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版權信息
- ISBN:7208055769
- 條形碼:9787208055766 ; 978-7-208-05576-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本書特色
在信息經濟時代,對知識資產的有效管理已成為組織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在這部極富創新意義的著作中,作者提供了一個簡約有力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信息空間,用以考察實物資產與知識資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幫助讀者了解知識在組織中和組織間的流動,以及通過編碼、抽象和擴散而發揮的作用,進而指出,在組織戰略層次上對知識資產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意義。本書視角新穎,內容豐富,是一項綜合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出版后,獲得一致好評,并獲得2000年度Igor Ansofg戰略獎。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極富創新意義的著作。馬克斯·H·博伊索特提供了一個簡約有力的概念性框架——信息空間,用以考察實物資產與知識資產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并且指出,在信息經濟時代,對知識資產的有效管理是組織贏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博伊索特提出的知識流視角,對于理解21世紀管理的含義,是一項重要貢獻。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目錄
英文版序言
英文版自序
**章 導論
**節 從實物資產到知識資產
第二節 知識資產與環境挑戰
第三節 知識、信息與數據
第四節 不同種類的知識資產
第五節 技術復雜性與熵
第六節 本書的內容安排
第二章 信息視角
**節 引言
第二節 新經濟
第三節 演化的生產函數
第四節 關于信息的一些經濟問題
第五節 信息與環境挑戰
第六節 減小熵與降低復雜性
第七節 復雜性的降低與知識的清晰表達
第三章 信息空間 (I-空間)
**節 引言
第二節 編碼
第三節 抽象
第四節 擴散
第五節 信息空間或I-空間
第六節 I-空間中的社會學習循環
第七節 運用I-空間的表示知識資產
第八節 可從I-空間中導出的一些命題
第四章 價值悖論
**節 引言
第二節 經濟學上的一些價值概念
第三節 信息產品的價值
第四節 新古典的價值概念
第五節 I-空間中的價值概念
第六節 價值悖論
第七節 價值悖論的一些含義
第五章 新古典型學習取向與熊彼特型學習取向
**節 引言
第二節 利用技術資產:蓄積還是分享?
第三節 新古典型或N型學習
第四節 熊彼特型或S型學習
第五節 技術系統
第六節 與產業發展的關聯
第七節 當前的一些產業發展趁勢
第六章 作為知識資產的文化
**節 引言
第二節 知識資產的社會維度
第三節 作為文化表達方式的技術
第四節 I-空間中的文化與制度
第五節 文化與企業的范圍
第六節 文化吸引子
第七節 技術、文化與組織學習
第七章 社會學習周期中的產品、技術和組織
**節 引言
第二節 知識資產的特技載體
第三節 技術性知識資產的構建
第四節 知識流動應該加以整合嗎?
第五節 從學習戰略抉擇中獲益
第六節 理解社會學習周期
第七節 結論
第八章 能力與意圖
**節 引言
第二節 什么是核心能力?
第三節 核心能力的源泉
第四節 在I-空間中標定核心能力
第五節 核心能力的進化
第六節 保持核心能力
第七節 作為復雜的自適應系統的核心能力
第九章 信息技術及其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在演化的生產函數中的信息技術
第三節 信息技術對I-空間中信息技術的制度影響
第四節 在I-空間中信息技術的制度影響
第五節 證據與含義
第六節 信息技術對于知識資產創造的含義
第七節 對組織過程的啟示
第十章 對I-空間的應用
**節 引言
第二節 程序
第三節 考陶爾茲公司(Courtaulds)的纖維業務
第四節 英國石油集團公司勘探部(BP EXPLORATION, BPX)
第五節 比較
第六節 I-空間的其他應用
第七節 結論
第十一章 要回顧與結論
**節 引言
第二節 能量經濟的相對衰落
第三節 信息經濟的形成
第四節 信息經濟自相矛盾的性質
第五節 傳統管理:追求減小不確定性
第六節 新型管理:不確定性的吸收
第七節 管理知識資產作為一種社會學習過程
第八節 關于信息的政治經濟學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作者簡介
馬克斯·H·博伊索特:巴塞羅那ESADE商學院的戰略管理教授。他還曾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索爾·斯耐德企業家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劍橋大學賈奇管理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和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管理研究生院的客座研究員。他是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機構和一些歐洲大企業的顧問,還曾在北京主持和指導了中國第一個MBA課程即中國一歐共體管理項目達五年之久。他著有《信息與組織:作為人類學者的管理者》(1987)、《信息空間:認識組織、制度和文化的一種學習框架》(1995)等著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