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美國投資者保護經典案例選編(二)(中英文對照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44359
- 條形碼:9787519744359 ; 978-7-5197-4435-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投資者保護經典案例選編(二)(中英文對照本) 內容簡介
本書選編了在投資者保護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20個案例。這些案例覆蓋了美國《1933年證券法》第2條第1款的適用范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3(a)(10)條項下“證券”的法律定義、《夏威夷州統一證券法》中“證券”的法律定義、美國《1933年證券法》第4(1)節豁免“發行人所做不涉及任何公開發行的交易”的適用范圍、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對違規會員的自律處罰的效力、美國《1940年投資顧問法》第203(c)節項下的“投資顧問”的法律含義、美國《1940年投資公司法》第36(b)條項下義務違反的舉證責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40年投資者顧問法》授權而制定的對沖基金規則的合法性、納斯達克做市商是否因其故意作出的重大不當陳述而對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以及結算公司對遭受損失的被介紹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抗辯事由等一系列涉及投資者切身利益的重大法律爭議。這些經典案例既是證券市場各方主體防控投資者保護法律風險的案頭用書,也是美國法學院學生研習美國證券法的必讀案例。
美國投資者保護經典案例選編(二)(中英文對照本) 目錄
證交會訴豪伊公司 1
里夫斯訴安永 15
夏威夷州訴夏威夷市場中心 51
證交會訴羅爾斯頓·普里納公司 67
彼得·艾克勒訴證交會 79
證交會訴中華公所 97
洛訴證交會 111
瓊斯訴哈里斯 183
戈爾茨坦訴證交會 209
克雷米銀行訴亞歷克斯·布朗和兒子公司 235
牛頓訴美林公司 287
羅斯訴博爾頓 311
美國訴紐曼 337
關于答辯人美洲豹能源交易有限公司和米歇爾·J. 考斯西作出認定并發出救濟性制裁命令 373
證交會訴花旗集團全球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393
商業圓桌會議訴證交會 421
關于被告致富市場公司作出認定并禁止的命令 451
Basic 有限責任公司訴萊文森 467
哈里伯頓公司訴埃麗卡·P. 約翰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521
倫特爾訴美林公司 577
美國投資者保護經典案例選編(二)(中英文對照本) 相關資料
序
大力培育多贏共享的股權文化,全面建設投資者友好型社會,是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充分展示公司營利性的本質要求,是資本市場盡快擺脫亞健康狀態的戰略抉擇,是我國資本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國資本市場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宗旨,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關鍵點,是貫穿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改革、創新、監管與穩定的主旋律。弘揚股權文化不僅是法治工程、規范工程與監管工程,也是規模宏大的發展工程、民心工程、和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2017 年 7 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他指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他還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形成長期穩定發展預期,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重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 2021 年 5 月,我國 A 股投資者數量已逾 1.8 億人,堪稱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因此,弘揚股權文化、保護好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有利于保護公眾投資者權益,提振投資信心,規范公司治理,繁榮資本市場,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優化股東友好型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早日把我國資本市場辦成誠信企業的“加油站”和公眾投資者的“聚寶盆”。
股權文化的核心內容有 6 點:(1)股東主權;(2)股東平等;(3)向弱勢股東適度傾斜;(4)股東民主;(5)股東誠信;(6)多贏共享。要全面建設投資者友好型社會,必須進一步推進投資者權益保護的良法善治,建立健全投資者友好型的法律體系、行政監管體系、公司治理體系、司法救濟體系、社會監督體系和投資者維權教育體系。
序
大力培育多贏共享的股權文化,全面建設投資者友好型社會,是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充分展示公司營利性的本質要求,是資本市場盡快擺脫亞健康狀態的戰略抉擇,是我國資本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國資本市場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宗旨,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關鍵點,是貫穿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改革、創新、監管與穩定的主旋律。弘揚股權文化不僅是法治工程、規范工程與監管工程,也是規模宏大的發展工程、民心工程、和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2017 年 7 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他指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他還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形成長期穩定發展預期,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重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 2021 年 5 月,我國 A 股投資者數量已逾 1.8 億人,堪稱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因此,弘揚股權文化、保護好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有利于保護公眾投資者權益,提振投資信心,規范公司治理,繁榮資本市場,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優化股東友好型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早日把我國資本市場辦成誠信企業的“加油站”和公眾投資者的“聚寶盆”。
