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5850
- 條形碼:9787500465850 ; 978-7-5004-658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管理大師白金漢自《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首先,打破一切常規》之后的第三部力作。本書在繼承、發展前兩部名著基礎上,進一步闡釋了“優勢理論”和“成功心理學”,并針對杰出領導、優秀管理和個人持續成功而提出的理論。本書指出,領導、管理和個人成功是有其內在規律的,只有遵循這一規律,才能成為“出類拔萃”者。
本書以豐富的案例和深入的研究,闡述了無論**的領導者,還是卓越的管理者,或是個人的成長發展,都取決于一個深刻且核心的見解,缺乏這一定之規,所有的努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白費。
作者參考各種權威研究、深入訪問各階層員工,了解所有縱橫交錯的關系脈絡,針對管理、領導及追求個人的成功三個面向,簡單歸納出每個面向必須知道的一定之規,提供各階段的企業人方向,幫助讀者發揮個人的核心特質,而能應用在績效表現上。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目錄
·“幫助我一語破的”
“你如果對一個問題深入思考,會發現什么?”
·問了一輩子的“為什么”
“本書的起因”
·檢驗“一定之規”
“為什么有的解釋更加令人信服?”
·高屋建瓴的洞見
“什么是美滿婚姻的一定之規?”
**部分 前兩條一定之規 可持續的組織成功
第二章 管理和領導:有什么不同?
·重要區別
“它們不同嗎?它們都重要嗎?兩樣你都會嗎?”
·中層視點
“優秀經理在做什么?當好經理需要什么才干?”
·高層視點
“杰出領導在做什么?當好領導需要什么才干?”
第三章 優秀管理的一定之規
·優秀管理的基本功
“哪些技能能幫助你避免失敗?”
·優秀經理下象棋
“優秀管理的一定之規是什么?”
·在沃爾格林(Walgreen)的鋪子里遛一圈
“一名頂級經理是怎么做的?”
·優秀經理是浪漫的
“因人而異好在哪里?”
·三個杠桿
“要想管好一個人,必須了解哪三件事?”
·*有用的問題
“如何識別這些杠桿?”
第四章 杰出領導的一定之規
·領袖贏得我們的忠誠
“朱利安尼用什么話來幫我們擺脫恐懼?”
·五大恐懼,五大需求,一個焦點
“人性什么相通?”
·清晰的要點
“人們需要你講明白什么?”
·領導的修煉
“頂級領導者如何把話說明白?”
第二部分 第三條一定之規 個人持續成功
第五章 百分之二十的人
·戴夫、默特爾和蒂姆
“持續成功什么樣?”
·早期的悖論
“哪些解釋是虛假的一定之規?”
·什么是持續成功?
“如何界定一句大實話?”
第六章 三大學派
·學派1
“找對策略,好好運用”
·學派2
“找準弱點,好好彌補”
·學派3
“找到優勢,好好培養”
第七章 為了持續成功。你該如何應對:
厭煩
失落
挫折
疲憊
尾聲 刻意的失衡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節選
**章 關于“一定之規”的兩三事
“幫助我一語破的”“你如果對一個問題深入思考,會發現什么?”
