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可變目標C編譯器:設計與實現 版權信息
- ISBN:7505399225
- 條形碼:9787505399228 ; 978-7-5053-992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變目標C編譯器:設計與實現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可變目標ANSIC編譯器1cc的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1cc是一個實用的編譯器,能夠不同的目標機器生成代碼。本書結合1cc的具體實現,詳細講術了存儲管理、符號表、詞法分析、語法分析、中間代碼生成、優化、目標代碼產生等編譯程序的各個部分。全書共分19章,在各章之后均附有練習。
與其他介紹編譯技術的教材相比,本書特色鮮明,實用性強,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編譯原理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對從事編譯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可變目標C編譯器:設計與實現 目錄
1.1 文本程序
1.2 如何使用本書
1.3 概述
1.4 設計
1.5 公共聲明
1.6 語法規范
1.7 錯誤
深入閱讀
第2章 存儲管理
2.1 內存管理接口
2.2 分配區的表示
2.3 空間分配
2.4 空間釋放
2.5 字符串
深入閱讀
練習
第3章 符號管理
3.1 符號的表示
3.2 符號表的表示
3.3 作用域的改變
3.4 查找和建立標識符
3.5 標號
3.6 常量
3.7 產生的變量
深入閱讀
練習
第4章 類型
4.1 類型表示
4.2 類型管理
4.3 類型斷言
4.4 類型構造器
4.5 函數類型
4.6 結構和枚舉類型
4.7 類型檢查函數
4.8 類型映射
深入閱讀
練習
第5章 代碼生成接口
5.1 類型度量
5.2 接口記錄
5.3 符號
……
第6章 詞法分析器
第7章 語法分析
第8章 表達式
第9章 表達式語義
第10章 語句
第11章 聲明
第12章 中間代碼的生成
第13章 構造代碼生成器
第14章 選擇和發送指令
第15章 寄存器分配
第16章 MIPS R3000代碼的生成
第17章 SPARC代碼的生成
第18章 X86代碼的生成
第19章 回顧
參考文獻
可變目標C編譯器:設計與實現 作者簡介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具有深厚的教學和研究背景。Christopher W.Fraser從1975年起開媽研究編譯技術,尤其對于從緊縮規范自動產生代碼生成器這一技術有深入的研究,在該領域發表了多篇論文。他提出了可變目標的窺孔優化方法,該方法被廣為流行的C編譯器——GCC所采納。從1997年到1986年,Fraser在亞利桑那大學從事計算機科學的教學工作。1986年以后,他在AT&T貝爾實驗室主持計算技術的研究工作。David R.Hanson是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具有20多年的程序語言的研究經驗,主持了與貝爾實驗到的合作研究,是Lcc的開發者之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