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第一級)(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7115151253
- 條形碼:9787115151254 ; 978-7-115-1512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第一級)(第二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為10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紹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現代化、教育技術概論、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和教學的基本過程;第6章至第10章主要介紹了教學中經常使用的Windows 2000 操作系統、中文Word 2000文字處理軟件、中文PowerPoint 2000演示文稿制作軟件、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0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Internet Explorer上網瀏覽、搜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等內容。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可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基本應用。 本書是北京市高等學,F代教育技術等級培訓指定教材,也可作為教育技術專業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材。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第一級)(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10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紹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現代化、教育技術概論、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和教學的基本過程;第6章至第10章主要介紹了教學中經常使用的Windows 2000 操作系統、中文Word 2000文字處理軟件、中文PowerPoint 2000演示文稿制作軟件、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0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Internet Explorer上網瀏覽、搜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等內容。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可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基本應用。
本書是北京市高等學,F代教育技術等級培訓指定教材,也可作為教育技術專業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材。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第一級)(第二版) 目錄
1.1 教育現代化應與社會現代化相適應
1.2 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育改革的制高點
1.2.1 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是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1.2.2 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開展現代化教育
1.3 教育技術給教學帶來的新變化
1.3.1 教育技術引發教育觀念的變革
1.3.2 教育技術引發教學環境的變化
1.3.3 教育技術引發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變化
1.3.4 教育技術引發對師生角色、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的影響
1.3.5 教育技術引發教材形態、概念的變化
1.4 教育現代化的特征與內容
1.4.1 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特征
1.4.2 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容
第2章 教育技術概論
2.1 教育技術的概念與內涵
2.1.1 教育技術的定義
2.1.2 現代教育技術的定義
2.1.3 教育技術的指導思想
2.1.4 教育技術定義的新發展
2.2 教育技術的發展特點
2.2.1 從教學媒體的應用看教育技術的發展
2.2.2 從技術范疇看教育技術的發展
2.2.3 從學習理論基礎看教育技術的發展
2.3 實現現代教育技術的目標
2.4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3章 學習理論
3.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3.2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3.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3.4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
3.4.1 支架式教學
3.4.2 拋錨式教學
第4章 教學設計
4.1 現代教學方法
4.1.1 現代教學方法的內涵與特征
4.1.2 現代化教學方法的特點
4.1.3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的一般方法
4.1.4 教學媒體的應用
4.2 教學模式
4.2.1 講授型教學模式
4.2.2 個別化教學模式
4.2.3 討論式學習模式
4.2.4 探究式學習模式
4.2.5 網絡教學模式
4.3 教學設計的特性
4.4 教學設計的含義
4.5 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4.6 教學設計的指導原則
4.7 教學設計的主要過程
4.8 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
4.8.1 教學分析階段
4.8.2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階段
4.8.3 教學設計的評價階段
4.9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4.9.1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
4.9.2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方法
4.10 大學語文《蒹葭》教學設計案例
4.10.1 學習目標分析
4.10.2 學習對象分析
4.10.3 教學策略設計
4.10.4 教學過程
4.10.5 教學評價
第5章 教學的基本過程
5.1 教育的發展過程
5.1.1 教育的概念
5.1.2 教育的起源