從某種意義上,本書的起因是我在洛杉磯一家酒店的大堂里與佳里·托爾斯特德的一次談話。佳里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當地分行的總裁,任現職長達4年,成就斐然。然而,一如許多卓有成效的領導者,她天生愛挑自己的毛病。她剛對手下的大區經理們作了一場格外煽情的演講,這會兒卻獨自站在一旁,一副不太滿意的樣子。
“怎么了?”我問。“你講得真是精彩”。對于剛講完話的演說人,我們總愛恭維幾句,但這次我說的是真心話。她的演講題目是顧客服務。她指出,鑒于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銀行產品都是大路貨,富國銀行的生死存亡全靠服務質量。對于富國或更廣大的商界聽眾,這話題并不新鮮。說真的,換一個平庸的演說人,一切會很快淪為老生常談。但是佳里講得頭頭是道,她講了好多親身經歷的故事,還舉了許多生動而貼切的例子。效果棒極了。
“我也不知道,”她回答。“有時演講效果究竟如何,我真的說不準。大區經理們現在要向分區經理傳達,我的話肯定會走樣。然后,分區經理們要向手下的店面經理傳達,而話到了他們耳朵里,會繼續走樣。等傳到執行層面——我們的客戶服務代表和個人理財代表一一時,就面目全非了”。
“別誤會,公司的各級經理層層加碼是好事,但是,我有時依然覺得,要使全體員工對客戶服務保持一致,就必須盡可能把話說到點兒上。我的主題必須非常簡明扼要,確保43000名員工都能把*核心的內容銘記在心。”
當時,我記得自己喃喃附和,必須把她的指示準確傳達到*關鍵的部位。但是,在我大腦的某個高雅的角落里,她的愿望——把一個問題看得一清二楚,繼而能一語破的,同時避免過于簡化其核心內容——被儲存了下來。其后幾周,無論我走到哪里,也無論我與誰交談,她的愿望總在我耳邊回響:“幫助我一語破的。”
誠然,人們關心的題目是各不相同的。有人想了解優秀管理的組織原則。有人更關心杰出領導的本質。還有人探究事業成功的驅動力。但是,無論什么題目,人們都有相同的愿望:一語破的。
說到這里,我想有人會指責這種愿望,將它歸結于思想上的懶惰。如果你能把生活簡化成PowerPoint演示,那又何必與復雜的現實糾纏不清呢?但是,此種說法不僅有點不留情面,而且于事無補。我們都喜歡對現實的清晰歸納,這并不是因為我們思想上懶惰,而是因為這些歸納往往很有用。以春夏秋冬為例,它們就是把天氣簡化成了PowerPoint演示。毋庸諱言,它們忽略了大量的復雜性、例外和地區差異,但是,自古以來,農夫們不正是靠它們來安排播種和收獲嗎?
如果非要進行思想懶惰的指責,那就指責我好了。長達17年,我有幸供職于一家世界上*受尊敬的研究機構——蓋洛普公司。在此期間,我有機會訪問了一些世界**的領袖、經理、教師、銷售代表、股票經紀人、律師,以及各類公務員。雖然我當時未能總結出關于杰出領導、優秀管理或個人持續成功的一定之規,但這不等于一定之規不存在,而只是表明,我對此下的工夫還不夠。
佳里的愿望,以及此后數月我從許多人那里聽到的相同愿望,推動我開始下工夫。我認識到,既然大家都想一語破的,那么,向他們提供*好的幫助,非我莫屬。我在蓋洛普做研究的經歷主要是訪問一大批人,然后設法從數據中尋找廣泛的規律。現在,我在努力一語破的時,將以這些基礎知識為起點,進行更深入、更貼近和更個性化的研究。我不會訪問大批的優秀分子:相反,我將尋找一兩個高手,一兩個在各自領域中可測量地、持續地和大幅度地超過其同伴的**高手。我找的高手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將一種賣不動的處方藥變為全球頭號暢銷藥的高管,一家世界超大零售商的總裁,短短一個月內銷售1500多支吉列除臭劑的客戶服務代表,50年中沒有受過一次工傷的礦工,還有世紀巨片《侏羅紀公園》和《蜘蛛俠》的編劇。
把人找到后,我就開始調查他們的所作所為中那些實際的、貌似平常的細節。為什么那位高管一再謝絕提升,卻欣然接受扭轉滯銷藥品的挑戰?為什么那位零售總裁在制定公司戰略時,要回憶自己在工人家庭長大的經歷?推銷除臭劑的客戶服務代表上晚班,這與她的業績有關嗎?她的一個嗜好是舉重,沒想到吧?但這能否解釋她為什么持續出彩呢?這些不同尋常的人究竟做了些什么,使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出類拔萃?
我刻意選擇了三種角色進行深入研究,因為我認為,如果你想在一生中取得驕人的業績,并維持和擴大它,這三種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它們是:經理、領導和個人。在本書的**章,我們將關注兩個角色,它們是組織持續成功的基石。
優秀管理的一定之規是什么?
為了使你的手下創造*佳績效,你必須把幾件事做得格外好。你必須把人選準。你必須通過清晰界定你想要的結果,來提出要求。你必須通過關注員工的優勢和控制他們的弱點,來激勵他們。并且,當他們要求你幫助他們成長時,你必須學會如何引導他們去做真正適合于他們的工作,而不是簡單地幫助他們順著公司的階梯向上爬。
以上每一項任務都有許多微妙的差異,但是,在不否定此種復雜性的同時,是不是存在某種深刻的一定之規,它適用于所有這些角色,并且被所有的優秀經理銘記在心呢?書中關于優秀管理的一章對此提供了答案。
杰出領導的一定之規是什么?