股權文化的核心內容有 6 點:(1)股東主權;(2)股東平等;(3)向弱勢股東適度傾斜;(4)股東民主;(5)股東誠信;(6)多贏共享。要全面建設投資者友好型社會,必須進一步推進投資者權益保護的良法善治,建立健全投資者友好型的法律體系、行政監管體系、公司治理體系、司法救濟體系、社會監督體系和投資者維權教育體系。
第一,要構建以證券法為“龍頭”的投資者友好型法律體系。弘揚股權文化作為法律的靈魂,應當貫穿公司法與證券法。不僅資本市場的基本法律(如公司法、證券法、信托法、證券投資基金法)要弘揚股權文化,其他配套法律(如民法典、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仲裁法、稅法等)也要體現投資者友好型的價值取向。要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必先提升我國資本市場法律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法律的公正性、統一性、包容性、開放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訴性。為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建議《公司法》與《證券法》同頻共振和良性互動,并在條件成熟時制定投資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要構建投資者友好型的行政監管體系。投資者友好型政府是和諧資本市場的重要特征。弘揚股權文化,資本市場監管者責無旁貸,更要以身作則。監管者要帶頭尊重、敬畏和保護投資者權益,進一步強化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意識。在證券市場的“三公”秩序受到踐踏、投資者權益和信心受挫時,監管者要旗幟鮮明地與廣大投資者站在一起。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雖已建立,但尚不完善。當前,我國資本市場還存在不理性,甚至失靈的現象。當契約自由、市場博弈機制失靈或被強者濫用時,監管者就不應遷就不公允的契約自由與市場博弈,而應挺身而出,康復契約正義,完善公平交易與自由競爭機制。當市場主體慎獨自律、市場理性自治時,政府就應減少干預;當市場主體喪失理性、市場失靈時,政府干預必須到位,以康復市場功能。
第三,要構建投資者友好型的公司治理體系。公司治理的關鍵在于,妥善處理股東與經營者、控制股東與非控制股東、公司內部人與公司外部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上市公司經營者要牢固樹立敬畏股權的股東主權意識,要全面尊重廣大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各項權利,尤其是知情權、決策參與權、分紅權、監督權等。經營者要時刻對投資者心存感恩心態,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對控制股東與非控制股東、經營層要一視同仁,并主動關心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非控制股東。證券公司與基金管理公司等中介機構在向投資者提供服務時,也要樹立投資者本位的經營理念,并加強細節管理、完善內控措施,確保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落地生根。
第四,要打造投資者友好型的司法救濟體系。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在民事、行政與刑事三大法律責任之中,民事責任立于基礎性地位。股權文化應成為法官和仲裁員裁判投資者權益爭訟的重要裁判思維。人民法院應對投資者權益爭訟案件采取“開門立案、凡訴必理”的積極態度,在立案、審理、判決和執行諸環節充分體現公正、快捷的原則,重點解決立案難、執行難的問題。法官在裁判活動中應當慎思明辨,求索規則;析案以理,勝敗皆明;平等保護,關懷弱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是打造良法,還是推進善治,都需大膽吸收與參考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因此,我們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思想,深入挖掘域外投資者權益保護實踐中順乎資本市場發展一般規律的知識營養,大膽參考與合理吸收國際投資者保護判例中的有益經驗。當然,對域外投資者案例的借鑒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原則,實現國際經驗與中國國情的無縫對接、傳統文化與當代創新的有機融合。
美國投資者保護案例對我國投資者保護具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中國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誠邀專家學者編譯《美國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選編(二)》一書,具有遠見卓識,值得充分肯定。
本書選編了在投資者保護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 20 個案例。這些案例覆蓋了美國《1933 年證券法》第 2 條第 1 款的適用范圍、美國《1934 年證券交易法》第 3(a)(10) 條項下“證券”的法律定義、《夏威夷州統一證券法》中“證券”的法律定義、美國《1933 年證券法》第 4(1)節豁免“發行人所做不涉及任何公開發行的交易”的適用范圍、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對違規會員的自律處罰的效力、美國《1940 年投資顧問法》第 203(c)節項下的“投資顧問”的法律含義、美國《1940 年投資公司法》第 36(b)條項下義務違反的舉證責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40 年投資者顧問法》授權而制定的對沖基金規則的合法性、納斯達克做市商是否因其故意作出的重大不當陳述而對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以及結算公司對遭受損失的被介紹投資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抗辯事由等一系列涉及投資者切身利益的重大法律爭議。這些經典案例既是證券市場各方主體防控投資者保護法律風險的案頭用書,也是美國法學院學生研習美國證券法的必 讀案例。
我作為本書中文譯稿的總審校,有幸近水樓臺、先睹為快。本書譯稿體現了“信、達、雅”的翻譯要求,體現了譯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翻譯工作不僅需要咬文嚼字、精雕細琢,更需要對裁判者的裁判思維以及證券法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作為總審校,我對各位譯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中證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柴偉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陳冠華與吳凌暢也協助我進行了審校工作,在此一并致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資本是財富之母。資本市場的溫度取決于廣大投資者的幸福指數與獲得感。只要資本市場各方和全社會在內心深處牢固樹立尊重股權、敬畏股權、服務股權、維護股權的主流價值觀,并把股權文化落實到資本市場立法、執法、守法、司法與護法的各環節中,我國定能早日全面建成投資者友好型社會,并為持續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精準深化金融改革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劉俊海
2025 年 2 月 10 日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