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青春文學 中國散文 外國散文 懸疑推理 文學理論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國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近現代小說| 懸疑推理| 科幻小說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國詩歌| 中國古詩詞| 中國現當代詩歌| 外國散文| 中國現當代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 文學理論| 文集| 戲劇| 更多
玄幻/科幻| 懸疑/驚悚| 叛逆/成長| 爆笑/無厘頭| 校園| 港臺青春文學| 外國青春文學 更多
歷史 哲學/宗教 社會科學 政治軍事 傳記 文化 古籍 管理 經濟 成功勵志 法律 語言文字
中國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歷史知識讀物| 史料典籍| 史學理論|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軍事| 中國政治| 國際政治| 外交/國際關系 哲學| 宗教| 美學 哲學知識讀物| 中國古代哲學
歷代帝王| 歷史人物| 科學家| 體育明星| 文學家| 學者| 藝術家| 文娛明星 政治人物| 自傳|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評述| 神秘現象
心理學| 人類學| 教育| 社會學| 新聞傳播出版| 語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經部| 史類| 子部| 集部
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 國際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保險| 會計| 金融投資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電子商務
成功激勵| 口才演講| 名人勵志| 人際交往| 人生哲學| 心靈修養| 性格習慣 更多
法的理論| 法律法規| 國際法| 經濟法| 更多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科普讀物 繪本 動漫/卡通 幼兒啟蒙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童話| 小說| 寓言傳說|
動漫/卡通
科普| 百科| 歷史讀物| 生活常識| 益智游戲| 傳統文化
幼兒啟蒙| 少兒英語| 勵志/成長| 藝術課堂
0-2歲| 3-6歲| 7歲及以上
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理論 攝影 音樂
繪畫理論| 國畫| 油畫| 素描速寫|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書法理論| 硬筆書法| 字帖| 篆刻
設計| 攝影后期| 攝影教程| 攝影理論| 攝影器材| 數碼攝影| 作品集
影視理論| 影視賞析| 影視制作| 舞臺/戲曲藝術
鋼琴| 吉它| 理論/欣賞| 聲樂| 通俗音樂| 外國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作曲/指揮
寶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錢幣| 收藏百科| 收藏隨筆| 書畫| 陶瓷| 玉器
藝術理論| 雕塑| 工藝美術| 建筑藝術| 民間藝術| 人體藝術| 藝術類考試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閑
飲食文化| 保健食譜| 家常食譜| 八大菜系| 餐飲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醫保健 常見病| 更多
旅游隨筆| 旅游攻略| 旅游畫冊| 城市自助游| 國內自助游| 國外自助游| 地圖地理 更多
孕產百科| 育兒百科| 更多
美麗妝扮| 兩性關系| 家居休閑| 個人理財
中小學教輔 外語 教材 醫學 計算機 自然科學
語文閱讀| 拓展讀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書 教師用書| 更多
英語讀物| 職業英語| 英語考試| 大學英語| 少兒英語 更多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 中小學教材|
操作系統/系統開發| 數據庫| 信息安全 程序設計| 電腦雜志| 計算機教材| 計算機考試認證 計算機理論| 計算機體系結構| 家庭與辦公室用書| 企業軟件開發與實施| 人工智能 軟件工程/開發項目管理|
考試|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學| 科普讀物| 醫學| 農林業| 工業技術| 建筑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明信片| 箋紙| 膠帶| 其它
本書介紹了來自世界八大棲息地的43 種野生瀕危動物,講述了它們的生存狀態、生活習性,以及面臨的威脅和困境。除此之外,書中還列舉了保護瀕危動物的具體措施,提供了詳盡的動物分布地圖。 這是英國炙手可熱的插畫家米莉瑪洛塔的*新突破性作品,她一改以往黑白線描的繪畫風格,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圖和趣味橫生的文字,將身懷絕技、各具魅力,卻極少進入公眾視野的珍稀動物展現在讀者眼前,意在喚起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愛與記憶,讓公眾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
天地之幻像,是真正超凡脫俗的大美! 人是天地之間最偉大、最生動的存在,人與天地并生,與天地精神往來,所以人的靈魂應該旬魚兒一樣悠游,像鳥兒一樣飛翔...
