中國由來已久的傳統與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占領了百姓生活相當大的文化時空。對于人文知識分子而言,大眾文化對他們的沖擊尤甚。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對大眾文化現象,人文知識分子們一直懷有“狼來了”的警覺——即使是那些對此滿腹狐疑的學者也是這樣。
……
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 作者簡介
吳世彩:哲學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寧夏高級專家聯合會第一屆聯合會常務理事、寧夏博士協會副理事長。先后師從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鄒廣文教授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及大眾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大鈞教授學習易學與管理哲學。近年來發表專業研究論文30余篇,著作有《周易與經營之道》、《管理易》等。《管理易》獲寧夏第一次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和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首屆自治區政府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