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5201
- 條形碼:9787500465201 ; 978-7-5004-652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目錄
**章 農民工問題出現的歷史原因
第二章 農民工出現的意義和農民工階層的邊緣化
第三章 利益整合機制與農民工階層的邊緣化
第四章 農民工階層邊緣性化的公共政策分析
第五章 城市化機遇與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對策
第六章 相關問題分析
參考資料
后記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節選
bsp;第 四 章
農民工階層邊緣性化的
公共政策分析
在引起農民工問題的諸多因素中,與農民工階層從農村向城
市轉移息息相關的戶籍、土地、社會保障等公共政策尚未得到必
要的調整和創新,是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本章對戶籍、土地、社
會保障等公共政策的變遷軌跡進行歷史的考察;對這些政策的改
革模式和具體成果進行總結和概括;對政策創新和制度變遷過程
中存在的網境進行深入探討;為找到正確合理的對策做準備。
**節戶籍政策①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應該重新審視戶籍政策的變遷過程;總
結戶籍政策創新的種種模式;考量戶籍制度變化的必要性和可能
性;使社會全體成員特別是處于邊緣化狀態的農民工階層,能夠
因戶籍制度的改變而走向更加幸福的未來,并切實加快中國的城
市化進程。
一戶籍政策變遷的軌跡
**階段:(1949—1957年),戶籍基本上是一種獨立的人
口信息管理工具,符合戶籍管理的一般性規律。
新中國成立初期,公民的遷徙自由有明確的保障,1949年9
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的第5條規定,遷徙自由是
公民的自由權利。1950年11月**次國家治安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指出“戶口工作的任務是……保證居民居住遷徙之自由,
安心從事生產建設。”
1951年7月16日經政務院批準,公安部頒布實施了《城市
戶口管理暫行條例》,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保障人民之
安全及居住遷徙自由。
1954年9月20日,**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通
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部《憲法》第9條第二款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
1956年3月10日,全國**次戶口工作會議明確規定戶籍
管理的三項基本任務是:“證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行使權利和
履行義務;統計人口數字,為國家經濟、文化、國家建設提供人
口資料;發現和防范反革命和各種犯罪分子的活動,密切配合斗
爭。”會議要求爭取在一定時期內建立一套比較系統的戶口管理
制度。
從以上法律和政策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新中國成立之
初,戶籍制度還沒有對公民的遷徙自由實行嚴格控制,人們可在
較大的程度上享有戶口變更、遷移、轉換的自由。戶口制度還沒
有附著上其他的社會功能,基本上是一種獨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工
具,符合戶籍管理的一般性規律。
第二階段:(1958—1978年),嚴格限制戶口遷移特別是嚴
格限制農民向城市遷移時期。
這一時期經歷了“大躍進”、三年困難時期和十年“文革”。
戶口管理的特點是嚴格控制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壓縮城市人口,
包括精簡職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干部下放農村等。出現了人
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從城市遷往農村的反向運動,并形成了一整
套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這一僵化的戶籍制度的形成,固然與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
“編戶齊民”制度、①保甲制度的歷史遺傳有一定的淵源,但主
要的原因還是與當時中國的發展路徑選擇有關,即優先發展重工
業的發展戰略,這一發展戰略背離了產業發展和升級的一般規
律。在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積累的起點上來支撐資本密集的產業,
必然要求一系列制度與之配套。政府必須采取一系列扭曲產品要
素價格的辦法來壓低重工業發展的成本。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扭曲
農產品價格來壓低城市的工資率。以低于市場水平的價格保證工
業和城市的農產品供給,不可避免地要對農產品的收購和分配實
行壟斷,因而產生了統購統銷政策,并順理成章地內生出控制勞
動力轉移的戶籍制度。
此外,從知識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1957年“反右”之后,
知識界已沒有了自己的聲音,許多社會科學已被打成偽科學。因
此,世界城市化過程中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規律,社會經濟結
構必然從二元向一元的轉換這些*一般的規律,不可能成為當時
領導者的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了一系列附加了許多社會
政治功能的、僵硬的戶籍管理法規和政策。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作者簡介
p>作者簡介
赫廣義,1965年生,博士,副教授,
現為廣東湛江師范學院管理系教師。主要
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理論,當代中國政府與
政治,政治社會學。
發表的論文主要有“農民工意見表達
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對策研究”(《華中師
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中國公
民意見表達的基本特點與中國政治文化”
(《云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議行合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合理性
與它在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南民族大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