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57.6(3.2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精)中華藝術通史6:隋唐卷·下編 版權信息
- ISBN:7303076948
- 條形碼:9787303076949 ; 978-7-303-07694-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中華藝術通史6:隋唐卷·下編 目錄
第十章隋與初唐書法藝術的繼承與變革
**節承前啟后的隋代書法藝術/3
一、融北碑南帖書風于一體/3
二、居承前啟后轉化之關鍵/4
三、當古今之變的隋碑代表作/6
四、處陳隋之間的書法家智永/9
第二節初立新法的初唐書法藝術/11
一、初唐書法發展的動因和條件/12
二、專立書學,初立“唐法”/14
三、帝王書家**人——李世民/16
第三節初唐四家書法藝術/19
一、“筆力勁險”的歐陽詢書藝/19
二、“外柔內剛”的虞世南書藝/23
三、“美麗多方”的褚遂良書藝/26
四、“結體遒麗”的薛稷書藝/30
第四節初唐其他重要書家/32
一、“韻法雙絕”的陸柬之/32
二、“書論雙絕”的孫過庭/34
三、“書中仙手”李邕/38
第十一章盛中晚唐書法藝術的全面繁榮與發展
**節走向鼎盛的盛中唐書法藝術/43
一、“盛唐氣象”與盛中唐書藝氣度/43
二、楷法為主,全面變革/44
三、群星燦爛,大家輩出/46
四、諸體皆備,全面成熟/5l
第二節盛中唐書藝的突出代表——顏真卿/54
一、挺然奇偉的人生經歷/54
二、終生不渝的書藝追求/55
三、一變古法的“顏體”新規范/57
四、博大豐厚的書藝代表作/58
第三節狂草書藝的雙子星座——張旭與懷素/64
一、“落紙如云煙”的張旭/64
二、“倏忽千萬字”的懷素/70
第四節晚唐書法藝術的嬗變/75
一、晚唐書藝巨星——柳公權/75
二、晚唐其他書法家/8l
第十二章隋唐繪畫藝術的全面發展
**節隋唐繪畫述要/89
一、歷史契機與繪畫發展/89
二、筆墨的新探索/91
三、題材分科與樣范的出現/92
第二節人物畫的成熟/95
一、隋代人物畫的發展及閻氏父子的成就/95
二、畫圣吳道子/101
三、張萱與周日方對唐代人物畫的貢獻/106
第三節山水畫的發展與變革/112
一、展子虔與《游春圖》/112
二、李家父子青綠山水的成就與變革/115
三、水墨山水畫的出現與山水畫的全面發展/118
第四節花鳥畫的出現/12l
一、花鳥題材的發展/121
二、初期花烏畫的成就/122
三、鞍馬、畜獸畫/125
第十三章隋唐壁畫藝術的成熟
**節豐富的壁畫遺存/133
一、宮殿寺觀壁畫遺存/133
二、石窟壁畫遺存/136
三、墓室壁畫及石刻線畫遺存/143
第二節壁畫的題材與風格/146
一、石窟壁畫題材與風格的變化/146
二、墓室壁畫題材與風格的發展/157
第三節壁畫的技巧與手法/162
一、基本技巧的完善/162
二、構圖法則與造型手法/163
第十四章隋唐建筑藝術的巨大成就
**節恢弘開闊的城市景觀/173
一、西京長安/173
二、東京洛陽/176
三、渤海上京/178
第二節金碧輝煌的宮殿/179
一、仁壽宮/l79
二、太極宮/183
三、大明宮/184
四、洛陽宮/187
第三節華麗莊嚴的寺塔/188
一、寺院布局/188
二、佛殿遺跡/190
三、佛塔構造/192
第四節顯示皇權尊嚴的陵墓/200
一、關中十八陵/200
二、王建墓/202
第五節園林、住宅和橋梁/203
一、園林/203
二、住宅/206
三、橋梁/206
第六節部件造型與裝飾/208
一、臺基、勾欄/208
二、柱、墻和門窗/209
三、斗拱/209
四、屋頂/209
五、色彩/210
第十五章隋唐雕塑藝術的繁盛