一、人像攝影簡介 人像攝影是指以攝影藝術為表現手法,使人的容貌和形象得以再現和永存的一門專業攝影。讓自己的容貌和形象得以再現和永存曾是人類的夢想;攝影則是實現這一美好的愿望的最好方式。 二、藝術攝影簡介 藝術攝影是指在表現形式上突出使用藝術語言和手法,側重主觀意念和視覺美感的一類攝影。自1839年攝影術問世以來,攝影在追求藝術的實踐中,與繪畫等藝術門類不斷交融,逐漸發展和演繹成藝術攝影。 三、人體攝影簡介 人體攝
本書是中國名城百年攝影冊中的《大連》分冊。書中以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和簡潔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了老大連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及歷史事件。 本書內容全面,資料翔實,融知識性及可讀性和收藏性為一體。讀者通過本畫冊,可對老大連的舊貌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地了解...
《中國鏡頭》是每年出版的“圖片小年鑒”。它以新聞圖片加文字背景資料的形式,記錄一年來中國國內發生的重要事件。鏡頭所向,有大的時事政治新聞,有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也有社會出現的新氣象,包括經濟、文化、民生...
本書分別對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奧格斯特·桑德、愛德華·斯泰肯、菲利浦·哈爾斯曼、阿諾德·紐曼等人像攝影作了詳細介紹...
本書里所展現的,就是名攝影師們眼中的世界,他們走遍千山萬水,領略了世間最美的那些風景,以他們那比常人敏感百倍、千倍的眼睛捕捉著這個世界里最精彩的內容。 一們攝影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有的人走了一千里路,看到的東西卻還沒有只走了一里路的人多。”我們這此蕓蕓眾生通常都屬于這一種人,而那些卓越的攝影師卻不一樣--也許他們中的一個就站在你的身邊,甚至邊連視線都和你平行,但是,你們“看見”的雖然一樣,“看出”的卻大大不同。這本書里所展現
本書收錄了宮喜祥的攝影作品。全書共分為六個部分,包括:自然之美景、精彩之人文、自由之生靈、生活萬花筒、永恒之輝煌、天下之眾生...
本書收錄的作品包括:滄桑人生;編織希望;石路·石橋·石窯洞;歲月留痕;黃土人家;我這一輩子;多子多愁;我想上學;祈福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圖集》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合作推出的大型歷史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圖集》同時是由新聞出版總署與中央宣傳部共同組織出版的“輝煌歷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書系”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圖集》采用大八開全彩印刷,以700余頁的篇幅、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煌煌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圖集》將共和國史按時間順序概括為“
2005年春,云南的出版家們策劃實施了“以愛的名義”的出版文化活動,他們邀請全國34個省市區的著名作家、攝影家們捐贈出自己的一部短篇小說和一幅攝影作品,捐贈給艾滋病救助機構,以此表達作家、攝影家、出版家們對艾滋病受害者的關愛,喚起更多民眾的良知和愛心。呂厚民、王文瀾、王文瀾、盧廣等100位著名攝影家捐贈作品,結集成這本《愛在鏡頭中回望》...
1855年,羅杰 芬頓用一臺笨重的大型相機拍攝克里米亞戰爭,“新聞攝影”由此誕生。自那時起,新聞攝影師一直是世界性事件最為關鍵、最有說服力的見證人。時至今日,盡管電視和互聯網24小時毫無間歇地報道新聞,靜態圖像的強大表現力卻一如既往。無論是人類的豐富情感、戲劇性的畫面,還是悲劇故事,都能被相機鏡頭捕捉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伊拉克戰爭,盡管照片的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人們卻都能夠讀懂攝影的語言。本書向讀者展示了無數個激動人心的畫面,都出自
