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康熙字典 節選
nbsp; 言
《康熙字典》是清聖祖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諭令”陳廷敬、張玉書
等編撰,至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成書的。這部聞名遐邇的字典以明梅
膺祚《字彙》和清張自烈《正字通》兩書為基礎,“增《字彙》之闕遺,刪《正字
通》之繁冗”,所以全書體例基本上仿照兩書,以子、丑、寅、卯等地支分為十
二集,每集再分上、中、下三卷,共四十二卷。部首共二百十四部,同一部首
內所收之字按筆畫多少順序排列。每字先注音後釋義,每義一般都引古書
例句作為書證,義項分列清楚,編者對字形、字音、字義有所考辨,則多加按
語,並分列某些俗體、別體等。據《漢語大字典》湖北收字組統計,全書計收
字四萬七千零四十三個,超越以往所有字典。總的來說,《康熙字典》的編纂
做到了義例精密,考證精審,收字求其該洽而無遺漏,說解求其詳確而不繁
蕪,所以問世後被譽為《說文》、《玉篇》以下歷代字書的集大成之作,至今對
於讀者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滿足讀者閱讀和研究古典文獻時查檢的
基本需求。
當然,由於“官修”之書出於眾手,加上成書比較匆忙,編寫者不可能具
有現代語言學和詞典學的學術素養,《康熙字典》也存在一些缺點錯誤,特別
有的地方鑒裁不精,未足為據。而尤為學者詬病的,則是在弓\用書證時錯
訛較多。為此,王引之(一七六六一八三四)在清政府支持下,於道光七年
(一八二七)主持對該書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校訂,並予重刊。經過校勘
諸臣的認真工作,改正原書錯誤達二千五百八十八條,由武英殿重新刊行。
遺憾的是,這部經校改重刊的道光《康熙字典》定本流傳不廣,百多年來坊間
印行的各種本子仍皆源自未經重校的康熙殿本。至於王引之將校勘文字輯
成的十二冊《字典考證》則單行刊印,只是近代不少書局重印《字典》時將<<考
證》附後,供參照之用,但讀者使用仍不方便.
近年來有的出版社已將經王引之校改的《康熙字典》定本影印行世,受
到歡迎和好評。但是,當今讀者在使用這一本子時仍有一些困難,主要表現
在兩個方面:一是原書無斷句標點,難以檢讀;二是原書多以現代人不熟悉
的反切方式注音,所標直音中又有不少生僻字,與習慣於現代工具書的讀者
的需求距離較遠。為此,我們決定以上述道光本《康熙字典》為底本,參校別
本,將全書予以標點,加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並重新排印出版,使讀者得
到一部與現代字典形式相近而又“原汁原味”的《康熙字典》,使這一素負盛
名的古老工具書煥發青春,滿足今天社會各界的迫切需要。
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各項:
一、全書逐句加標點,主要使用逗號、句號、冒號、頓號、書名號、間隔號
等。引例出書名後用冒號,不加引號。書篇名用書名號,書名與篇名之間用
間隔號。
二、關於注音
《康熙字典》注音採用反切、直音法,反切以《唐韻》(實即《切韻》,原書已
佚,從徐鉉<<說文》注轉引)、《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為主,參以《玉
篇》 、《類篇》、《五音集韻》等書;韻書所無者,採《史言記》、《漢書》、《老子》、《莊
子》等諸書之音釋以補之。我們分別不同情況,作如下處理:
L凡單字後有反切、直音的,標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2.單字後無反切、直音,但釋文中另有音義資料可據的,經斟酌考辨,標
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3.多音多義的單字,依不同音義分別標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4.多音多義的單字中有音據的通假義項或標明為某字的異體、別體等
而又有可靠音據的,標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5.單字的反切、直音折合成的讀音與今天通行讀音有異的,除依反切、
直音標注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外,加標今音.
6.單字未注明反切、直音而以“同某”、“同上”、“古文某字”、“古作某”、
“與某同”、“俗某”、“亦書作某”、“某本字”等形式出現的,不注讀音。
7.多音多義的單字中注明為“義同”的音項,一般不標漢語拼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