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華牌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01573
- 條形碼:9787112101573 ; 978-7-112-1015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牌樓 內容簡介
牌樓也叫作“坊”或“牌坊”。牌樓“似門非門,非門亦門”。
牌樓是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結晶,是裝飾效果極強的標志性建筑。在中國古代,給有名望的人去世后立碑,在世時掛匾的風俗廣泛流傳。這牌樓實際上是專門掛匾用的。帝王賜給臣民的“匾”就掛在坊門上,匾上的贊譽之詞是帝王以“圣旨”的形式來敕封的,“匾額”上的題詞就是表彰的內容。于是,坊門就有了崇高的旌表意義。大型宮室建筑及敕建寺廟前的牌樓標志著等級和規格。為功臣節烈修建牌樓,更是幾代族人的*高榮譽。牌樓自漢時的“榜其閭里”,經唐、宋之“樹闕門閭”,至元、明、清用以“旌表建坊”的做法,使這種建筑形式延綿不斷。牌樓在中國傳統建筑藝術中是變化*大、樣式*多、分布*廣,結構*特殊、歷史*悠久的一種特殊的建筑形式。中華牌樓不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建筑藝術、民俗風情,而且牌樓發展至今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傳統建筑的代表。中華牌樓以象征著民族文化的面貌屹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中華牌樓 目錄
引言
牌樓的歷史沿革
牌樓的大體分類
(1)官式牌樓
(2)蘇式牌樓
(3)滇式牌樓
(4)晉式牌樓
(5)粵式牌樓
(6)徽式牌樓
牌樓的結構特點
木牌樓
磚牌樓
石牌樓
彩牌樓
門牌樓
各類仿牌樓
牌樓的立柱
牌橫的戧桿
牌樓的夾桿
牌樓的挺鉤
牌樓的匾額
牌樓的樓頂
牌樓的花板
牌樓的斗棋
牌樓的彩畫
牌樓的發展
牌樓的文化
中華牌樓遍天下
附錄 《古代建筑九問》—(傳統知識問答)
中華牌樓 節選
牌樓的歷史沿革
牌樓的歷史演變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周禮》中記載的西周時祭祀活動遠比戰國時隆重。在春秋戰國期間,諸侯各國的都城多是以“閭里”為單位居住的。二十五家為一間,每一閭中都設有可以隨時進行彈劾用的“彈室”,在每個“彈室”的門前都豎有兩根木桿,每根木桿上斜插一根短橫梁。這是為了方便居民隨時都能掛“舉報信”或“彈劾表”。除了史料的描述外,在現存詳細描述宋代街景的《清明上河圖》等古畫中仍能見到其表桿形象。
這表桿就是由木桿*后發展為“華表”的“誹謗木”。《說文解字》按“放言曰:謗,微言日:誹。”其用意是“民意通,國家興。”流傳幾千年的《天問》是三間大夫屈原的代表作,他的放言是否也曾掛在“誹謗木”上不得而知。但這種放言自由還是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很大關系的。
在漢代居住區前的“閭里”又被稱為“表閭”。這種定式在史料記載中多稱為“坊”也有稱為“伐閱”的。這“伐閱”兩字始見于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一?)所著的《史記》中,在卷十八“高祖功臣侯年表序”。顏師古注日:“伐,積功也。閱,經歷也。”伐閱即閥閱,這是閥閱的本義。可是到了東漢章帝時,閥閱的意義已經有了轉變,由于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閥閱的規制成了“門閥地位”的觀念。宋。王欽若等編修的一千卷《冊府元龜》日:“正門閥閱一丈二尺,二柱相去(隔)一丈,柱端安瓦筒。墨染,號烏頭染。”
宋代的“閥閱”又專指大門上檻之掛匾用的門簪。明清時期的門簪又稱“門當”,當者頭也。門當有兩個作用,門簪的后面是固定上門軸的“門龍”,門簪的前面是為掛“匾”而特意留的。地位高大戶四個門當,地位底的兩個門當。宋代以后的大宅兩側的門框又出現了雙框,中間加填了“余塞板”有人又稱此為“戶對”。其實,東漢許慎(公元58-147年)在《說文解字》中釋道:“戶,半門日戶”,《字書》又說:“一扇日戶,兩扇日門。”總之,自宋代以后“門當戶對”就成了地位的代稱。
……
中華牌樓 作者簡介
韓昌凱,工人出身。當過兵,做過農民,曾出版過長篇小說等。改節開放之初,其父曾主持北京潭柘古寺修繕工程,受此影響利用業余時間研究古代建筑及牌樓二十余載,并出版圖文專著《北京的牌樓》。
作者多年來在建筑工地主持現場施工,搞過裝飾工程、設計制圖、施工管理等,曾任現場工程師、監理、項目經理、技術顧問等職,退休后繼續研究古代建筑,著有《中國古代建筑大辭典》。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