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為承認而斗爭 版權信息
- ISBN:7208049815
- 條形碼:9787208049819 ; 978-7-208-0498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承認而斗爭 內容簡介
與那些僅僅關注一些現象的解釋青年黑格爾承認理論的著作不同,本書根據青年黑格爾的“為承認而斗爭“模式來闡明一種具有規范內容的社會理論。這一模式基于這三個命題:實踐自我的形成依靠的是主體間的相互承認;在主體認同的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三種承認形式:愛、法律和團結;這三種承認形式遵循著以道德斗爭各階段為中介的發展過程的邏輯。以米德的社會心理學為依托,本書實現了黑格爾理念的經驗轉型,形成一個社會批判理論的觀念,根據這一理論,要說明社會變遷過程,就必須采用相互承認關系內部所固有的規范要求。
為承認而斗爭 目錄
導言
**部分 歷史回顧: 黑格爾的原始觀念
**章 自我持存的斗爭:論現代社會哲學的基礎
第二章 犯罪與倫理:黑格爾的主體間性理論
第三章 為承認而斗爭:關于黑格爾耶拿時期哲學中的社會理論
第二部分 體系再現:社會承認關系的結構
第四章 承認與社會化:米德對黑格爾觀念的自然主義轉化
第五章 主體間的承認模式:愛法律和團結
第六章 個人的同一性與蔑視:強暴、剝奪權利、侮辱
第三部分 社會哲學的展望:道德與社會的發展
第七章 社會哲學傳統的軌跡:馬克思、索雷爾和薩特
第八章 蔑視與反抗:關于社會沖突的道德邏輯
第九章 個人一體化的主體間性條件:倫理的形式概念
附錄 1 霍耐特年表
附錄 2 霍而特著作目錄
附錄 3 人名對照表
附錄 4 術語對照表
為承認而斗爭 作者簡介
阿克塞爾·霍耐特(Axel Honneth),德國著名的社會理論家,1949年7月18日生于愛森,曾在波恩和波鴻學習哲學、社會學和日爾曼語言文學,1982年在柏林自由大學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為《權力批判:福科與批判理論》(Kritik der Macht. Foucault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后經哈貝馬斯推薦,獲馬普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基金,曾長期擔任哈貝馬斯教授的助教。
1985年,完成教授資格論文:《承認的斗爭》(Kampf um Anerkennung)。1996年5月1日開始接替哈貝馬斯擔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社會哲學教授,社會研究所咨詢委員。2000年初,被任命為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還著有《權力的批判》以及《支離破碎的社會》社會等。
- 主題:承認的振幅
霍耐特根據青年黑格爾的模式,闡發了為承認而作的社會理論的考察,主體間的相互承認,承認過程中的形式問題研究以及社會規范化過程中對承認的社會批判意識。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與那些僅僅關注一些現象的解釋青年黑格爾承認理論的著作不同,本書根據青年黑格爾的“為承認而斗爭“模式來闡明一種具有規范內容的社會理論。這一模式基于這三個命題:實踐自我的形成依靠的是主體間的相互承認;在主體認同的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三種承認形式:愛、法律和團結;這三種承認形式遵循著以道德斗爭各階段為中介的發展過程的邏輯。以米德的社會心理學為依托,本書實現了黑格爾理念的經驗轉型,形成一個社會批判理論的觀念,根據這一理論,要說明社會變遷過程,就必須采用相互承認關系內部所固有的規范要求。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