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水的復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90703
- 條形碼:9787530690703 ; 978-7-5306-9070-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的復數 本書特色
《水的復數》關注于文學表達的清晰度、行文敘事的連貫性,以及云南地區的民族敘事和歷史挖掘。作者借“水的復數”這一觀察,關注當下中國廣袤西部(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的人民生活、生態文明,梳理各地域與“水”有關的生活方式和人群狀態,呈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根骨和民間情感意見可能涉及文字的精煉程度。散文的敘述在表達作者觀察和體悟時,具備足夠的深度和吸引力。《水的復數》通過作者黃立康在云南的現實觀察和閱讀體悟,結合云南地區的民族敘事和歷史挖掘,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人文關懷。這使得該書在文學價值和文化深度上都具備較高的出版價值。
水的復數 內容簡介
散文集《水的復數》由青年寫作者黃立康近年創作、發表的散文作品匯編而成。本書“水的復數”的概念延伸為“奇數”“偶數”兩輯,從不同維度和角度,呈現寫作者的現實觀察和精神探索。**輯“奇數”,以作者的行走觀察、閱讀體悟為主,呈現現實生活中的記錄;第二輯“偶數”,內容偏向于民族敘事和歷史挖掘。散文集《水的復數》的書寫,融匯了寫作者在成長、行走中的見聞體會,以對當下生活、文化歷史、民族傳統的思辯,通過心靈史的形式,來呈現新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和共鑄同生的民族情感。
水的復數 目錄
**輯 奇數
翅膀之歌
水的復數
城市猜想
獨釣人間雪
悟空
第二輯 偶數
山川盛大
電影與人生
詩詞麗江
河口的云
追時間的人
水的復數 相關資料
翅膀之歌
小路
小路很少有名字,但無論在哪里,去哪里,世間總有小路。
小路淘氣,它隱在一些幽密處,和你捉著迷藏。當你走在浮動的黑暗中,總有拉你的樹枝、絆你的石頭,還有在身后拍你肩膀的小鬼。小路野氣,你無法抗拒涉險的小誘惑。那自己嚇唬自己的童趣、追逐嬉鬧的歡笑、摔倒的淤青、被嘲笑的哭聲、最后安全獲得游戲勝利的竊喜,那快樂仿佛小小的偷竊癖得到了滿足。
回憶也是一條小路。 回憶那場探險的游戲時,你像是浮著,悄悄跟著兒時的自己。突然你也童心大發,試著偷偷拍拍前面小孩兒的肩膀,看看膽小的孩童會不會驚乍呼喊慌不擇路。
從二大爹家后門到大爹家后門的那條小路,我最怕一個人走。每次準備擠進黑暗去往另一道后門時,我盯著黑,總是先深吸一口氣,像要跳海潛水。沿著三家人后墻踏出的小路其實是條排水溝,不過短短百米,但對膽小的我來說,到達另一扇門后、微弱燈光里的那塊陸地,如同敦刻爾克大撤退。胸腔內飛機空襲轟炸,腳下水草淤泥纏腿。能不能有條長長的拉線,咔嗒一聲,把月亮拉亮?