《光影往事》叢書所收千余幅照片中相當一部分為首次發表。面對這些老照片。讀者能夠近距離地與毛澤東等開國偉人親密接觸——能看到他們操勞國事的身影。也能看到領袖在私人領域中的生活片段和細節;還能了解攝影師本人的成長歷程、攝影生涯;更能聽到拍攝這些傳之后世的作品時所經歷的有趣的故事。欣賞照片.驚嘆史實的人們往往不會記得照片拍攝者的名字。雖然拍攝者本人也不知道,但他們確實是與中國的命運一同起落。沒有人能比站在偉人身邊的他們更近距離、更新角度地看
《光影往事》叢書所收千余幅照片中相當一部分為首次發表。面對這些老照片,讀者能夠近距離地與毛澤東等開國偉人親密接觸——既能看到他們操勞國事的身影,也能看到領袖在私人領域中的生活片段和細節:還能了解攝影師本人的成長歷程、攝影生涯:更能聽到拍攝這些傳之后世的作品時所經歷的有趣的故事。欣賞照片,驚嘆史實的人們往往不會記得照片拍攝者的名字。雖然拍攝者本人也不知道,但他們確實是與中國的命運一同起落。沒有人能比站在偉人身邊的他們更近距離、更新角度地
▲本書以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白色、黑色、銀色、無色為主題,闡述色彩與環境、色彩與自然以及色彩與畫面的構圖、光線、表現力、表現形式等等的關系。體現色彩在不同的地方呈現出不同的生命和魅力。本書由美國《國家地理》**位女性攝影師安妮·格里菲斯以女性柔和、細膩的視覺語言,從12000萬張圖片中甄選出100幅國家地理百年的杰作進行了精致的編輯。書中的每幅照片都栩栩如生、色彩飽滿,讓人感覺身臨其境,讓人充滿活力。 ▲本書為色
本畫冊為上、下兩卷,收入石魯一生各個時期創作的中國畫及素描、寫生稿、草圖等1200余幅,全面展示了他的藝術探索和創作軌跡、各個時期的繪畫風格。畫冊中還附有《石魯藝術年表》及60余張有關石魯的珍貴照片。這是對石魯藝術生涯的全面總結與展示,也是對他的深深緬懷。石魯(1919—1982),原名馮亞珩,四川仁壽人。中國當代有名畫家,“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
《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系列叢書共三卷,結合影像資料,通過60位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一輩攝影師本人的口述整理和采訪,將口述、訪談與文獻資料互為對照,深入挖掘了歷史的真相,展現了中國攝影師的群體形象。攝影者的口述復活了他們生活其中的那個年代,使歷史更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為新中國攝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本書為卷,收錄了姜維樸、張崇岫、孔繁根、何如、烏勒、鐵矛、思勤、昌鴻恩、趙黃崗、尹福康、
在19世紀上半葉攝影術誕生早期,中國就已經出現在攝影師的鏡頭里。從20世紀初到抗日戰爭勝利之前,宮廷畫師、博物學家、探險家、商人、隨軍攝影師、商業攝影師、記者等各色攝影者紛紛進入中國,拍攝了數以萬計的作品。1949年到1979年,外國攝影師進入中國拍攝的機會相對稀缺,那時的中國很好渴望與世界進行交流。那段時期中國是攝影的沃土:那些一去不復返的色彩和聲音,那些難得一見的面容,那些個性淹沒于共性的畫面語言,它們是人和社會關系重新結構的珍貴
本書是“中國zui好的人像攝影師”肖全對“雨林精靈”李林妲、李宛妲姐妹長達六年的成長記錄。懷著“拍攝美好生命”的初衷,肖全進入了妲妲的雨林世界,而這場歷時數年的拍攝又引發和回答了攝影師內心深處的諸多思考。妲妲的母親、有名環保人士、天籽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創始人李旻果女士傾情作序。這是一場關于成長、使命和責任的對話...
“毫無反應的風景,不死不活的風景,這就是我的東京,我的都市。可是它卻比我在電視臺看到的布景更為真實。”東京的建筑群,東京的街頭藝術,東京的城市文明……荒木經惟,是世人心中的“攝影”怪人,也是看透生死的藝術大師。他游走在東京的大街小巷,用相機記錄下每一個瞬間。“傷感之旅”三部曲系列,荒木經惟用“私攝影”探索虛構與真實之間的聯系,講述愛情與死亡共存的攝影之道...
