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增長率的背后:蘇聯發展速度探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80820
- 條形碼:9787108080820 ; 978-7-108-08082-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增長率的背后:蘇聯發展速度探因 內容簡介
有人說,蘇聯的共產主義是歷史上*偉大的經濟實驗,也是其*大的經濟敗筆。通過重新計算國民消費并運用經濟學、人口統計學及多種模型,作者得出了驚人的具有挑釁性的觀點:蘇聯是20世紀*成功的發展中經濟體。此外,作者將蘇聯與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進行多維度的比較,為其評價提供了有意義的背景。 作者認為,受益于小麥出口,俄國經濟于19世紀開始發展,卻始終難以實現現代化的經濟增長。1928年至1970年,“五年計劃”的成功使蘇聯經濟得以迅速成長。即使在斯大林主義時期,1930年代重工業的建立也使經濟發展進一步提速,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那些移居城市的農民。由于重要資源都被轉移至軍方,或是蘇維埃領導人的投資浪費,1970年代以后,蘇聯經濟發展處于停滯狀態。 作者對蘇聯衰落的解釋與那些強調激勵問題,以及管理者未能按照計劃行事的分析正好相反:蘇聯衰落恰恰因為計劃得到了執行,問題的實質在于計劃不合理。蘇聯社會主義的優勢在于,高層指令可以帶來巨大的變化。重工業的擴張以及利用產出目標和軟預算來指導企業的做法適合1930年代的情況,并被迅速采用,實現了投資和消費的快速增長。到1970年代,好決策與壞決策之間的比例在降低。戈爾巴喬夫總統與其他蘇聯領導人一樣富有膽識和想象力,但他的經濟改革方向并不正確。由于*高領導層的想象力出現問題,經濟停止了增長。于是,蘇聯體制早期的優勢變成了它的巨大弱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