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705475
- 條形碼:9787807705475 ; 978-7-80770-547-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本書特色
★以時間為軸,詳細呈現李清照從少女時期的天真爛漫,到與趙明誠的美滿婚姻,再到中年遭遇國破家亡、丈夫離世后的顛沛流離,直至晚年孤獨終老的全過程,讓讀者全方位了解她的人生軌跡。
★將李清照的個人命運與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展現她在山河破碎、社會動蕩的大環境下的堅韌與執著,讓讀者感受歷史變遷對個人的深刻影響,體會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傳記以詳實的史料為基礎,作者參考大量古籍、研究成果,對李清照的生平、作品進行嚴謹考證,為文學研究者、歷史愛好者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料,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是了解宋代文化、文學發展的重要參考書籍。
★深入剖析李清照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她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卻又在詞的創作上進行創新,提出 “詞別是一家” 的觀點,打破詩詞界限,拓展詞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幫助讀者了解她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精裝版本,版式舒朗,字跡清晰。內文紙張柔軟,便于翻閱。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內容簡介
《李清照傳》是一部深度展現宋代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李清照一生的傳記。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李清照的少女時代講起,彼時的她天真爛漫,“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盡顯青春的活潑與愜意 。
后來,她與趙明誠喜結連理,二人志同道合,沉醉于金石書畫的收藏與研究,生活幸福美滿。然而,命運的轉折接踵而至,北宋滅亡,山河破碎,她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年喪夫的悲痛更讓她陷入無盡的哀傷,“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便是她彼時心境的寫照 。
書中不僅詳述了李清照的人生經歷,還深入剖析了她的詞作,解讀每一首作品背后的創作背景與情感內涵,展現她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通過閱讀這本書,讀者將走進李清照的世界,感受她在時代洪流中的堅韌與執著,領略一代詞宗的獨特魅力。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目錄
**章 梅定妒,菊應羞
庭院深深深幾許 細風吹雨弄輕陰 海燕未來人斗草 何必淺碧深紅色第二章 和羞走,倚門回首
夜來沉醉卸妝遲 多情自是多沾惹 醒時空對燭花紅 倚樓無語理瑤琴第三章 人悄悄,月依依
柔腸一寸愁千縷 香臉半開嬌旖旎 買得一枝春欲放 卻對菱花淡淡妝第四章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梧桐應恨夜來霜 獨抱濃愁無好夢 探著南枝開遍未 薔薇風細一簾香第五章 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花自飄零水自流 晚風庭院落梅初 花光月影宜相照 莫負東籬菊蕊黃第六章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蕭蕭微雨聞孤館 濃香吹盡有誰知 淚融殘粉花鈿重 背窗雪落爐煙直第七章 秋已暮、紅稀香少
車聲轔轔馬蕭蕭 熏透愁人千里夢 小風疏雨蕭蕭地 玉骨冰肌未肯枯第八章 怎敵他、晚來風急
窗前誰種芭蕉樹 斷香殘酒情懷惡 吹簫人去玉樓空 舊時天氣舊時衣第九章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臥看殘月上窗紗 傷心枕上三更雨 誰憐憔悴更凋零 一江春浪醉醒中第十章 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人道山長水又斷 歸鴻聲斷殘云碧 江山留與后人愁 風住塵香花已盡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相關資料
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 ——朱彧 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于閨閣也。 ——楊慎 詞人之冠,女中之杰。 ——王士禛庭院深深深幾許
許多的忘卻,是歡樂的忘卻;許多的憶起,是疼痛的憶起。歡樂,太容易蒸騰;疼痛,最容易沉積。
可我真的沒有想到,那個給了我學生時代驚喜的,宋代大詞人李清照,會是心頭沉沉的惦念。我,一直渴望去探尋她歷史深處的蹤影。
宋代,千年遠方的時光,說來那是盛世,但這個沒有長城防御的王朝,時時遭受來自北方的襲擾,那綢緞的衣衫終究不是盔甲,歲月就難以享受安穩祥和,整個時代,也就透著富貴之中的脆弱,歡情之下的悲傷。就是這樣一個富足但并不孔武有力的時代,卻常常讓人念想著。
一幕大宋的煙雨,一闋宋詞的平仄,起起伏伏。
的確,對于宋朝的喜歡,大多是因為宋詞,對于宋詞的喜歡,有多少人是因為李清照呢?最初的她,是我心中的歡。那年的菁菁校園,一首《如夢令》,讓少年的心,有了柳煙、荷影,從此,那條不羈的小船,搖啊搖,一直歡快地飄蕩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斜陽的余暉里,這般瘋狂嬉鬧的樣子,那定然是一位鄉野少女。李清照,這千古第一才女,她,來自田園? 最初的我,也是有些驚訝的,可如此生動的辭章,不出自生活,又會出自哪里呢?
