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制度經濟學研究.第十八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51061
- 條形碼:9787505851061 ; 978-7-5058-510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度經濟學研究.第十八輯 本書特色
本書是第十八輯“制度經濟學研究”文集,書中具體收錄了:《權力,權利和利益的博弈——中國當前城市房屋拆遷問題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成本收益與交易成本——法經濟學的視角》、《信息不完備與市場合約執行機制——以轉型經濟為背景的文獻綜述》等文章。
制度經濟學研究.第十八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十八輯“制度經濟學研究”文集,書中具體收錄了:《權力,權利和利益的博弈——中國當前城市房屋拆遷問題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成本收益與交易成本——法經濟學的視角》、《信息不完備與市場合約執行機制——以轉型經濟為背景的文獻綜述》等文章。
制度經濟學研究.第十八輯 目錄
分工、分配與勞資關系——收入差距的政治經濟學解釋
權力,權利和利益的博弈——中國當前城市房屋拆遷問題的法律與經濟分析
財政分權、制度創新與經濟增長
論激進制度變遷的增長后發優勢——中俄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績效比較
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成本收益與交易成本——法經濟學的視角
社會擴展秩序中的“人類意識”芻議——哈耶克的自生自發社會秩序之檢視
信息不完備與市場合約執行機制——以轉型經濟為背景的文獻綜述
基于人性結構和制度功能有效性的制度變遷理論
譯文
獨裁和多數票規則的經濟學:看不見的手與權力的運用
后記
制度經濟學研究.第十八輯 節選
論文
分工、分配與勞資關系——收入差距的政治經濟學解釋
一、導論
伴隨中國過去27年(1978-2005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個事實是:不同人群之間收入差距的迅速擴大——其中主要包括城鄉收入差距、區域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三個方面。李實、岳希明(2004)的研究表明,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從1990年的2.2:1擴大到2002年的3.1:1;Knight和Song(1999)的研究表明,如果按照貨幣收入比較,城鄉收入差距比中國更大的國家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韋兩個國家,但是如果把實物性收入和補貼都算人個人收入的一部分,那么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居世界**。李實(2005)通過對1995年和2002年中國居民財產分布的調查和研究表明:①中國居民的財產分布差距在過去一段時期內出現了明顯的擴大趨勢,在兩次調查之問全國的財產分布的基尼系數上升了38%;②中國居民財產分布差距的明顯擴大是與城鄉之間差距的急劇拉大密切相關的,城鄉之間的人均財產額比率從1995年的1.2:1,擴大為2002年的3.6:1,在同一時期城鄉之間的財產差距占全國財產差距的比重從不足2%上升到37%。上述現象的存在必然意味著這樣的事實:高速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增量并沒有轉換成為“*大多數人的*大福利”。
第二個事實是:改革開放27年來,中國勞工收入(其中包括工人、民工及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遠遠低于經濟增長速度。從1978—2005年的27年間,中國的GDP增長了39.5倍,人均職工工資總額增長了29.37倍;中國GDP增長率扣除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均為9.24%,而與此同時,職工工資總額占GDP比重卻從1978年的15.8%下降到2004年的11.8%。如果考慮到職工比重不足就業人口的1/7這一事實,從就業人口人均收入角度進行計算,27年來勞均收入年均增長僅為6%,而與此同時資本的年均收益率卻保持在36%左右。從這一意義上講,低工資可能是“中國奇跡”之所以能維持二十多年的重要基礎和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