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龍尾硯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版1印,印數僅1800冊
★ 龍尾硯,又稱歙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于江西省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歷來為各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言:“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
★ 書中100方歷代龍尾硯的彩圖,涵蓋了古代和現代:古代部份選擇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有代表性的硯式,現代部份注重龍尾石天然紋理的豐富性,體現硯石的天然美與制作的人工美
★ 書中對“龍尾石明代無開采”定論的否定,以及對龍尾石中的廟前青、廟前紅具體產地、硯坑位置的確定,是當時龍尾硯研究的新成果;在龍尾硯雕刻藝術理論探討方面,作者獨特的見解也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龍尾硯,又稱歙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于江西省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因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論硯》的推崇而名震天下,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言:“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
《龍尾硯》全書分為龍尾硯史、龍尾硯石、龍尾硯雕、龍尾硯賞、龍尾硯圖五個部份,詳細介紹了龍尾硯的歷史、材質、賞析等具體內容,并由100方精美硯臺的照片貫穿全書。本書既有硯史之論,又有硯雕之説,更有大量硯臺美圖,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書中收入100方硯的圖片,這100方硯的圖片涵蓋了古代和現代:古代部份選擇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有代表性的硯式,不計數量,只求典型;現代部份注重龍尾石天然紋理的豐富性,體現硯石的天然美與制作的人工美。書中硯品的稱謂,多數是依據史料所載與實物對號入座而來,也有少數是史料所未能窮盡的新發現,仍以紋色的特徵命名。
書中對“龍尾石明代無開采”定論的否定,以及對龍尾石中的廟前青、廟前紅具體產地、硯坑位置的確定,是當時龍尾硯研究的新成果;在龍尾硯雕刻藝術理論探討方面,作者獨特的見解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在100方歷代龍尾硯的彩圖中,有一些是我們只知其名而未謀面的精品,各類品種的紋理特征和變化多樣的雕刻造型,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該書的出版不僅填補了我國硯文化研究的一項空白,而且對龍尾硯這一傳統文化的弘揚光大也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龍尾硯 節選
龍尾硯 作者簡介
胡中泰,1954年6月出生,江西婺源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龍尾硯研究所所長。從事龍尾硯雕刻與研究20余載。硯刻作品自然、古樸、渾厚、雅拙,熔書畫、金石、雕刻于一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在海內外發表硯文化研究論文10余篇,曾主編《中國名硯鑒賞》(與人合作)和編著《中華文房》等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