李清照的文字,似乎就是一根凌霄藤,一路花開,一路葉落,仿佛她一路曲曲折折的人生旅途。
最初的她,的確就是田野里一縷奔跑的風。那時,她在老家,那時,她在明水。
明水,好清澈的名字,是有水有花的一處田園小鎮,在山東,在章丘。佇立在這里,就可以親近波光云影,就可以親近日月星辰。深宅小巷里,藏富也積貧;肥田寒土中,五谷次第而生,野樹雜花參差相倚。
小鎮,最豐盈的是水,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那汩汩的水聲,是清脆而歡快的,但可聞而不可見。那泉,在深深的庭院里。
那庭院,并不是古木參天的,也不是藤蔓遮蔽的,那是三進三出的院落。在這小鎮,這是大戶人家的深宅。傳言明水有泉水水勢旺盛,在三戶人家的庭院的深處,因常人難以相見,為此,這三處泉水,就被人叫作“三不露”。
庭院深深深幾許
許多的忘卻,是歡樂的忘卻;許多的憶起,是疼痛的憶起。歡樂,太容易蒸騰;疼痛,最容易沉積。
可我真的沒有想到,那個給了我學生時代驚喜的,宋代大詞人李清照,會是心頭沉沉的惦念。我,一直渴望去探尋她歷史深處的蹤影。
宋代,千年遠方的時光,說來那是盛世,但這個沒有長城防御的王朝,時時遭受來自北方的襲擾,那綢緞的衣衫終究不是盔甲,歲月就難以享受安穩祥和,整個時代,也就透著富貴之中的脆弱,歡情之下的悲傷。就是這樣一個富足但并不孔武有力的時代,卻常常讓人念想著。
一幕大宋的煙雨,一闋宋詞的平仄,起起伏伏。
的確,對于宋朝的喜歡,大多是因為宋詞,對于宋詞的喜歡,有多少人是因為李清照呢?最初的她,是我心中的歡。那年的菁菁校園,一首《如夢令》,讓少年的心,有了柳煙、荷影,從此,那條不羈的小船,搖啊搖,一直歡快地飄蕩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斜陽的余暉里,這般瘋狂嬉鬧的樣子,那定然是一位鄉野少女。李清照,這千古第一才女,她,來自田園? 最初的我,也是有些驚訝的,可如此生動的辭章,不出自生活,又會出自哪里呢?
李清照的文字,似乎就是一根凌霄藤,一路花開,一路葉落,仿佛她一路曲曲折折的人生旅途。
最初的她,的確就是田野里一縷奔跑的風。那時,她在老家,那時,她在明水。
明水,好清澈的名字,是有水有花的一處田園小鎮,在山東,在章丘。佇立在這里,就可以親近波光云影,就可以親近日月星辰。深宅小巷里,藏富也積貧;肥田寒土中,五谷次第而生,野樹雜花參差相倚。
小鎮,最豐盈的是水,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那汩汩的水聲,是清脆而歡快的,但可聞而不可見。那泉,在深深的庭院里。
那庭院,并不是古木參天的,也不是藤蔓遮蔽的,那是三進三出的院落。在這小鎮,這是大戶人家的深宅。傳言明水有泉水水勢旺盛,在三戶人家的庭院的深處,因常人難以相見,為此,這三處泉水,就被人叫作“三不露”。
私家的院落,有這樣鮮活的泉,生生不息地奔突著,定然運勢不錯。果然,有一泉的李家,就有人中了進士,仕途上,做到皇帝身邊的高官;才情上,為大文豪蘇軾賞識,并成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他曾寫下無數詩文,怎奈大都散佚在時光里,好在還有《洛陽名園記》傳下來,讓今天的我們,感知他不俗的文采。他,就是李格非。
他,或許是李家權勢的高峰,但卻不是李家才情的高峰。李清照,才是這個才情高峰,而且可以說是頂峰。她,正是李格非的女兒。
這樣的一處泉水,這樣的一處庭院,自從我讀了李清照的詞,就一直向往著。那年,我終于從老家出發,踏上了尋訪這泉水、這宅院的路途。
其實,生我養我的這塊地方,是不缺水的,白天,可以沐浴在大運河的波光中;夜里,可以筑夢在黃河的濤聲里,更何況還有梁山泊古遺跡。但這些水,似乎太過于氣勢不凡,太過于剛猛,我想看一眼阡陌里的那一股清泉,詩詞里的那一抹光影。
客運車,伴著黃河的激流聲,一直向前的,彎彎繞繞,先是穿過一段長長的黃河堤,然后駛上了還算不怎么曲折的山路。那里,是一片丘陵,雖然并沒有陡峭的山,但那起伏里,總感覺深藏著什么。
初近山路的那一段,有個小鎮,叫作斑鳩店。這里,可有過一家以斑鳩為野味主打的鋪面嗎?幾次路過,都不曾問過,也就不得而知。但這里,是唐朝名將程咬金的老家,這位凌煙閣里的功臣,也曾經為民而反,嘯聚山林。而不遠處的那片水域,梁山好漢阮氏三兄弟,曾在那里浪里來浪里去。再往前幾步,是個叫作舊縣的地方。稱縣,而非縣,只是一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李清照傳(精裝) 作者簡介
孔祥秋,自由撰稿人,專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常規出版有文化散文集《曾許世間第一流》,以及《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歐陽修詞傳》《張愛玲:愛是一生的磨難》等暢銷書多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