你在研究真正杰出的領導者時,注意到的**件事就是他們是多么與眾不同。我雖然可以從當今的商業界找到無數的例子,但更愿回顧一下美國的頭四名總統。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成功地喚起民眾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而奮斗,但他們各自的風格卻迥然不同。喬治·華盛頓的風格是堅定而穩重的,他留給后人的印象并不是一個煽情的幻想家。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第二位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他恰恰是一個煽情的幻想家,其口若懸河的演講足以讓喧鬧的國會如醉如癡地靜聽數小時。然而,正如他在獨立戰爭后的苦苦掙扎所示,他只有在跟一個明確的敵人作戰時才*出彩——而大部分時間,這個敵人就是英國。
他的接班人托馬斯·杰斐遜則不需要一個敵人來激發他。他只要獨自坐在書桌前,就能讓眼前的白紙妙語連珠,絕句泉涌。然而,與亞當斯相反,他*怕演說,以至于改變常規,不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的演說,而是把書面報告交給助手,讓他跑好幾條街,送到國會去。
詹姆斯·麥迪遜和他們都不同。他是個細聲細氣的小個子,不會用煽情的詞句來實施領導。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縮,而是使用了一種更腳踏實地的政治手段,在國會一個一個地做議員的工作,繼而建立貫徹其施政綱領所需要的聯盟。
盡管他們各不相同,而且都非完人,但這四人均堪稱領袖的楷模。鑒于此,我針對杰出領導這一章而提出的問題是,“你在研究出眾的領袖時——無論是250年前,還是現在——能不能超越表面的個性特點,尋找一定之規,來解釋他們為什么出類拔萃呢?”
在本書第二部分,我們將關注個人的持續成功。
個人持續成功的一定之規是什么?
在你的一生中,你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選擇、機會和壓力。持續成功的秘訣在于對所有這些可能性進行過濾,然后抓住幾個有助于你*有效地發揮所長的機會。但是,你該使用什么樣的過濾器呢?你該不該積極拓展自身經歷,以求成為多面手,從而在形勢變化時,避免“在一棵樹上吊死”?如果某個工作不適合你,你該不該咬緊牙關挺住,以此向你的上司表明自己是個好士兵,為了團隊的利益,兩肋插刀,在所不辭?你該不該把自身事業分成若干個涇渭分明的階段,每個階段使用各不相同的過濾器?或許,這一切都取決于你選擇什么樣的事業,甚至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第5、6、7章中,我們將討論這些問題,繼而揭示你在力爭個人持續成功時,必須銘記在心的一定之規。
問了一輩子的“為什么”“本書的起因”
我們開始前,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既然未來幾小時(幾天?幾次飛機旅行?)里,我們要作伴,那你*好了解一下自己在跟誰打交道。雖然,在某種意義上,我寫此書的動機可以追溯到與佳里·托爾斯特德的一次談話,但在另一種意義上,在我人生的某個時刻,我要坐下來寫這本書,幾乎是命中注定。
我對《城里滑頭》(City Slickers)這部影片,總覺得有點失望。這倒不是說我不喜歡它。三個百無聊賴的紐約人不遠千里,來到西部的一家農場,尋找生活、友誼和忠誠的真諦,這故事的確吸引人,而且擔任主演的比利·克里斯特爾演得酣暢淋漓,不負眾望。影片讓我心煩的是,它勾起了觀眾的興趣,*后卻不了了之。開演半小時后,比利演的角色力圖與杰克·帕朗斯演的冷漠而孤獨的趕牛隊長討論人生的意義。帕朗斯演的角色叫柯里,他對比利滿口城里人的胡言亂語嗤之以鼻,從馬背上轉過身,面對他豎起一個指頭。
“讓我告訴你人生的秘密。一定之規。天下唯一的一定之規。有它就有一切,其他都是扯淡”。
“什么一定之規?”比利的角色問。
“那要靠你去悟,”柯里回答。
鑒于這一回答不能使我滿意,我便耐著性子把影片看完,指望了解這一定之規到底是什么。然而,不祥的是,影片大約演到一小時,柯里就死了。但我仍不放棄,確信一部煽情的好萊塢大片絕不可能如此明目張膽地戲弄我,虎頭蛇尾,故弄玄虛。但事實就是這樣。影片的末尾,比利和他的兩個哥們兒站在山頂,思考著他們*近的壯舉,他們學到的人生道理,還有柯里那個哲學家兼趕牛隊長。比利宣布,他現在看清了前方的道路。
“為什么?”一個哥們兒問。
“因為我知道他的意思”。
“誰?”
