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47784
- 條形碼:9787532547784 ; 978-7-5325-477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本書特色
《人文中國學報》首創于一九九四年,由香港浸會大學發起成立。其目的在于促進中國人文學科的研究,提高中文文稿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迄今為止,《人文中國學報》已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十三期,在香港、中國大陸、以及海外的中國學術研究中占有重要席位,成為以中文寫作為主的人文學科的學者所擁有的一個國際學界認可的學術園地。 本書為其第十三期,主要研究了:朱元璋的文章觀與洪武朝的文學思想導向、清代東南書院與文士之風氣等方面的內容。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內容簡介
朱元璋實行思想統制,此一思想環境,影響著洪武朝文學思想之發展。 他對士人既親近又猜疑、濫殺的行為,造成士人復雜之心態。他為士人留出的生存空間,對文學思想的走向,也起著導引的作用。 朱元璋前后七次韶諭文風改革;他對詩文和戲劇內容的限制,著眼點全在治道的得失上。他的文章觀的核心是尊典謨、重實用、去華飾、求平實,輕視藝術表現。 由于文化環境的影響和朱元璋的文章觀的導引,入仕新朝的一部分士人文學觀念的變化十分明顯。他們的創作傾向與文學觀念,適應其時之政治環境,逐漸成為洪武朝文學思想之主流。首先是詩歌創作申出現了頌關的傾向,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象。同時以宋濂為代表的原道、宗經、復古的文學思想,與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文章觀相符,處于其時文壇之正統地位。 重個人情懷自由抒發,無關政教得失的文學思想觀念,和承繼元末擬古傾向的文學思想,則處于在野的地位。
人文中國學報.第十三期 目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