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50036
- 條形碼:9787122450036 ; 978-7-122-45003-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本書特色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尋找有效糖尿病治療藥物,迫在眉睫。本書通過細胞培養、動物模型實驗及分子生物學手段,探索了化學藥物(氨基胍和維生素C)、脂聯素重組腺相關病毒載體(rAAV2/1-Acrp30) 轉基因治療及中醫藥干預(鐵皮石斛)對糖尿病及血管并發癥的治療作用;并針對糖尿病治療三駕馬車之一——糖尿病健康教育,國內率先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關倫理學問題研究。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細胞培養、動物模型實驗及分子生物學手段,探索了化學藥物(氨基胍和維生素C)、脂聯素重組腺相關病毒載體(rAAV2/1-Acrp30)轉基因治療及中醫藥干預(鐵皮石斛)對糖尿病及血管并發癥的治療作用,并針對糖尿病健康教育,開展相關倫理學問題研究。 本書適合內分泌科醫師、從事糖尿病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醫學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前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為多發病、常見病,是一組以慢性持續性血糖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同時伴有皮膚瘙癢等癥狀。如長期高血糖,會導致人體內的糖類、脂類、蛋白質代謝紊亂,容易導致靶器官損傷等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主要包括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西醫、中醫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二者會從不同的切入點入手,進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體而言,對于西醫,圍繞糖尿病及并發癥有關發病機制:遺傳易感性、胰島素抵抗、高血糖、低度炎癥狀態、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凝血異常等多種因素,提出治療方案應包括提高機體胰島素水平或胰島素敏感性,探索抗炎、抗氧化、抗糖基化等相關藥物。而對于中醫而言,采用辨證論治方法,從整體觀念出發,注重清熱活血、益氣養精以及健脾益腎等。關于這兩種治療方式,既有獨特之處,又有共通之點。為此,在實際的臨床治療和科研實踐中,要注意取長補短,尤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模式。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目錄
**章 氨基胍和維生素C 對糖尿病大鼠血管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001
**節 概述 001
第二節 氨基胍和維生素C對糖尿病大鼠血管作用的研究 003
第二章 rAAV2/1-Acrp30對GK 大鼠大血管病變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037
**節 概述 037
第二節 rAAV2/1-Acrp30病毒的獲得與純化 041
第三節 rAAV2/1-Acrp30在大鼠體內表達的比較研究 057
第四節 糖尿病大鼠主動脈硬化模型的構建 069
第五節 rAAV2/1-Acrp30對糖尿病動脈硬化模型大鼠糖脂代謝及超微結構的影響 080
第六節 rAAV2/1-Acrp30對糖尿病動脈硬化模型大鼠黏附因子和主動脈PPAR家族基因的調控 089
第三章 鐵皮石斛對高糖環境下胰島B細胞及人臍靜脈內皮細胞調節功能的研究 102
**節 概述 102
第二節 鐵皮石斛經NF-κB介導對高糖環境下INS-1細胞胰島素分泌、 NO產生和IL-1β表達的影響 104
第三節 鐵皮石斛對高糖環境下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 119
第四章 糖尿病健康教育相關倫理學問題的研究 146
**節 概述 146
第二節 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臨床倫理學思考 151
第三節 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倫理學問題探析 157
第四節 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關倫理學研究 161
第五節 開展網絡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倫理學問題思考 165
第六節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藥物臨床試驗與倫理研究 171
第七節 政府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作用的倫理學研究 177
糖尿病治療系列研究 作者簡介
李強翔,醫學博士,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博士后,中南大學醫學倫理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湖南省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寧夏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長沙市老年代謝內分泌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師范大學老年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寧夏自身免疫疾病精準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寧夏自治區政府特聘專家,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擔任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慢病防治與管理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流行病學組委員、寧夏老年醫學會會長、湖南省老年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康復醫學會老年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湖南省衛生系列職稱評委。入選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學科帶頭人。先后擔任國家核心期刊如《中國老年學》《醫學與哲學》等10余雜志編委或審稿專家。 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寧夏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湖南省自然基金等課題50余項,主持的課題獲湖南醫學科技獎和湖南中醫藥科技獎2等獎。在國內率先主持建立了一種GK大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及病毒脂聯素基因載體,在國內率先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關倫理學問題研究,在美國Medicine、Endocrine、Journal of Ophthalmology、THE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INDIA、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雜志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0篇, Medline收錄10篇,中華牌4篇,CSCD收錄32篇,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2篇,省醫學會優秀論文獎1篇。
李強翔,醫學博士,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博士后,中南大學醫學倫理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湖南省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寧夏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長沙市老年代謝內分泌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師范大學老年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寧夏自身免疫疾病精準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寧夏自治區政府特聘專家,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擔任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慢病防治與管理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流行病學組委員、寧夏老年醫學會會長、湖南省老年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康復醫學會老年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湖南省衛生系列職稱評委。入選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學科帶頭人。先后擔任國家核心期刊如《中國老年學》《醫學與哲學》等10余雜志編委或審稿專家。 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寧夏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湖南省自然基金等課題50余項,主持的課題獲湖南醫學科技獎和湖南中醫藥科技獎2等獎。在國內率先主持建立了一種GK大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及病毒脂聯素基因載體,在國內率先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關倫理學問題研究,在美國Medicine、Endocrine、Journal of Ophthalmology、THE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INDIA、中華微生物與免疫學雜志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0篇, Medline收錄10篇,中華牌4篇,CSCD收錄32篇,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2篇,省醫學會優秀論文獎1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