我想,肯定連電燈都害怕那條小路的黑,縮成一團不敢照遠,并且一會兒亮、一會兒暗,一閃一閃地發抖。 沒電的時候,母親會點上一大塊松明,放在房間的泥地上。松明燃燒,火光跳閃,還會飛出許多黑絲。 我和哥哥一邊伸手試圖抓住那些會飛的蚯蚓,一邊由著母親幫我們脫下衣褲。待我們睡下,母親拿上松明離開,關上門,黑暗裹著我,我裹著暖,暖裹著夢,另一條小路從門里延伸出去了。 第二天醒來洗臉時,鼻孔里會洗出兩團黑,那是夜輕輕按下的黑手印。
白天,小路上的黑海退去,就不可怕了。小路連著一條石板路,石板路是一條界線,將小村中兩個世居家族隔開。石板路向上延伸至村后的田地、墳地,向下連到一條彈石路上。彈石路下方,金沙江唱著古調,緩緩流淌。 我記得那條石板路上的青石板,那些修補村莊裂縫的石頭,人走馬踏,光磨雨刻,泛著喜人的亮光。那光亮仿佛是安睡在石頭里的,被你路過的腳步聲驚醒,探出頭,半睜著睡眼想看看是哪個冒失鬼打擾了它的美夢。 我喜歡那些青石板,它們有自己的顏色、花紋和裂痕,它們總讓我想到天空,想到光滑的天壁,白色石紋像云,又像河水一樣從石頭里流過。有些石頭鏡子一樣倒映出大地上縱橫的溝壑;有些石頭懷著裂痕,我想那是鳥飛過留下的痕跡吧。有時候,石頭里下著雨或雪,一點點的,一小片一小片的。有時黃昏會深深印在某塊石頭里,過了一萬天也還是黃昏,那黃昏后的黑夜,成了委屈的孩子,藏在門后,就那么一直等著。
翅膀之歌
小路
小路很少有名字,但無論在哪里,去哪里,世間總有小路。
小路淘氣,它隱在一些幽密處,和你捉著迷藏。當你走在浮動的黑暗中,總有拉你的樹枝、絆你的石頭,還有在身后拍你肩膀的小鬼。小路野氣,你無法抗拒涉險的小誘惑。那自己嚇唬自己的童趣、追逐嬉鬧的歡笑、摔倒的淤青、被嘲笑的哭聲、最后安全獲得游戲勝利的竊喜,那快樂仿佛小小的偷竊癖得到了滿足。
回憶也是一條小路。 回憶那場探險的游戲時,你像是浮著,悄悄跟著兒時的自己。突然你也童心大發,試著偷偷拍拍前面小孩兒的肩膀,看看膽小的孩童會不會驚乍呼喊慌不擇路。
從二大爹家后門到大爹家后門的那條小路,我最怕一個人走。每次準備擠進黑暗去往另一道后門時,我盯著黑,總是先深吸一口氣,像要跳海潛水。沿著三家人后墻踏出的小路其實是條排水溝,不過短短百米,但對膽小的我來說,到達另一扇門后、微弱燈光里的那塊陸地,如同敦刻爾克大撤退。胸腔內飛機空襲轟炸,腳下水草淤泥纏腿。能不能有條長長的拉線,咔嗒一聲,把月亮拉亮?
我想,肯定連電燈都害怕那條小路的黑,縮成一團不敢照遠,并且一會兒亮、一會兒暗,一閃一閃地發抖。 沒電的時候,母親會點上一大塊松明,放在房間的泥地上。松明燃燒,火光跳閃,還會飛出許多黑絲。 我和哥哥一邊伸手試圖抓住那些會飛的蚯蚓,一邊由著母親幫我們脫下衣褲。待我們睡下,母親拿上松明離開,關上門,黑暗裹著我,我裹著暖,暖裹著夢,另一條小路從門里延伸出去了。 第二天醒來洗臉時,鼻孔里會洗出兩團黑,那是夜輕輕按下的黑手印。
白天,小路上的黑海退去,就不可怕了。小路連著一條石板路,石板路是一條界線,將小村中兩個世居家族隔開。石板路向上延伸至村后的田地、墳地,向下連到一條彈石路上。彈石路下方,金沙江唱著古調,緩緩流淌。 我記得那條石板路上的青石板,那些修補村莊裂縫的石頭,人走馬踏,光磨雨刻,泛著喜人的亮光。那光亮仿佛是安睡在石頭里的,被你路過的腳步聲驚醒,探出頭,半睜著睡眼想看看是哪個冒失鬼打擾了它的美夢。 我喜歡那些青石板,它們有自己的顏色、花紋和裂痕,它們總讓我想到天空,想到光滑的天壁,白色石紋像云,又像河水一樣從石頭里流過。有些石頭鏡子一樣倒映出大地上縱橫的溝壑;有些石頭懷著裂痕,我想那是鳥飛過留下的痕跡吧。有時候,石頭里下著雨或雪,一點點的,一小片一小片的。有時黃昏會深深印在某塊石頭里,過了一萬天也還是黃昏,那黃昏后的黑夜,成了委屈的孩子,藏在門后,就那么一直等著。
我就是踩著這條石板路到村口的田邊,牽大爹家的老牛回家。那是一件讓人激動、驕傲又害怕的事,我小跑著到田邊一小塊閑地上,一樁、一繩、一頭牛,一大堆曬干的苞谷稈堆放在老牛夠不著的地方。老牛低頭咀嚼著,它總在嚼著什么,像在私語。我走向木樁把韁繩解下。我不知道我在牛眼睛里是什么模樣,當一個小身影怯怯地試探著接近它,它如何確定這個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男孩兒是“屋頭人”(家里人),是要牽它回家?
