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灶王爺傳說 內容簡介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有些地方是二十四)是祀灶的日子。所謂祀灶,就是送灶神(民間通常叫灶王爺)上天,祈求灶神向王皇大帝說下界人間的好話,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之意。本書為“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中的一冊,為你講述民間關于灶王爺的傳說。祭灶王爺的來歷?為何叫灶王爺?供灶王爺為什么要用糖?張大巴掌如何打出個灶王爺?灶神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欲知謎底,請看本書。
關于灶王爺的傳說,民間流傳得豐富多彩。東部以山東半島到華北、東北各地,西部以四川盆地為中心,流傳著一個關于灶王爺的傳說,這一傳說是一種相對固定的形式——“張郎型”。
另一種流傳頗廣的傳說大致可定名為“打灶王型”。這一傳說取意于民間過年時老百姓在灶頭所貼的灶王神像的意象。
第三種是較為著名的傳說,是講述灶王職責的,有人把它叫做“送灶型”。大意說:灶王原本是天庭里的一名役員,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間來監視老百姓的。他的行動很詭秘,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溜進家里,所以人們對他提心吊膽。他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年三十晚上回到人間。他的毛病是愛搬弄是非,所以人們在他臨行前,總是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巴,以防他舊病復發,說人間的壞話,給人們帶來厄運。
民間故事是分散的,一旦把某種同類的故事集中編選起來,便可從中看出萬千的景象。這本小書里所選的有關灶神和祀灶習俗的傳說,讀者應該用一種鑒別的眼光,把它們當做民間文學讀物來讀。
灶王爺傳說 目錄
灶王的來歷
灶王神的傳說
祭灶(苗族)
灶神菩薩的由來
灶王爺的來歷
祭灶王爺的來歷
半生漂泊兆灶王
灶神菩薩
灶火爺的故事
灶君的傳說
為何叫灶王爺
供灶君的來歷
張灶君
灶神的故事
灶王爺和鹽
灶王為何是皂王
灶神的傳說(傣族)
苗族的灶神
皇上封的灶神菩薩
灶頭神畫像
灶王爺上西天
灶王爺原來叫喬大爺
送灶神的來歷
送灶神
灶君的由來
張大巴掌打出個灶王爺
灶王爺
灶家老爺
灶王的故事(毛南族)
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趙辰和灶神菩薩
為什么要敬灶神菩薩(土家族)
灶神菩薩奏本(羌族)
農家為啥要祭豬
灶王爺和牛的故事
灶神爺和老黃牛的故事
灶神請牛王下凡
牛吃草的來歷
灶君吃牛糞
灶王吃棗糕
饞嘴的灶君
灶神菩薩偷肉吃
好吃的灶王爺
灶王爺休妻
灶王爺拐妻
灶王潤后詩為媒
祭灶和守歲的來歷
送灶
貼灶王的習俗是怎么來的
祭灶大掃除的傳說
灶神愛干凈
送灶君撣煙塵的傳說
二十三祭灶
灶王奶奶回娘家
粘灶王
供灶王為什么要用糖
麻糖敬灶
麥芽糖塞灶王爺
灶王爺告狀
吃灶糖的由來
為啥要過小年
祭灶
祭灶祭火塘(苗族)
灶神挨打
雷公打灶頭
灶神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
黑臉雷神和聾耳灶神
灶神一只眼的傳說
灶榪爺成精
灶王爺背賬
邋遢神的故事
打火醮
灶王爺“顯靈”
灶家菩薩
敬灶神砸家堂
灶神和火炕神(苗族)
后記
灶王爺傳說 節選
灶神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很窮很懶的姓張的人,老是在家中坐吃現成飯,有時還要去飲酒賭博。老婆卻是勤耕苦種的死命用工,弄些錢來維持全家的生計,養活兒女。她時時規勸他不要再事賭博閑居了,他仍是不聽,她著實惱他了。
年關來了,她叫他到娘家去探訪。他的姐婆(有子女之人,稱岳母為姐婆)是個很有錢的人家,但因他性子不好,不敢將錢交給他拿回去辦年貨,暗將大銀(洋錢)藏在米和面的底下,打發他回去了。他擔著米面回去,路途又長,又重,便半路全數送給碰到的乞丐,空著手回來了。她問起緣由,和他吵了一頓,及知失了大銀時,火從心起,拿著木棍就打,打得他低下頭去呵氣,不敢說一句話。
過年的日子到了,催取饋項的人紛至沓來,呶呶不休,競日不去。他已沒有錢還人,亦沒有錢來買豬肉豆腐。晚餐,家家戶戶都飲酒食肉,大吹大播的好不高興,他卻夫妻父子在喝粥湯,食青菜,相視無言,涔涔淚下!
不知怎的,小孩子卻鬧著要壓歲錢,穿新衣,戴新帽,著花鞋,老是勸不住。小孩們哭了。她開始怨起他來,她認為他是好食懶做,飲酒賭博,不配做她的丈夫,不配做孩子們的父親,家室的所有衰頹、窮匱,完全是他一個人弄成的,對于他掉了娘家所給的大銀,以致沒年過的事情,更是非常的憤怒。她愈想愈怒,便在廚房里打起他來了。拿起燒火棍便打,盡命地打,不知打在什么地方,打了多久,打得重還是輕。但是,他終于被她打死了!那時是夜深,無法運出去埋葬,明天又是新年元旦,照例不能夠埋人,于無法之中,便在灶坑里掘穴埋了。年初三,再運出去埋,因為新年埋人,是以叫做“窮鬼日”,因此有了“送窮”的種種風俗。
日后,她家漸漸地富起來了,因為系念死去丈夫的可憐,便在灶壁上安個靈位來敬奉。但不敢明白說出底蘊來,便誑說敬奉“灶君”。人家看她敬奉“灶君”,家業立興,便也各各安起“灶君”來敬奉了。大家又哪里知道“灶君”的前身,是個好食懶做的窮光蛋!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