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雪夜手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90697
- 條形碼:9787530690697 ; 978-7-5306-9069-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雪夜手稿 本書特色
《雪夜手稿》是一部極具獨特魅力的散文集,作者以醫務工作者的身份在甘孜高原工作之余,真實記錄了他在高原的所見所聞,情感真摯,視角獨特。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高原的風土人情,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深情禮贊,也有對人文風貌的深刻洞察。文章或長或短,或寫實或抒情,皆為心之所至、興之所至的真誠書寫,充分展現了作者對高原的熱愛與敬仰。
雪夜手稿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以醫務工作者身份在甘孜高原工作之余記錄創作的隨筆,收錄作品近五十篇。在這些文章中,作者認真記錄了在高原工作和生活之中見到的人、事、物,從哨卡的守卡人到彝族的老阿媽,從高山大河到廟宇村落,并表達了在行走過程中獲得的個人化的思考和感悟。這些篇章或長或短,或寫實或抒情,都是作者心之所至、興之所至的真實書寫。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沒有拘泥于具體的題材或風格,而是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和真情實感書寫了自己心目中的高原。
雪夜手稿 目錄
小引 01
折多山記 03
夜色,石峰和氧氣罐 09
貓叫以及明月 13
高處的呷爾新村 19
風中的毛巾和雪山 26
呷爾初記 31
路上的冰雪 44
關于老馬和我的三次微笑 47
徒步經過文化路 54
含情脈脈的高原反應 62
石頭多的地方 67
一場約定的背景與注釋 76
正午的哭聲 82
風知道它想要的 87
看見春天 91
對一塊石頭的誤解 94
在一堵土石墻下有所思 96
阿熱寺一角 99
辯證小記及其他 102
彝族老媽媽 108
**場春雨 111
四月一日,一場預謀的大雪 116
通報清明的細雨 121
潛在的罪魁禍首 123
判斷身體的人 129
我不安的因由 134
深夜守門人 139
雪山上的遺跡 149
雪夜手稿 152
在雷聲中停頓 175
同時約請一個藏族漢子和一個彝族漢子 178
自我認定的叛逃者 185
界牌 192
風雨過后的落日 196
落日時分的呷爾河 198
片瓦之下 201
石渠消息 204
雪落下來的聲音 206
對牦牛的別樣觀察—— 仿羅伯特•穆齊爾《對羊的別樣觀察》 239
我記住的一些藏語地名 244
我記住的一些彝語地名 249
白 251
七十公里 252
白塔 254
四故事 259
離緒 272
濤聲在耳—— 瀘定雜記 279
雪夜手稿 相關資料
小引
西邊是八家鋪子山,東邊為獅子神山。我們工作的醫院建在獅子神山的半山腰,我們的住處最初是在醫院門前靠近公路的一棟房子里,后來搬遷到更高處的醫院醫技綜合樓的最頂層。無論什么時候推窗而望,都能望見對面的八家鋪子山頂上的白雪,天氣晴好的時候像一頂白頭巾,有雨或者下過雪的日子,白頭巾便變成了一襲白披肩甚至白外套。
我對我的記憶力向來缺乏足夠的信心。因此從抵達的第一天起,我每天晚上回到住處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以免被不斷闖入的新鮮事物沖淡,甚至像玻璃窗上的水珠似的,輕輕一抹便消失不見了。區別于堅持多年的日記,我為專門建立的文件夾取名為《逐日記》,格式照舊是日記體的,內容全都源自我在高原的工作和生活。
也是從抵達的第一天起,我的身體里便仿佛裝上了定時程序,每天晚上都會醒來兩次。入睡倒是一如既往的順利,有時候甚至還會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夢,可一到凌晨兩點左右,那夢就戛然而止了。好不容易再次睡下,凌晨四點一過便又會再次自動醒來。
這份特殊的高原反應,讓我有機會對《逐日記》里記下的那些人、事、物進行及時而充分的反芻,并由此生出些亂七八糟的聯想。
我在高原的那些個夜晚,之所以不至于只剩下一個失眠者的難挨,反而呈現出一種特別的質地和成色,就是因了那些文字及其所記錄下的那些耳聞目睹的人、事、物,以及那些信馬由韁的思緒。
……
雪夜手稿 作者簡介
李存剛,骨外科副主任醫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散文委員會委員。長期致力于醫院相關題材的系列散文寫作。作品見于《人民文學》《散文》《天涯》《人民日報》等數十家報刊,多次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選刊版》等刊轉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