《以夢為馬 風光旅游攝影筆記》系統地介紹了風光攝影的理論知識、實拍技巧及后期處理技法,對古鎮、 古街、人文、建筑、大海、高山、平原、沙漠、戈壁、公路、峽谷、森林、星空、夜景等典型拍攝主題以案例列舉的方式進行了詳細解說,全面分析了這些主題使用的拍攝技法和拍攝要點,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讀者掌握各類題材的實拍技法。此外,對于創意合成、全景接片、合成星軌等能讓照片更顯藝術范兒的后期修圖技巧,本書也進行了詳細介紹,旨在幫助讀者用后期完善前
《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出版的一部紀實性作品,以中英文兩種文字面向靠前外大眾讀者出版發行,讓世界共享中國脫貧經驗。本書入選了2020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這部攝影畫冊系“聚焦中國”系列圖書之一,收錄作品兼紀實性與藝術性為一體,或通過氣勢磅礴的大場景或通過震撼人心的人物特寫,用281位攝影師的306幅攝影作品,向世人展示中國扶貧開發和精準脫貧的大國軌跡;舉世矚目的中國脫貧成就,
本書是一本外版旅游指南類圖書,作者搜羅了世界上絕美的53處景點,以圖文搭配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除了每一處景點的人文、歷史背景介紹,還為讀者做出了旅行小貼士,例如到那里的交通、很好時間、穿衣情況及難度等,是一本實用性、可讀性較強的旅游圖書...
《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系列叢書共三卷,結合影像資料,通過60位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一輩攝影師本人的口述整理和采訪,將口述、訪談與文獻資料互為對照,深入挖掘了歷史的真相,展現了中國攝影師的群體形象。攝影者的口述復活了他們生活其中的那個年代,使歷史更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為新中國攝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本書為第三卷,收錄了徐 邦、唐大柏、楊立森、溫泉、馬英、王東、魏德忠、劉恩泰等20位老
《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系列叢書共三卷,結合影像資料,通過60位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一輩攝影師本人的口述整理和采訪,將口述、訪談與文獻資料互為對照,深入挖掘了歷史的真相,展現了中國攝影師的群體形象。攝影者的口述復活了他們生活其中的那個年代,使歷史更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為新中國攝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本書為第二卷,收錄了肖野、邵柏林、徐永輝、彭邦卿、夏念長、張書永、廖衍強、樂金林、顧東昇
本書是著名攝影隨筆作家青簡對中國地域風俗的可視化記錄。該書集中選取了最具有中國特點的文化美學關鍵詞“雪落、雨來、花開、訪茶、歲時”, 用最具象且又同時最意境化的中國美學視角, 攝影照片加以文字記錄, 精確地傳達出“中國時間”之美, 將詩情畫意和人文表達完美地統一到了一起...
40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鐵路就是這片土地的動脈,同時也是中國經濟騰飛的一面鏡子。攝影師王福春作為鐵路工作者,將鏡頭對準了火車上的蕓蕓眾生,以近乎本能的觀察和感觸,記錄了火車這個狹小、線性空間里的人情冷暖、喜怒哀樂,將這原本是交通工具的車廂,擴展成了人生的舞臺、歷史流轉的空間,擴展成了社交的平臺、歡樂的劇場、移動的大篷車。這部用時間積累而成的作品,將生活濃縮在一列列飛馳的火車上,攝影師王福春用他獨特的幽默眼光和犀利視角,將社會的進
《上海鳥瞰》精選高清上海鳥瞰照片制作精美的上海旅游風光畫冊。分“水造就的城市,昔日經典與今朝輝煌,生態都市,速度與力量”四個部分來描述和從鳥瞰的視角來表現上海的獨特魅力。上海,一座色彩繽紛的城市。清晨,紅潤的朝霞為城市梳妝;傍晚,光燦的夕陽為浦江披金。日間,車流人海生生不息,勾畫著五彩斑斕的市井抽象圖;夜幕,各色燈光熠熠生輝,鑲嵌著晶瑩剔透的“東方明珠”。上海,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江河,大橋飛跨、隧道潛穿,譜寫世紀精彩;路旁,商廈
本書是一本視角新、立意高尚的攝影畫冊,展示了過去100年來,中國人和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各種野生生物之間關系演進的過程,不獨展現大自然、動植物的“美”,而更注重對自然和動物的保護,探索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本書以時間、地域、物種為相互交叉的象限,通過攝影作品輔以文字的形式,從中國各個旗艦物種代表的地域出發,系統梳理了中國野生動物的發現、認知、利用、保護的歷程,以及保護觀念的巨大轉變,客觀展現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教訓,同時思考和展望今后的
在南部非洲,驅車觀獸是觀看野生動物的*佳方式。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能比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更適合驅車觀獸的了。無論是組團還是自駕出游,都一定會有令人振奮的體驗。哺乳動物總是這場觀賞秀的明星和令人難忘的焦點。 《去非洲看動物》不僅介紹了你在驅車觀獸旅途中可能會遇到的90種哺乳動物,還展示了它們不可思議的美麗。 海因里希、菲利浦和英格麗德范登伯格通過清晰的藝術圖像展示了駕車所見的多種哺乳動物。豐富的圖片是他們多年來拍攝南部非洲哺乳動物的
“互聯網+”時代,中國影視產業與影視文化已經或正在發生巨變。《光影留痕》精選50部中外經典或代表性影視作品,結合文化、類型、藝術、產業等不同視角進行深入解讀評析,既具學院派風格和學術性價值,亦可為影視研習者提供學習影視鑒賞評論的參考...