**節大規模的造像活動/213
一、帝王的重視和支持/213
二、造像活動持久而廣泛/215
第二節輝煌精湛的佛教造像/217
一、現存隋唐石窟的分布/217
二、龍門石窟/218
三、敦煌莫高窟/226
四、炳靈寺石窟/236
五、天龍山石窟/237
六、四川各地石窟/239
七、寺廟造像/242
第三節隋唐佛教雕塑的造型和手法/245
一、人物造型的民族化/245
二、雕塑手法的中國化/247
第四節道教造像與觀賞雕塑/249
一、道教造像/249
二、觀賞雕塑/251
第十六章登上高峰的隋唐雕塑藝術
**節威嚴壯觀的陵前石雕/255
一、遺存與分布/255
二、昭陵群雕與“昭陵六駿”/257
三、乾陵群雕/260
四、順陵群雕/262
第二節充滿生活氣息的隨葬俑群/264
一、隋俑/264
二、唐俑/265
第三節隋唐雕塑家與唐代雕塑的藝術成就/27l
一、隋代雕塑家——曇摩拙義與李春/271
二、唐代雕塑家概述/272
三、盛唐雕塑大師——吳道子與楊惠之/273
四、唐代雕塑的藝術成就/274
第十七章隋唐工藝美術的多品類發展
**節陶瓷工藝的新成就/279
一、隋代的陶瓷藝術/279
二、唐代的陶瓷藝術/282
第二節染織工藝的發展/295
一、隋代的染織/295
二、唐代的染織/296
第三節金屬工藝的提高/305
一、金銀器工藝的大發展/305
二、銅鏡的進一步完善/308
第四節漆木工藝的新創造/311
一、漆器工藝/311
二、木器工藝/313
第十八章隋唐書畫理論的成熟
**節理論成熟的標志/317
一、理論形態的多樣化/317
二、理論視野的拓展/320
三、史學意識的強化/323
四、法則探索的深入/325
第二節書論楷模的建立/329
一、發展的四個階段/329
二、歷史建樹/336
第三節繪畫理論的成熟/343
一、初、盛唐對“顧、陸、張”的再評價/344
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理論的提出/345
三、品評標準——從“六法”到“四品”、“五等”/346
四、張彥遠與《歷代名畫記》/349
參考文獻/354
后記/358
**節承前啟后的隋代書法藝術/3
一、融北碑南帖書風于一體/3
二、居承前啟后轉化之關鍵/4
三、當古今之變的隋碑代表作/6
四、處陳隋之間的書法家智永/9
第二節初立新法的初唐書法藝術/11
一、初唐書法發展的動因和條件/12
二、專立書學,初立“唐法”/14
三、帝王書家**人——李世民/16
第三節初唐四家書法藝術/19
一、“筆力勁險”的歐陽詢書藝/19
二、“外柔內剛”的虞世南書藝/23
三、“美麗多方”的褚遂良書藝/26
四、“結體遒麗”的薛稷書藝/30
第四節初唐其他重要書家/32
一、“韻法雙絕”的陸柬之/32
二、“書論雙絕”的孫過庭/34
三、“書中仙手”李邕/38
第十一章盛中晚唐書法藝術的全面繁榮與發展
**節走向鼎盛的盛中唐書法藝術/43
一、“盛唐氣象”與盛中唐書藝氣度/43
二、楷法為主,全面變革/44
三、群星燦爛,大家輩出/46
四、諸體皆備,全面成熟/5l
第二節盛中唐書藝的突出代表——顏真卿/54
一、挺然奇偉的人生經歷/54
二、終生不渝的書藝追求/55
三、一變古法的“顏體”新規范/57
四、博大豐厚的書藝代表作/58
第三節狂草書藝的雙子星座——張旭與懷素/64
一、“落紙如云煙”的張旭/64
二、“倏忽千萬字”的懷素/70
第四節晚唐書法藝術的嬗變/75
一、晚唐書藝巨星——柳公權/75
二、晚唐其他書法家/8l
第十二章隋唐繪畫藝術的全面發展
**節隋唐繪畫述要/89
一、歷史契機與繪畫發展/89
二、筆墨的新探索/91
三、題材分科與樣范的出現/92
第二節人物畫的成熟/95
一、隋代人物畫的發展及閻氏父子的成就/95
二、畫圣吳道子/101
