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養牛生產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73314
- 條形碼:9787811173314 ; 978-7-81117-33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養牛生產 本書特色
“養牛生產”是高等職業教育畜牧獸醫類專業的主要專業技能課之一,是以提高牛奶和牛肉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為目的,研討奶牛和肉牛的繁育技術與管理,飼料與營養、飼養管理、健康管理、經營管理和環境管理技術。 本教材章前均有本章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章后均有“本章小結”和“復習思考題”等模塊,書后有實訓指導,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實現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有機融合,便于學生課外自學。教材注重養牛生產與技術教育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體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綜合性和先進性原則。
養牛生產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教育),共分10章,內容包括養牛業與技術教育概述、牛的外貌鑒定與生產力評定、牛的品種資源、牛的繁育技術、牛的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制、奶牛生產技術、肉牛生產技術、牛場建設及環境管理、牛群保健與疾病控制技術、養牛生產實訓指導。以養牛生產崗位能力需求為指導,以關鍵技術為基礎,以先進技術為導向,確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章前設有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章后設有復習思考題,書后有實訓指導,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實現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有機融合。教材注重養牛生產與技術教育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體現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綜合性和先進性原則。
本教材可供高等職業教育畜牧獸醫類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基層畜牧生產技術人員,養牛生產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或參考書。
養牛生產 目錄
**節 發展養牛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世界養牛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第三節 我國養牛業現狀和發展對策
第四節 養牛生產技術教育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牛的外貌鑒定與生產力評定
**節 牛的外貌鑒定
第二節 牛的生產力評定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牛的品種資源
**節 牛種分類
第二節 國外牛品種
第三節 中國牛品種
第四節 其他牛品種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牛的繁育技術
**節 選育與雜交改良利用
第二節 牛的繁殖技術
第三節 提高牛的繁殖力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牛的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制
**節 牛的消化特征
第二節 牛的飼料
第三節 牛的飼養標準
第四節 日糧配制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奶牛生產技術
**節 后備牛培育
第二節 成年泌乳母牛的飼養管理
第三節 擠奶技術
第四節 奶牛場牛群改良計劃(DHI)
第五節 奶牛場的生產經營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肉牛生產技術
**節 繁殖母牛一犢牛生產體系建設
第二節 肉牛的肥育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牛場建設與環境管理
**節 牛場建設的可行性論證
第二節 牛場建設
第三節 養牛小區建設與管理
第四節 養牛場的環境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牛群保健與疾病控制技術
**節 牛群保健
第二節 衛生防疫和檢疫
第三節 牛常見疾病的防治技術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養牛生產實訓指導
實訓一 牛品種識別
實訓二 牛的體型外貌鑒定
實訓三 擠奶技術
實訓四 原料乳質量檢測
實訓五 肉牛屠宰試驗
實訓六 奶牛的日糧配合技術
實訓七 牛病檢疫和防疫技術
實訓八 奶牛場常規繁殖技術
實訓九 奶牛場的規劃與牛舍建筑設計
實訓十 奶牛場生產計劃編制
附錄
附錄一 無公害食品生鮮牛乳(NY 5045—2001)
附錄二 無公害食品 奶牛飼養獸藥使用準則(NY 5046~2001)
附錄三 無公害食品 奶牛飼養獸醫防疫準則(NY 5047—2001)
附錄四 無公害食品奶牛飼養管理準則(NY 5049—2001)
附錄五 高產奶牛飼養管理規范(ZB B 43002—85)
參考文獻
養牛生產 節選
**章 養牛業與技術教育概述
**節 發展養牛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牛是一種多用途的草食家畜,能產奶、產肉,提供役力,又能為加工工業提供原料,有利于促進國際貿易和生態農業建設;是世界上分布*廣泛的動物種群,包括普通牛、水牛、瘤牛、牦牛以及各種野牛。世界上畜牧業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養牛業,其在畜牧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一、養牛業有利于節糧高效畜牧業的發展
糧食安全是保證一個國家穩定的大事。隨著生產的發展,經濟的繁榮,人畜爭糧的矛盾日趨凸顯。解決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節糧高效畜牧業,在生產上,要充分發揮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優越性和生產潛力。牛是反芻家畜,具有特殊結構的消化系統和生理機能,對飼料中粗纖維的消化率高,能充分利用各種粗飼料。牛能利用尿素等非蛋白含氮物,在瘤胃中分解釋放氨,合成菌體蛋白,在真胃和小腸中消化吸收,*后為牛體利用。各種畜禽將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為人類可利用的能量和蛋白質的效率,除蛋雞外,以奶牛為*高,分別為17%和25%。
二、養牛業有利于促進現代化農業進程
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相對較大,發達國家一般在50%以上,其中養牛業占有較大比重。目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丹麥90%、瑞典79%、法國56%。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也都超過50%。而我國僅為35%(2006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問題是發展畜牧業,提高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從產值結構來講,農業現代化國家的農業中處于**位的是牛奶,占總產值的20%左右;第二位的是牛肉,也占20%左右。養牛業產值占畜牧業產值的比例:德國、美國為60%,挪威、瑞典、芬蘭占80%,新西蘭、瑞士、丹麥達90%以上。而我國牛奶在農業中所占比例約為3%,養牛業所占農業產值比例不足20%。我國養牛業與畜牧業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發展潛力巨大。大力發展養牛業可有效促進現代化農業進程。
……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