“柯里,”比利豎起一個指頭。“我知道他這是什么意思”。
“什么?”
比利接著重復一遍柯里1小時前說的話:“那要靠你去悟。”
“我要揍你,”他朋友說。
我也這樣想。
“那要靠你去悟”。這算什么回答?我在渴望某種真諦,特別是一段可供我第二天在汽車邊上引用的至理名言,例如《北非諜影》中鮑嘉說的那句話:“在這個瘋狂的世界里,三個小人物遇到的問題算個屁,”或《黑客帝國》里勞倫斯·費許本慢條斯理地說的:“歡迎來到地地道道的沙漠。”我甚至可以接受類似阿里·麥格勞的話:“愛情就是永遠不必抱歉。”但是見鬼,《城里滑頭》給我的,只是“那要靠你去悟”。
我想,我居然指望一部夏季大片揭示某種真諦,純屬自討沒趣,但是,說句真心話,我始終相信,我們能在一些復雜的表象下,例如,忠誠、效率、事業成功,甚至美滿婚姻,發現某個核心概念。而有了這個核心概念的武裝,我們就能聚集精力,看清原因,繼而少浪費時間,進行更準確的預測,并精準地實現這些預測。一想到這些核心概念在等著我們去發現,我就激動不已。
我的一些*生動的記憶,就是發現某個核心概念,繼而一舉點破幾分鐘前還復雜無比的難題。
記得有一天,我像所有循規蹈矩的英國公學學生一樣,早早來到教堂,**次聽教士誦讀《新約》中的“科林斯首篇”第13章第13節:“信仰、希望和愛,是必須遵守的三大準則;其中*偉大的是愛。”
我當時并未充分理解其中的意義,也許現在也不理解,但是我記得,自己當時激動不已,因為圣保羅經過分析后斷言,雖然三條準則都很偉大,但*偉大的是愛。
自那以后,在我的心靈神廟里,我篤信不疑的“酷”概念越攢越多。有些概念之所以“酷”,是因為它們對我個人很適用。我3歲左右到12歲生日后不久的那段時間,口吃得厲害。這不僅讓我很沒面子,而且,在我能冷靜思考的時刻,讓我大惑不解。我為什么會口吃呢?為什么我磕磕巴巴,連自己的名字都說不清?我能熟記自己的名字。說真的,只要大人示意,我甚至能唱出自己的名字。但我無法在正常談話中把它的音發出來。關于我的口吃,沒有理性的解釋,也找不到確切的原因,結果,它更顯得強大無比,使我幼小的心靈充滿了恐懼。
然而,不久后,我在一個醫生的候診室里,偶然看到一本雜志,里面說,在娘胎里吸收過多睪丸酮的男孩出生后易出現孤獨、誦讀困難和口吃的問題。文中還說,睪丸酮過量的男孩還有一種獨特的體征,無名指的長度明顯超過食指。讀到這,我馬上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指,生來**次發現,我的無名指大大超過食指,幾乎與中指一樣長。
我現在還記得,這一發現使我喜出望外——我的口吃原來事出有因;在某種意義上,它是可預測和可理解的。我現在不再為它而寢食不安了,繼而能把它控制住。也許是巧合,我發現口吃的原因幾天后,情況就開始慢慢好轉。如今,我的毛病基本治愈。惟有過度勞累或緊張時,才會偶然出點小差錯。
另一些概念之所以“酷”,是因為它們初看上去太離譜,甚至愚不可及。所謂潮汐是月球引力造成的說法即是一例。我哥哥**次告訴我這事時,我還以為他在逗我玩,就像他過去的一些謬論一樣,例如,鯨魚會生蛋,或老蛾子為了保暖,把小蛾子養在路燈里,所以它們每天晚上都圍著路燈轉。但是,我經過調查發現,哥哥的說法無論聽起來多荒唐,卻真有道理:高懸夜空的那個小小的月亮神秘地讓潮水涌上沙灘,淹沒了我用沙子精心搭建的城堡,然后又讓潮水悄悄地退回去。
還有些概念之所以“酷”,是因為它們能用*簡單的方式解釋*復雜的問題。就此而言,我自小推崇備至的“物競天擇”的理論是*突出的例子。我每次想到它,都會驚嘆不已:有兩個人,查爾斯·達爾文和艾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競能用犀利的眼光,洞穿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物種,識別深藏其中的造物玄機。他們包羅萬象的理論能解釋為什么動物有眼睛,為什么雄海馬會生育,為什么人生氣都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是,為什么鳥類到南方去過冬,還有千千萬萬其他的生命模式和功能,而且如此簡明扼要,連初中生都能懂,堪稱理論之王。據說,達爾文的朋友T.H.赫胥黎讀到一本早期版的《物種起源》時,說了一句我們許多人都會產生同感的話:“我多傻,怎么沒想到這一招呢?”太晚啦。