《風光無限》是《中國攝影報》曾發表過的經典風光照片為主導線,將圖片背后的故事進行詳細地讀解。全書分為“風雪雨電云”“景觀的靜觀”“柳絮池塘風”“壯觀天地間”四個部分。選用100位攝影師的100幅大家眾所熟悉佳作,由攝影界理論學者、批評家、圖片編輯等對其興趣點進行點評,讓你理解照片的構思和由來...
本書是一本攝影器材類圖書,書中詳細介紹了蔡司、佳能、尼康、索尼等十大品牌當下最流行的鏡頭68支。內容包括鏡頭產品圖片、拍攝樣張、鏡頭主要特點、鏡頭結構圖、解像力測試、畸變測試、四角失光測試、鏡頭規格等,還根據成像品質和性價比等因素對鏡頭進行綜合評分。本書可以給攝影愛好者、攝影發燒友在選購和使用鏡頭時提供極大的幫助...
這是一本充滿吸引力的風景攝影光線處理實用指南,它包含了一天24小時之內準確或創意使用光線的關鍵內容。兩位作者從拍攝裝備、相機設置、對拍攝對象與當地天氣的熟悉和了解,以及構圖、后期處理等方面對于光線運用進行了詳細介紹,有助于有一定攝影基礎的風景攝影愛好者提升拍攝技能。該稿共分七章,分別介紹了黎明、上午、中午、下午、黃昏、夜晚,以及“晨昏蒙影”時刻進行風景攝影的技巧和方法。通過作者近200幅的相關攝影作品直觀、生動地介紹了有關攝影的經驗、
本書是著名攝影隨筆作家青簡對中國地域風俗的可視化記錄。該書集中選取了最具有中國特點的文化美學關鍵詞“江南、北國、邊陲、小園”, 用最具象且又同時最意境化的中國美學視角, 攝影照片加以文字記錄...
胡武功先生從事攝影50年,他將50年攝影生涯的精品集結成冊,內容涉及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所有作品,有很多作品是搶先發售公開。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文化的變革、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而更多的,是老百姓精神面貌的變化和提升書中收錄了412幅攝影作品,還輯選了胡武功先生有關攝影的論文以及陳忠實、賈平凹、潘科、陳小波、王朝陽、石寶琇、鮑昆、楊小彥、楊浪等撰寫的精彩評論文章。這部精美厚重的攝影集具有很好高的收藏價值!...
《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現每兩個月推出一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等欄目。通過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輔以生動活潑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回望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可看、可讀的歷史讀本。本輯《老照片》中收錄了珍貴的端方歷史影像,講述了一位郵局職員不平凡的人生,記錄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上海美專的歷史,繼續述說北師大女附中的故事.........
本書收錄超過150張精彩攝影作品,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所拍攝的,每張影像都具備強烈的個人態度和自我風格。從最簡單的拍人到自拍,進階到拍出滑板沖浪的極限動感、人文風景的空靈美學,延伸到拍出當代攝影的無謂呢喃,甚至是走在路上看到火警該如何拍出新聞攝影的張力,本書都有絕佳的作品范例和文字介紹,讓你輕輕松松拍出屬于自己的好照片...
風景與建造物之間很原始、很樸素的關聯是怎樣的?帶著這一問題,作者在思考建筑論、風景論時,對自己的本能直覺進行再發現,試圖說明與建筑創造直接相連的風景。同時鼓勵建筑師們大膽地走出去“打獵”,捕捉有參考價值的資料,以及創作的動力和靈感。然后,從宏大的風景中,射出一支支構思的利箭...
