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20279
- 條形碼:9787301120279 ; 978-7-301-1202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內容簡介
李凱爾特(Henrich
Rickert,1863—1936)的歷史哲學,核心是對邏輯意義上的歷史學方法論的思考,他試圖通過自然科學方法和歷史科學方法的對比,闡明歷史學本身的規定性特征。其思考的出發點是科學的分類,在他看來,就對象而言,有自然和文化的對立;就方法而言,有自然科學和歷史的文化科學的對立。.
自然科學的概念和方法能否適用于歷史的文化科學?李凱爾特在一系列的論述中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繼《認識的對象》(1892)一書之后,他陸續發表了”關于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理論”,以及《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一書的前三章“對物體世界的概念認識”、”自然和精神“、”自然和歷史”諸文,強調指出自然科學方法不適用于歷史學。1899年,出版《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書,簡明扼要地陳述了他在前述論著中關于這個問題的基本思想。
在“歷史的概念形成”和
“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二文發表后,《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一書于1902年出版。此書以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為依據,試圖找出歷史概念形成的內在邏輯結構。...
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目錄
譯者前言.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譯者前言
**部分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第二版(1910年)序言
第四版和第五版(1921)序言
第六版(1926年)序言
一 任務
二 歷史狀況
三基本對立
四 自然和文化
五 概念和現實
六 自然科學方法
七 自然和歷史
八 歷史學和心理學..
九 歷史學和藝術
十 歷史的文化科學
十一 中間領域
十二 數量的個別性
十三 與價值無關的個別性
十四 文化歷史的客觀性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