請別誤會。我沒那么天真,以為所有的復雜現象都能歸結于一個原因。事實上,作為一名專業的社會科學家,我的職業習慣就是格外警惕過于簡單文中還說,睪丸酮過量的男孩還有一種獨特的體征,無名指的長度明顯超過食指。讀到這,我馬上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指,生來**次發現,我的無名指大大超過食指,幾乎與中指一樣長。
我現在還記得,這一發現使我喜出望外——我的口吃原來事出有因;在某種意義上,它是可預測和可理解的。我現在不再為它而寢食不安了,繼而能把它控制住。也許是巧合,我發現口吃的原因幾天后,情況就開始慢慢好轉。如今,我的毛病基本治愈。惟有過度勞累或緊張時,才會偶然出點小差錯。
另一些概念之所以“酷”,是因為它們初看上去太離譜,甚至愚不可及。所謂潮汐是月球引力造成的說法即是一例。我哥哥**次告訴我這事時,我還以為他在逗我玩,就像他過去的一些謬論一樣,例如,鯨魚會生蛋,或老蛾子為了保暖,把小蛾子養在路燈里,所以它們每天晚上都圍著路燈轉。但是,我經過調查發現,哥哥的說法無論聽起來多荒唐,卻真有道理:高懸夜空的那個小小的月亮神秘地讓潮水涌上沙灘,淹沒了我用沙子精心搭建的城堡,然后又讓潮水悄悄地退回去。
還有些概念之所以“酷”,是因為它們能用*簡單的方式解釋*復雜的問題。就此而言,我自小推崇備至的“物競天擇”的理論是*突出的例子。我每次想到它,都會驚嘆不已:有兩個人,查爾斯·達爾文和艾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竟能用犀利的眼光,洞穿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物種,識別深藏其中的造物玄機。他們包羅萬象的理論能解釋為什么動物有眼睛,為什么雄海馬會生育,為什么人生氣都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是,為什么鳥類到南方去過冬,還有千千萬萬其他的生命模式和功能,而且如此簡明扼要,連初中生都能懂,堪稱理論之王。據說,達爾文的朋友T.H.赫胥黎讀到一本早期版的《物種起源》時,說了一句我們許多人都會產生同感的話:“我多傻,怎么沒想到這一招呢?”太晚啦。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相關資料
白金漢是一名出類拔萃的作家和演說家,善于深入淺出地解釋復雜的概念,由表及里地發掘核心思想,并畫龍點睛地揭示其內涵。他使雷克薩斯的全體員工大開眼界。
——雷克薩斯美國分公司(Lexus U.S.)集團副總裁、總經理丹尼·克萊門茨
我在閱讀《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時,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沖動,把馬庫斯·白金漢與彼得·德魯克相比。白金漢完成了最不可思議的絕活:他說的都是大實話,卻得出了最深刻而獨特的結論。這是一本既睿智又激進的書;一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欣賞的寶石。
——湯姆·彼得斯
面對當今復雜無比的商務環境和消費者期望,馬庫斯·白金漢為我們指明路徑,來探索位于管理和領導核心的簡單真理。我發現,此書的一大亮點是使用大量獨具匠心和催人奮進的案例,來幫助我們義無反顧地追求頂級績效。
——家得寶公司(The Home Depot,Inc.)董事長、總裁、CEO羅伯特·L.納爾德里
最后.告訴你三條一定之規 作者簡介
馬庫·白金漢,1987年畢業于劍橋大學,獲得政治和社會學學位。他在蓋洛普公司供職17年。其間,他主持了對全球頂尖領導者、經理人和工作單位的研究。給予這些研究,他出版兩本暢銷書《首先,打破一切常規》(與科特·考夫曼合作)和《現在,發現你的優勢》(與唐納德·克利夫頓合作)。
白金漢曾接受《紐約時報》、《財富》和《快速公司》專訪,現在是一名獨立顧問、作家和演說家,被尊為全球頂尖的員工效率以及領導和管理實踐的專家。他是美國國務卿的領導力及管理顧問委員會委員,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洛杉磯。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