三、張萱與周日方對唐代人物畫的貢獻/106
第三節山水畫的發展與變革/112
一、展子虔與《游春圖》/112
二、李家父子青綠山水的成就與變革/115
三、水墨山水畫的出現與山水畫的全面發展/118
第四節花鳥畫的出現/12l
一、花鳥題材的發展/121
二、初期花烏畫的成就/122
三、鞍馬、畜獸畫/125
第十三章隋唐壁畫藝術的成熟
**節豐富的壁畫遺存/133
一、宮殿寺觀壁畫遺存/133
二、石窟壁畫遺存/136
三、墓室壁畫及石刻線畫遺存/143
第二節壁畫的題材與風格/146
一、石窟壁畫題材與風格的變化/146
二、墓室壁畫題材與風格的發展/157
第三節壁畫的技巧與手法/162
一、基本技巧的完善/162
二、構圖法則與造型手法/163
第十四章隋唐建筑藝術的巨大成就
**節恢弘開闊的城市景觀/173
一、西京長安/173
二、東京洛陽/176
三、渤海上京/178
第二節金碧輝煌的宮殿/179
一、仁壽宮/l79
二、太極宮/183
三、大明宮/184
四、洛陽宮/187
第三節華麗莊嚴的寺塔/188
一、寺院布局/188
二、佛殿遺跡/190
三、佛塔構造/192
第四節顯示皇權尊嚴的陵墓/200
一、關中十八陵/200
二、王建墓/202
第五節園林、住宅和橋梁/203
一、園林/203
二、住宅/206
三、橋梁/206
第六節部件造型與裝飾/208
一、臺基、勾欄/208
二、柱、墻和門窗/209
三、斗拱/209
四、屋頂/209
五、色彩/210
第十五章隋唐雕塑藝術的繁盛
**節大規模的造像活動/213
一、帝王的重視和支持/213
二、造像活動持久而廣泛/215
第二節輝煌精湛的佛教造像/217
一、現存隋唐石窟的分布/217
二、龍門石窟/218
三、敦煌莫高窟/226
四、炳靈寺石窟/236
五、天龍山石窟/237
六、四川各地石窟/239
七、寺廟造像/242
第三節隋唐佛教雕塑的造型和手法/245
一、人物造型的民族化/245
二、雕塑手法的中國化/247
第四節道教造像與觀賞雕塑/249
一、道教造像/249
二、觀賞雕塑/251
第十六章登上高峰的隋唐雕塑藝術
**節威嚴壯觀的陵前石雕/255
一、遺存與分布/255
二、昭陵群雕與“昭陵六駿”/257
三、乾陵群雕/260
四、順陵群雕/262
第二節充滿生活氣息的隨葬俑群/264
一、隋俑/264
二、唐俑/265
第三節隋唐雕塑家與唐代雕塑的藝術成就/27l
一、隋代雕塑家——曇摩拙義與李春/271
二、唐代雕塑家概述/272
三、盛唐雕塑大師——吳道子與楊惠之/273
四、唐代雕塑的藝術成就/274
第十七章隋唐工藝美術的多品類發展
**節陶瓷工藝的新成就/279
一、隋代的陶瓷藝術/279
二、唐代的陶瓷藝術/282
第二節染織工藝的發展/295
一、隋代的染織/295
二、唐代的染織/296
第三節金屬工藝的提高/305
一、金銀器工藝的大發展/305
二、銅鏡的進一步完善/308
第四節漆木工藝的新創造/311
一、漆器工藝/311
二、木器工藝/313
第十八章隋唐書畫理論的成熟
**節理論成熟的標志/317
一、理論形態的多樣化/317
二、理論視野的拓展/320
三、史學意識的強化/323
四、法則探索的深入/325
第二節書論楷模的建立/329
一、發展的四個階段/329
二、歷史建樹/336
第三節繪畫理論的成熟/343
一、初、盛唐對“顧、陸、張”的再評價/344
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理論的提出/345
三、品評標準——從“六法”到“四品”、“五等”/346
四、張彥遠與《歷代名畫記》/349
參考文獻/354
后記/35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