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舊會計制度 稅收政策精要比較與協調 版權信息
- ISBN:750057116x
- 條形碼:9787500571162 ; 978-7-5005-711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舊會計制度 稅收政策精要比較與協調 本書特色
在當今快節奏的信息時代中,每個人都想利用*少的時間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本書就是獻給企業財會人員掌握*新財、稅制度變化的快餐,通過對企業會計與納稅實務中存在問題的采集與加工,整理出許多迷你案例。使企業財會人員在案例與事例的分析中輕松、快捷地領會新制度與新政策的精髓。
新舊會計制度 稅收政策精要比較與協調 目錄
上篇 新舊會計制度、稅收制度差異綜述
1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歷史沿革
2 2000年會計改革的總體思想
2.1 為什么執行統一的會計制度?——打破行業、所有制、組織形式
2.2 為什么盡量回避公允值?
2.3 兩次會計改革謹慎性原則的基調
2.4 會計的技術職能
3 會計改革的主要內容
3.1 會計要素的修訂
3.2 會計核算一般原則的修訂
3.3 具體會計準則的修訂
3.4 新會計準則的出臺
3.5 對資產普遍計提減值準備
3.6 修訂了報表編制要求
3.7 新舊制度的銜接
4 會計與稅收核算原則差異
4.1 稅前扣除一般原則
4.2 會計核算原則與稅收核算原則差異
4.3 會計與稅收在確認與計量方面的總體差異
5 會計與稅收計價基礎的差異
5.1 會計計價基礎
5.2 稅收計價基礎——公允值
下篇 稅收政策新變化與新會計制度的協調
6 企業投資借款費用差異與協調
6.1 借款費用能否資本化對納稅影響差異
6.2 新舊稅收政策與新會計制度比較
7 企業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7.1 對外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7.2 接受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8 提取準備金的差異與協調
8.1 會計與稅收對提取準備金的原則差異
8.2 新會計與稅收制度對準備價值恢復處理的差異
8.3 會計與稅收制度對減值沖回的協調
8.4 “價值恢復”與“減值沖回”對會計報表與納稅影響差異
9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差異與協調
10 資產永久損害的差異與協調
10.1 資產損失的財務處理
10.2 財務、稅收制度對資產損失確認標準
10.3 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新規定
11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差異與協調
11.1 新舊稅收政策比較
11.2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財務制度新規定
11.3 新財務規定對會計與納稅帶來的影響
12 企業改組的差異與協調
12.1 企業改組的新舊稅收政策比較
12.2 企業改組的新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比較
12.3 企業改組的新、舊會計與稅收制度比較釋例
13 壞賬準備的差異與協調
13.1 壞賬準備的納稅變化及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協調點
13.2 壞賬準備核算差異調整釋例
附錄
1 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企[2003]233號
2.財政部關于企業為職工購買保險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3]61號
3 財政部關于印發《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財會[2001]64
號
4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
號
5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改組改制中若干所得稅業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
[1998]97號
6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
7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合并分立業務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9號
8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9]49號
1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歷史沿革
2 2000年會計改革的總體思想
2.1 為什么執行統一的會計制度?——打破行業、所有制、組織形式
2.2 為什么盡量回避公允值?
2.3 兩次會計改革謹慎性原則的基調
2.4 會計的技術職能
3 會計改革的主要內容
3.1 會計要素的修訂
3.2 會計核算一般原則的修訂
3.3 具體會計準則的修訂
3.4 新會計準則的出臺
3.5 對資產普遍計提減值準備
3.6 修訂了報表編制要求
3.7 新舊制度的銜接
4 會計與稅收核算原則差異
4.1 稅前扣除一般原則
4.2 會計核算原則與稅收核算原則差異
4.3 會計與稅收在確認與計量方面的總體差異
5 會計與稅收計價基礎的差異
5.1 會計計價基礎
5.2 稅收計價基礎——公允值
下篇 稅收政策新變化與新會計制度的協調
6 企業投資借款費用差異與協調
6.1 借款費用能否資本化對納稅影響差異
6.2 新舊稅收政策與新會計制度比較
7 企業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7.1 對外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7.2 接受捐贈的差異與協調
8 提取準備金的差異與協調
8.1 會計與稅收對提取準備金的原則差異
8.2 新會計與稅收制度對準備價值恢復處理的差異
8.3 會計與稅收制度對減值沖回的協調
8.4 “價值恢復”與“減值沖回”對會計報表與納稅影響差異
9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差異與協調
10 資產永久損害的差異與協調
10.1 資產損失的財務處理
10.2 財務、稅收制度對資產損失確認標準
10.3 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新規定
11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差異與協調
11.1 新舊稅收政策比較
11.2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財務制度新規定
11.3 新財務規定對會計與納稅帶來的影響
12 企業改組的差異與協調
12.1 企業改組的新舊稅收政策比較
12.2 企業改組的新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比較
12.3 企業改組的新、舊會計與稅收制度比較釋例
13 壞賬準備的差異與協調
13.1 壞賬準備的納稅變化及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協調點
13.2 壞賬準備核算差異調整釋例
附錄
1 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企[2003]233號
2.財政部關于企業為職工購買保險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3]61號
3 財政部關于印發《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財會[2001]64
號
4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
號
5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改組改制中若干所得稅業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
[1998]97號
6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
7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合并分立業務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9號
8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9]49號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