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東方的文明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世界東方學名著。作者長期擔任法國吉美博物館館長,1945年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本書介紹與論述了近年與中東、印度、中國、日本的藝術文明史,既是一本學術、資料價值很高的東方學專著,也是一本雅俗共賞的高水平普及讀物。
東方的文明 目錄
**卷 中譯本序言
原序
**章 東方*古的文明:新石器時代的文明
第二章 埃及文明
第三章 迦勒底-亞述文明
第四章 波斯的伊斯蘭教時代前的文明
第五章 阿拉伯文明
第六章 波斯的伊斯蘭教文明
第二卷 印度的文明
第二卷 原序
**章 佛教的及婆羅門的印度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亞及馬來群島
第三章 伊斯蘭教的印度
譯后記
譯名對照表
插圖選
第三卷 中國的文明
中譯本序言
原序
**章 中國審美觀念的形成
第二章 佛教在中國的影響
第三章 中國藝術法則的確定
第四章 明代的美術愛好與畫院藝術
第五章 西藏的文化
第四卷 日本的文明
原序
日本簡介:民族起源及適應外來影響的能力
史前期的日本
佛教的傳入
奈良時代
平安時代
藤原時代
鐮時代
足利將軍時代
德川幕府
譯名對照表
插圖選
東方的文明 節選
——東方的新石器時代遺物
亞洲文明,大部分無疑地可溯源至史前時代,即使并非普遍如此,至少也顯然屬于同一根源。對于東方史前期遺物的研究,“雖然只是在近三個年左右才進行,但它提供了一些見解已深深涉及偉大的歷史諸文明之間,盡管后來發生了尖銳的分歧,開始時已形成不同程度的承上店下的親緣聯系”。
關于屬大而洋、多瑙河、烏克蘭,以及愛琴海的諸文明,國不在本書范國之內,姑不具論,在這顯我們所見到的**個史前期文明乃是埃及文明。沿利比亞境內個已干涸的尼羅河支流兩岸,曾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居民點,和屬于“下舊石器時代(LowerPaleolithic)”的數以干計的磨削石斧,式樣屬法國考古學家們所謂的“舍利式”和“阿舍利式”,這是由于在塞納河_馬恩河之間的舍利和亞眠附近的圣·阿舍利兩地發掘到的舊石器時代遺物而得名的。但此后即究然中斷,可確稱為新石器時代的文明一直無跡可尋;然而我們現在卻于納伽達、阿拜多斯,和埃爾-阿姆拉等地的尼羅河畔發現了豐富的“后新石器時代”——即當石器時代告終而銅器開始出現之時,“其年代至少約在公元前5000年”——的文明。在這古述時代,此流域內的居民——大多數無疑的屬于和地中海各民族有親緣的一種或數種民族——已馴養了狗、驢、牛、羊和瞪羚,并且種植了大麥、各于和小麥。他們的武器和工具——鐮刀和犁頭——以及家用什物都是用燧石制或的。特別是黃色燧石片所制的微彎的小刀,打磨得如金屬一般,異常精美。似*使我們驚嘆的則是他們的瓶罐類器皿。這些由沙巖、花崗巖、大理石、間綠巖、黑矅石、雪花石或水晶等所雕制的水瓶,不論是圓筒形或混圓形,都屬于遺存至今的史前期*美而的器物之一。他們的飾晶一部分是新石器時代的式樣——如骨質、象牙質或燧石質的手釧和項鏈——另一部分則已是銅質的了,尤其是針錐之類。
至于陶器藝術,也有豐富的遺物,依年代先后而言,*早的是光滑的泥質紅陶瓶類,在口端周圖飾有黑色砑光的環帶,其次為粗而的紅陶,*后是有各種紋飾的紅色或淡黃色的陶器。至于形制也窮極變仇,有碗,圓筒形的瓶、壺,混圓的罐,工足的鼎,等等。所有器具都是徒手制成,不用任何旋輪,上面的圖繪也未經火燒過。花紋則或為幾何圖形——花斑、長方格、同心菱、鋸齒,或交錯的新月與線軸紋、平行波浪紋、螺旋紋,以及蝸牛形的花紋;或為仿繪的動植物形態——一列列的程式仇的水鳥、樹術,等等;有時也裝飾著真正的圖畫:如送喪的小船,奠酒的甕,或儀禮中的舞蹈等,這一切也都是同樣程式化了的(圖1)。
這里可注意的是埃及學者們常把埃及此種后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區分為兩今階段:**階段當公元前7500年至5000年之間,中心地在上埃及的納伽達,其性質似乎是屬于非洲的;第二階段當公元前5000年至3500年之間,中心地在北部,其性質則似屬于亞洲……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