故宮是一本書,融合著中國很古老很智慧很精彩的建筑與歷史,一磚一瓦一礫仿佛都在傾訴著清明兩朝帝王的奢華生活,記憶著一幕幕明清朝政與宮廷生活的圖畫。李少白,拍故宮很多、很全的攝影師之一,故宮的四季晨昏都在他的鏡頭里。本畫冊以故宮的四季晨昏為時間點,通過展示故宮不同季節,晨昏好看時段的景致,并配以簡潔的文字介紹,給讀者一個不一樣的故宮,一個普通參觀者很少能看得到的故宮風采...
本書較為全面地講解了與人像攝影相關的器材選配、攝影構圖、拍攝參數設置、創意、風格培養、布光、擺姿、后期處理及專題攝影等。其中,專題攝影部分包含了商業廣告雜志類、寫真類、古風類、紀實類、創意類以及觀念類六大專題的拍攝經驗分享。 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圖示讓讀者直觀明了地掌握人像攝影前期和后期的基礎知識以及提升技巧,特別是書中許多不常見的知識點能大大提升學習效率,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后,得到思想意識和操作技巧上的跨越式提升。 可以說本書包含
這本書是靠前野生生物攝影年賽55周年的精選作品集。本書既是為了紀念靠前野生生物攝影年賽舉辦55周年,也是為了獻給野生生物攝影事業,更是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師在這項靠前大賽上的見證。從手持相機的誕生到20世紀60年代的彩色革命,再到90年代數碼攝影時代的來臨,這本書回溯了野生生物攝影的發展歷史和攝影年賽的歷史,并通過甄選各個時期偉大的自然生態攝影作品,展示了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高超的創作技巧、令人驚嘆的美學風格和創意拓展,以及其現實意義,同時反
圖冊內容凸顯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群眾性、時代性,精心挑選400張照片,對慶祝大會、閱兵式、群眾游行、聯歡活動等進行多視角、全方位的直觀展示,展現國之大典氣勢恢弘、大度雍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盛況,展現參與群眾豪邁喜悅的精神風貌,刻畫時代表情,展現時代風采。圖冊設計風格上突出中國元素、國慶符號,體現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力量...
本圖錄以展覽中展出的516件 (套) 不同門類的重要文物, 通過“文明序曲”“彩陶之冠”“青銅之路”“嬴秦搖籃”“千里走廊”“絲路交響”“共同家園”“佛陀之路”八個單元, 呈現以史前大地灣文化、甘肅彩陶文化、河隴青銅文化、早期秦與西戎文化、漢魏晉唐時期河西文化、甘肅絲綢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甘肅佛教文化為主體的甘肅歷史文化等內容...
本書從楊凱生先生數萬張攝影作品中輯取很有代表性的一百余張,以人文紀實類為主,足跡遍及中外各地,主題或市井民生,或世情剪影,或當地風物,或生活哲思,風格質樸誠摯,內容寓有深意。每張圖片配有文字,交代拍攝背景與作者感悟,圖文一體,影言并茂...
《莫奈的花園》即是關于這座花園的攝影集, 詳細展示了莫奈曾經親自布置的草木 —— 如熱情燦爛的玫瑰、優雅靜謐的鳶尾, 及生活多年的房屋。1883年, 莫奈于法國小鎮吉維尼定居, 隨后他投入大量心力建造了一座花園, 這成為《睡蓮》等系列作品的靈感來源...
近日Airphoto International Limited推出了《飛越香港》(Over Hong Kong)系列35周年紀念版,吳國勇攝影的《向深圳致敬(圖片故事)(精)》則承襲了這套圖書大獲成功的形式和風格,以航拍、衛星圖像和歷史照片來展示深圳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之一的過程。 本書追溯了從1978年12月中國改革開放起直至今日,40年間深圳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書中共計9張歷史衛星圖像
本書的主人公是活躍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名的日本攝影師山本讃七郎(1855-1943),他不僅是聞名于世的那幀慈禧太后龍椅坐像照片的拍攝者,也因其20世紀初在北京經營“山本照相館”之故,拍攝了大量中國的寺廟、石窟、宮殿、陵墓、古街、市場等照片,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其后,山本照相館多次前往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進行實地拍攝,并參與關野貞等人開展的中國建筑調查活動,留下了大量的珍貴照片。 本書作者日向康三郎先生經過數十年的調查和考證
梁實秋
趙元任著
沈從文
劉爭爭
汪曾祺
王充閭著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
營業執照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出發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