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臺灣古詩選 本書特色
對于臺灣文學,大陸讀者了解比較多的是它現當代的情況,對其古代文學,一般人可能知之不多。其實臺灣的古代(包括近代)文學特別是它的詩歌也是很值得得關注的。 本書選錄自南明時期至二十世紀初葉73位詩人180首詩作,每首詩都作了注釋和簡要的分析說明。祖國大陸目前還沒有見到臺灣的古詩選本,相信這本書對讀者了解臺灣詩歌還是會有所幫助。
臺灣古詩選 內容簡介
東寧友人貽丹荔數十顆有作
海外何從得異果,于今不見已更年。
色香疑自云中落,苞葉宛然舊國遷。
好友寄緘嫌少許,老人開篋喜奇緣。
馀甘分啖驚新候,遙憶上林紅杏天。
注釋
1東寧,臺灣的舊稱。貽,贈送。丹荔,荔枝。其色紅艷,故稱。
2宛然,清晰貌。舊國,故鄉。《莊子·則陽》:“舊國舊都,望之
暢然。”成玄英疏:“夫少失本邦,流離他邑,歸望桑梓,暢然喜歡。”
3緘(jian,兼),封,器物的扎束或封口。
4篋(qie,切),小箱子。
5馀甘,余留香甜的滋味。啖,吃。新候,新季節。
6上林,即上林苑。秦時營建朝宮于苑中,其前殿即著名的阿房宮。
漢武帝時復為官苑,周圍二百多里,內放養禽獸,供皇帝射獵。紅杏天,宋
詞人宋祁《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句,這里以紅杏天指春天。
賞析
作者在臺詩作多表達對明朝的忠誠,《全臺詩》所錄十四首詩中僅有這
一首是描寫臺灣風物的。作者看到友人送來的荔枝,在驚嘆它的色香,品嘗
它的美味的同時,聯想到的還是美好的故鄉。
P2-3
臺灣古詩選 目錄
東寧友人貽丹荔數十顆有作
東寧風土沃美,急需開濟,詩勖同人
二、徐孚遠
鋤菜
桃花
三、盧若騰
盆松
抱兒行
田婦泣
海東屯卒歌
四、沈光文
蛙聲
思歸
番婦
五、高拱乾
臺灣八景(八首選二)
東寧十詠(十首選一)
六、阮蔡文
大甲溪
后壟
七、王璋
臺灣八景(八首選一·安平晚渡)
八、郁永河
臺灣竹枝詞(十二首選一)
九、施世榜
晚渡安平
十、藍鼎元
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玉圃先生(十首選一)
十一、孫元衡
大武郡登高
詠荔枝
野望
十二、宋永清
番社
過羅山,有設縣安營建興學校之舉,書以記事
十三、鄭應球
移家
十四、李欽文
九日北香湖觀荷(二首選一)
十五、鄭大樞
風物吟(十二首選二)
十六、錢琦
泛海
臺陽八景(八首選一·鯽潭霽月)
十七、六十七
即事偶成二律(二首選一)
十八、范咸
木蘭花歌
臺江雜詠(十二首選一)
十九、張湄
彌陀寺
喜雨有作
再泊澎湖
氣候
二十、黃儉一
東寧春興(六首選一)
二十一、陳輝
買米
小齋
二十二、王賓
鳳山八景(八首選一·瑯嶠潮聲)
二十三、蔡莊鷹
東郊晚步
二十四、陳正春
紅毛城
二十五、卓肇昌
鹿耳門泛舟
二十六、朱仕蚧
尸位學署,岑寂無聊,泛泛隨流,跡近漁父,每
有聞見,輒宣謳詠,因名瀛涯漁唱(一百首選二)
二十七、謝其仁
淡溪秋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