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國家與社會: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 版權信息
- ISBN:7010064725
- 條形碼:9787010064727 ; 978-7-01-00647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與社會: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闡述了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各自對法律發展的影響,變革時代的東方所呈現的國家、社會與法律發展間的關系特征,并特以具有代表性的中、俄、印三國為例作個案分析,揭示了傳統東方法律發展滯后于西方乃因忽視對社會力量作必要的關注以及相應引發的國家角色扮演的錯位所
國家與社會: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 目錄
**節 “國家一社會”的兩分架構及其方法論意義
第二節 “國家一社會”與法律發展
第三節 本書的主題說明
第四節 本書的論述方式
**章 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的結構特征
**節 傳統東方國家的起源及其結構特征
第二節 傳統東方社會的結構特征
第三節 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的內在關系解讀
第二章 傳統東方國家與法律發展
**節 傳統東方國家的法律價值取向
第二節 傳統東方國家職能與法律運行模式
第三節 傳統東方影響法律發展的國家因素
第三章 傳統東方社會與法律發展
**節 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 傳統東方社會調控機制的內在特征
第三節 傳統東方社會法律的價值追求
第四節 傳統東方土地所有制變化與法律發展
第五節 傳統東方社會內在狀態變化對法律發展的影響
第四章 變革時代的東方國家、社會與法律發展
**節 東方變革時代概述
第二節 變革時代的東方國家與法律發展
第三節 變革時代的東方社會與法律發展
第四節 變革時代東方法律發展的主要特征
第五節 變革時代的中國法律發展狀態概述
第六節 變革時代的俄國法律發展狀態概述
第七節 變革時代的印度法律發展狀態概述
結語 關于社會變遷與法律發晨的理論總結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國家與社會: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 節選
**章 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的結構特征
由于現實之中的“法律”的境況受制于國家與社會各自及兩者間的互動性狀態,而此又要受兩者的內在特征所左右,所以,可以說,國家與社會的結構特征又是法律發展圖景的*為基礎性的決定因素。基于此,我們認為,在深入探究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之前,必須首先細致地研究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各自的內在特征及兩者間的互動性特質,否則,后續章節的論述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本章中,我們擬首先論述傳統東方國家的起源及其結構特征、傳統東方社會的結構特征,然后闡述傳統東方國家與社會間的內在關聯,主要研究傳統東方專制國家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經濟結構與政治體制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社會之間互動的運行狀態,為后續章節的研究作必要的理論和實證鋪墊。
**節 傳統東方國家的起源及其結構特征
東方的界定 “東方國家”(Oriental Countries)是一個容易產生歧義、內涵很不確定的名詞。中國古籍大都以中國為中心,將中國以西的地區稱做“西天”、“西域”,而中國以東的地區才是“東方”。
從東方學范疇的角度而言,它是以西方學者的目光為判準來界定傳統東方的。“傳統東方”的范圍從狹義上而言一般指地理意義上的亞洲和北非,即將歐洲以東的地區稱“東方”,離歐洲近的地區比如西亞、東北非稱為“近東”或“中東”,離歐洲較遠的東亞自然就被稱為“遠東”。
……
國家與社會:傳統東方法律的運動機理 作者簡介
唐宏強,男,祖籍蘇州,1972年10月出生于阜寧,副研究員,法學博士,主要從事憲政和理論法學研究。曾是海員,任過企業總經理助理,當過校研究生會主席,現就職于江蘇省人事廳,任沭陽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1992年涉足法學領域,1998年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已在《法律科學》、《法學》、《浙江大學學報》、《南京大學學報》等法學類或綜合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參與過多項國家、省部級學術課題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索引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