我知道牛是有靈性的。 雖然我是城鎮里長大的孩子,只是偶爾回故鄉,但在學校大院里,孩子們帶著各自故鄉的怪事,講鬼侃神,一個個裝膽大、嚇膽小,野得很。我聽說,眼皮抹上牛眼淚,就能見到鬼,有人不信,抹上牛眼淚,睜開眼,看到許多死去的人都盯著他,把他嚇瘋了。這個鬼故事沒有嚇到我,真的真的。只是從那以后,見到牛我都會下意識地盯著牛眼睛和潮濕的淚痕看。你看牛無聲地流了那么多淚,是不是聽了太多人鬼情未了的苦語悲歌? 這是肯定的。我還只是個小孩,可是如果到我死的那一天,我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不舍和眷戀。但鬼和鬼是不會互訴心事的,這一點我敢肯定。你看很多人聚在一起,只自顧自說自己的,希望別人都聽他說話,而不會去傾聽別人。對于鬼來說,大家都在陽間活過一輩子,誰比誰“死著”更苦呢,于是,不舍和眷戀只能講給自家牛聽。這可苦了不會說人話的牛,它只能一邊沉默地嚼著、念著,一邊流淚。
老牛是看到我身后跟著的家神了嗎?那些逝去的人曾吆喝著它春耕犁地,我遺存的農耕的根骨,如同打在它身上的皮鞭,讓它不自覺地顫抖。或者,它是聞到了我身上的氣味。這是它不熟悉的氣味,沒有泥土的腥味、五谷的芳香,沒有木樓的陳舊霉味,沒有經年勞動捂悶沉積的汗味,這男孩身上的味道太硬了,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但像曬干的苞谷稈入口、反芻后的回甘,男孩的體內有一絲稀淡的血氣屬于橫斷山里的這片土地、這個鄉村、這個家族。 認出來了。這氣息,這低頭走路的姿勢,還有這稚嫩的呼喝聲,遺傳自那個帶它到金沙江邊洗澡、為它擦洗身體的人。
往事一下就讓老牛變溫柔了,它認了我。回家路上,我得意又擔心地牽著老牛,韁繩不敢拉太緊,時不時回頭看看。老牛慢悠悠地邁著沉緩的步子,它經歷了太多歲月,并且又吃得很飽,不急這一時半刻。經過石板路時,牛蹄踏在石板上發出脆響,我想,這是老牛在彈琴,它彈響了石紋里的天曲云歌。
……
水的復數 作者簡介
黃立康,納西族,1984年出生,云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系云南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魯迅文學院“培根工程”第一屆入選作家。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青年文學》《文藝報》《作家文摘》《草原》《散文海外版》《邊疆文學》《西藏文學》《滇池》。出版散文集《巴別塔的磚》《國門河口》。散文集《巴別塔的磚》入選“2021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榮獲“2021年度云南優秀作品獎”“第九屆云南文學藝術獎”。散文《B面房間》榮獲“第三屆三毛散文獎單篇散文新銳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