5.1.3 教育的發展過程
5.2 教育的基本要素
5.2.1 教師是教育影響和學生間的中介
5.2.2 學生是教師選擇和使用教育影響的依據
5.2.3 教育影響是教師對學生施教的橋梁
5.3 教學的過程
5.3.1 教學過程
5.3.2 學生的學習過程
5.3.3 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6章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
6.1 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
6.1.1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的安裝
6.1.2 Windows 2000的啟動和設置
6.1.3 【開始】菜單
6.1.4 任務欄
6.1.5 窗口的基本操作
6.1.6 菜單的基本操作
6.1.7 對話框的基本操作
6.1.8 實例練習
6.2 Windows 2000的實用操作
6.2.1 文件管理
6.2.2 系統設置
6.2.3 多媒體附件
6.2.4 實例練習
第7章 中文Word 2000
7.1 中文Word 2000簡介
7.1.1 工作環境
7.1.2 Word窗口的組成
7.1.3 Word的視圖模式
7.2 文檔的基本編輯
7.2.1 輸入文本
7.2.2 保存文檔
7.2.3 編輯文檔
7.3 文檔的排版
7.3.1 編排字符格式
7.3.2 編排段落格式
7.3.3 分欄
7.4 表格處理
7.4.1 建立表格和輸入信息
7.4.2 編排表格
7.4.3 表格的計算、排序與修飾
7.4.4 表格與文本的轉換
7.5 文檔中的圖文混合編輯
7.5.1 插入和編排圖片
7.5.2 繪制和編排圖形對象
7.5.3 文本框
7.6 編輯文檔中的公式
7.6.1 公式的插入
7.6.2 公式的編輯
7.7 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
7.7.1 頁面格式設置
7.7.2 打印文檔
7.8 網絡功能
7.8.1 Web工具欄
7.8.2 超級鏈接
7.8.3 將Word文件作為電子郵件發送
7.9 應用示例
7.9.1 字符格式設置練習
7.9.2 段落格式設置練習
7.9.3 文檔中插入表格的操作練習
7.9.4 文檔中圖文混排的練習
7.9.5 文檔中公式插入的練習
7.9.6 文檔中頁面設置練習
7.10 中文Word 2003中的新增功能
第8章 中文PowerPoint 2000
8.1 PowerPoint 2000簡介
8.1.1 中文PowerPoint 2000的工作界面
8.1.2 菜單欄的使用
8.1.3 工具欄的使用
8.1.4 視圖方式
8.2 創建與保存演示文稿
8.2.1 創建新演示文稿
8.2.2 保存演示文稿
8.3 編輯演示文稿
8.3.1 在幻燈片視圖中制作新的演示文稿
8.3.2 基本操作
8.3.3 在大綱視圖下編輯演示文稿
8.3.4 設置演示文稿的背景
8.3.5 設置演示文稿的外觀
8.3.6 向幻燈片添加圖片、聲音、視頻
8.4 設置動畫效果
8.4.1 設置幻燈片切換方式的方法
8.4.2 設置動畫效果
8.5 幻燈片的放映
8.5.1 放映幻燈片
8.5.2 控制幻燈片放映過程
8.5.3 設置幻燈片放映時間
8.6 繪圖工具的使用
8.6.1 繪圖工具欄
8.6.2 幾種簡單圖形的繪制
8.6.3 添加或更改自選圖形
8.6.4 使用填充、陰影和三維效果改進圖形對象
8.6.5 選擇、復制和調整圖形對象
8.6.6 排列和對齊圖形對象
8.6.7 旋轉和翻轉圖形對象
8.6.8 調整對象的疊放層次
8.6.9 組合對象與取消組合
8.7 幻燈片中的超級鏈接
8.7.1 創建動作按鈕
8.7.2 創建超級鏈接
8.8 幻燈片管理與打印
8.8.1 演示文稿的屬性
8.8.2 演示文稿的打印
8.9 應用示例
8.9.1 制作和演示選擇題
8.9.2 快速制作演示文稿
8.9.3 大紅燈籠高高掛
8.10 PowerPoint 2003的新增功能
第9章 中文Excel 2000
9.1 中文Excel 2000簡介
9.1.1 Excel 2000的發展歷史和應用領域
9.1.2 中文Excel 2000的用戶界面
9.1.3 幾個基本概念
9.2 創建簡單工作簿
9.2.1 新建工作簿
9.2.2 保存工作簿
9.2.3 打開與關閉工作簿
9.2.4 單元格范圍的選擇
9.2.5 工作表數據的輸入
9.3 編輯和美化工作表
9.3.1 單元格的基本操作
9.3.2 查找和替換功能
9.3.3 給單元格加批注
9.3.4 工作表的操作
9.3.5 保護工作表和工作簿
9.3.6 分割工作表
9.3.7 設置單元格字體
9.3.8 設置單元格邊框
9.3.9 設置文本的對齊方式
9.3.10 設置數字類型
9.3.11 設置列的寬度
9.3.12 設置行的高度
9.3.13 自動套用格式
9.3.14 添加/刪除工作表背景圖案
9.4 公式和函數的使用
9.4.1 輸入公式的原則
9.4.2 建立一個簡單的公式
9.4.3 使用自動求和工具
9.4.4 編輯公式
9.4.5 公式的移動
9.4.6 公式的復制
9.4.7 單元格的引用
9.4.8 函數的分類
9.4.9 常用函數
9.5 數據的管理和分析
9.5.1 建立數據庫
9.5.2 數據庫排序
9.5.3 數據篩選
9.5.4 分類匯總
9.6 圖表的創建和格式設置
9.6.1 使用【圖表】工具欄創建圖表
9.6.2 使用圖表向導創建圖表
9.6.3 圖表類型
9.6.4 更改圖表類型
9.6.5 添加或刪除數據系列
9.6.6 設置各種圖表選項
9.6.7 修改圖表的位置
9.7 打印工作表
9.7.1 快速打印
9.7.2 工作表的打印設置
9.7.3 打印預覽
9.7.4 使用人工分頁
9.7.5 設置打印選項
9.8 應用示例
9.8.1 SUM函數在實際工作中的使用
9.8.2 AVERAGE函數使用范例
第10章 Internet基本概念與操作
10.1 信息瀏覽與搜索
10.1.1 Internet的接入
10.1.2 Internet Explorer的基本使用方法
10.1.3 搜索引擎的使用
10.2 文件的下載和上傳
10.2.1 在瀏覽器中使用FTP協議下載和上傳文件
10.2.2 使用下載軟件下載文件
10.3 電子郵件的使用
10.3.1 電子郵件地址
10.3.2 申請電子郵箱
10.3.3 在線收發電子郵件
10.3.4 用Outlook Express收發電子郵件
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第一級)(第二版) 節選
本書共分為10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紹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現代化、教育技術概論、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和教學的基本過程;第6章至第10章主要介紹了教學中經常使用的Windows 2000 操作系統、中文Word 2000文字處理軟件、中文PowerPoint 2000演示文稿制作軟件、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0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Internet Explorer上網瀏覽、搜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等內容。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可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基本應用。 本書是北京市高等學,F代教育技術等級培訓指定教材,也可作為教育技術專業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材。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