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電子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160670
- 條形碼:9787302160670 ; 978-7-302-1606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技術 本書特色
理論與 實踐緊密結合,反映r電子技術的*新發展
對集成電路的討論強化“外部”,淡化“內部”,著眼于方法和能
力的培養
每章均有小結、習題或思考題,并附有習題答案,便于教學和自學
電子技術 內容簡介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反映了電子技術的*新發展;對集成電路的講座強化“外部”,淡化“內部”,著眼于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每章均有小結、習題或思考題,并附有習題答案,便于教學和自學。
電子技術 目錄
第1章 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
1.1 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1.1.1 本征半導體
1.1.2 雜質半導體
1.1.3 pn結
1.2 半導體二極管
1.2.1 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和符號
1.2.2 伏安特性
1.2.3 主要參數
1.3 二極管基本電路及分析方法
1.3.1 二極管伏安特性的建模
1.3.2 限幅電路
1.3.3 開關電路
1.4 穩壓二極管
1.4.1 穩壓二極管的伏安特性及工作狀態
1.4.2 穩壓管的主要參數
1.5 特殊二極管
1.5.1 發光二極管
1.5.2 變容二極管
1.5.3 光電二極管
小結
習題
第2章 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2.1 晶體管
2.1.1 基本結構
2.1.2 晶體管的電流放大作用
2.1.3 晶體管的特性曲線
2.1.4 主要參數
2.1.5 溫度對晶體管特性的影響
2.2 共射極放大電路
2.2.1 放大電路的組成
2.2.2 共射極基本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2.2.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2.4 放大電路的基本性能指標
2.3 圖解分析法
2.3.1 靜態分析
2.3.2 動態分析
2.3.3 非線性失真
2.4 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
2.4.1 晶體管微變等效電路
2.4.2 微變等效電路動態分析法
2.5 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穩定問題
2.5.1 穩定原理
2.5.2 動態分析
2.6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2.6.1 靜態分析
2.6.2 動態分析
2.7 多級放大電路
2.7.1 多級放大電路的組成
2.7.2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2.7.3 多級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計算
2.8 功率放大電路
2.8.1 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
2.8.2 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方式
2.8.3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2.9 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2.9.1 頻率特性的概念
2.9.2 線性失真
2.9.3 晶體管的頻率參數
小結
習題
第3章 場效應管及基本放大電路
第4章 反饋放大電路
第5章 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
第6章 信號產生電路
第7章 直流電源
第8章 數字邏輯電路基礎知識
第9章 邏輯代數與邏輯函數
第10章 組合邏輯電路
第11章 雙穩態觸發器
第12章 時序邏輯電路
第13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附錄a 半導體器件型號命名方法(國家標準gb249—64)
附錄b 電氣圖用圖形符號二進制邏輯單元簡介(國家標準gb4728.12—85)
附錄c 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附錄d ttl和cmos邏輯門電路的技術參數
附錄e 國產半導體集成電路型號命名法(國家標準gb3430—82)
附錄f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電子技術 節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由于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電
子技術已成為許多專業開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
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多,但受限于新的教學大綱和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該門課所允許
的授課學時卻越來越少,該教材就是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而編寫的。編者在分析
了1990年以來出版或再版的若干美國同類教材和國內重點大學的改革教材的基礎上,
結合他們多年來在該門課上的教學體會及在該領域的科研實踐體會,力求在教材編寫
中體現出以下的思路和特色。
1.教材*大限度地刪除了對半導體器件(半導體二極管、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和
集成電路)內部物理過程的數學分析,把注意力放在器件的外部伏安特性、模型和參數
上面。這是解決電子技術內容多、學時數少的必要措施,這一做法也被各種新教材所共
同采用。
2.雖然新器件、新電路不斷涌現,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不會變化的。教材始終
以“講透概念原理、打好電路基礎”為宗旨,對基本概念的講述一般不壓縮篇幅,這是使
教材易讀的重要措施;簡化公式的數學分析推導過程,使公式簡明易記,重在應用。
3.教材服務的對象是初學者,因此在章節次序的安排上應符合由淺入深,由個別
到一般的認識規律。例如,不為追求“先器件后電路”的系統性,而把器件在前面的章節
里就全盤托出,使得學習難度增加。代之以“邊器件邊電路”的方法,介紹完一種器件,
接著就講它的基本實用電路。放大電路的分析也按照先基礎電路后實用變形電路來編
排的。
4.教材有意識地加強了電路模型的概念。電路中的電子器件一旦模型化以后,剩
下分析計算的工作依靠電路理論課程的知識來完成,使學生掌握研究電路的統一方法,
所學的知識得到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
5.電子技術是學生**次接觸到的一門工程型、技術型、實用型而非理論型的課
程,因此,教材注意強調電路結構和元件取值的合理性。電路的計算則用工程近似方
法:抓主要矛盾,簡化模型和計算。
6.對集成電路的討論強化“外部”,淡化“內部”,著眼于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7.教材對放在各章之后的習題(或思考題)給予足夠的重視。習題是對學生是否
掌握本章的基本知識的全面檢查,能起到糾正模糊認識,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并且還具有
提高分析實用電路能力的作用。編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精選題目,并附有部分習題的答
案,使之對學生幫助*大。
8.教材各章之后附有小結,以幫助學生歸納重要知識點和重要結論。
注意到各層次學生的需要,教材的實際內容超過教學學時數,以便教師在講授時根據專
業需要、學時多少和學生實際水平來決定取舍。本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電信、計算機應用、
自動化、電子、電力、機械、化工、建筑等專業的本科或專科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用書。
本教材由林紅、周鑫霞主編,參加編寫的工作人員有蒙向陽、楊凡、蒙丹陽、張艷艷、徐海
林、楊樺、林衛、林曉曦、程萍、張德芳、馬莉、王紅、張士軍。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有關專家和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