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73712
- 條形碼:9787521773712 ; 978-7-5217-737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本書特色
·提出一個原創性的理論框架,將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聯系在一起。具體來說,作者把天文學家座椅的圖像嵌入到歷史背景中,用這些語境化的圖像來揭示關于19世紀的科學、歷史、勞動和社會的內容。
·以一個我們熟悉但常常忽視的視角——椅子及其圖像——增進我們對19世紀的理解。
·利用跨學科方法討論學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如性別、歷史主義、勞動、種族、舒適觀念等),并且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如在已經有學者揭示出身體不適感對“男性氣質的科學”十分重要的情況下,本書展示了舒適感如何也被認為與男子氣概的某些理想狀態有關。再比如西方人對東方“他者”的認知路徑。
·富有創造力的研究視角,為知識探索開辟新方向。《天文學家的椅子》也代表了國際科學史學界*新研究動向,為未來的科學史和設計史研究開辟并激發出新的領域和方向:比如科學家的身體勞動是如何被表征的。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內容簡介
在19世紀許多關于天文學家的圖像中,占據顯眼位置的除了龐大的望遠鏡,往往還有各類專門設計的椅子。透過目鏡注視星空的天文學家在可調節的觀測椅上或坐或躺,表現出一種機械化的舒適感。借助眼前的望遠鏡和身后的椅子,觀測者的身體與宇宙運行聯系在了一起。 眾多圖畫、印刷品和照片顯示,比起前人,19世紀的西方天文學家似乎尤其熱衷于設計、制造并展示他們的觀測椅。他們試圖借此傳遞什么信息?同時代的觀者又如何解讀這些行為?科學史學家奧馬爾·納西姆發現,這些有專門用途的椅子是機械設計時代的產物,是支撐天文觀測的重要技術,椅子及其圖像還是建構他者和自我形象的力量。在那個天文學服務于航海、貿易、帝國擴張的時代,資產階級喜愛的舒適椅子和坐在觀測椅上的天文學家被嵌入了更宏大的時空網絡,西方人在對東方和他者的想象中參與著建構西方自我的歷史進程。 在納西姆的筆下,世界的聯系和不平等銘刻在像座椅這樣看似平凡的物件及其圖像中,它們構成了一張指示性網絡,從科學到藝術,從男子氣概到啟蒙運動,從殖民擴張到歷史主義,從帝國文化到全球關系,多視角增進了我們對于19世紀的理解。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目錄
**章 導論:天文觀測椅及其諸多場域
第二章 家庭、等級與歷史
第三章 機械化的舒適感
第四章 盤腿觀測的天文學
第五章 躁動不安的精能
第六章 尾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椅
注釋
譯后跋 重回科學的日常世界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相關資料
這本書產生于一系列充滿好奇心的觀察。作為一名科學史學家,我主要研究繪畫和攝影在天文學中起到的作用。我注意到了一個在歷史上反復出現卻未被前人認識的主題:天文學家在操作望遠鏡時所使用的專用觀測椅的各類示意圖。自注意到它們起,我就發現它們其實無處不在。有些圖展現的是一位天文學家坐在定制的椅子上;在另一些圖中,這些定制的椅子上沒坐人,但與其他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放在一起。我找到了14世紀天文學家坐在各種各樣儀器旁邊的圖像,但我注意到19世紀以后,在各種資料里,這類經過特別設計的椅子顯著增多。我找到了數百張來自19世紀和20世紀的類似圖像,發現圖像的激增與天文學家自身對這種椅子的使用、設計和制造的日益關注是一致的。
我感興趣的是,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說,這些圖像和設計到底說明了什么。考慮到天文學家如此熱衷于布置觀測椅并在上面擺出姿勢,我想知道他們究竟試圖向觀者傳遞何種信息,19世紀的觀者是如何解讀這些行為的,天文學家自己是如何理解觀測椅的功能和設計的,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天文學乃至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的文化地位。我發現的這些內容既令人驚訝又引人深思。通過把這些圖像嵌入厚重的文化背景,《天文學家的椅子》一書將觀測椅視為一種傳統主題,認為其指向遠非我們看一眼就能明白的那種事物。我還會用跨學科的方法,討論一些學界已經關注的經典話題,如性別、歷史主義、勞動、種族,并將其與“長19世紀”(longnineteenthcentury)的文化史聯系起來。
雖然在開篇我會從一種更長時段的圖像志(iconography)角度出發研究天文觀測椅,但之后我將主要關注19世紀的圖像。具體任務是重建一種有價值負載的傳統視角,這種視角為當時歐洲和美國的中產階層觀者所接受。我還會拂去另一個視角上的灰塵,看看機械可調節的觀測椅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我還想研究它們反過來為這種深深植根于圖像的文化提供了哪些意義。一開始,我們會看到這些觀測椅—包括它們獨特的設計、技術性細節和使用者的別致姿態—是如何被置于資產階級的視角和特定的歷史以及帝國的框架中的。天文學家為了描述他們眼中的科學而準備了天文觀測椅這樣一個舞臺,并在上面擺出各種姿勢。于是,他們就可以在椅子和坐姿交織成的視覺、道德和認識經濟的基底上,勾畫出一種特定的理想狀態下的科學。我會識別出這些經濟結構中的線索,并追尋其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軌跡,希望能解碼“什么樣”的科學能被有意地展示和操作。
這本書產生于一系列充滿好奇心的觀察。作為一名科學史學家,我主要研究繪畫和攝影在天文學中起到的作用。我注意到了一個在歷史上反復出現卻未被前人認識的主題:天文學家在操作望遠鏡時所使用的專用觀測椅的各類示意圖。自注意到它們起,我就發現它們其實無處不在。有些圖展現的是一位天文學家坐在定制的椅子上;在另一些圖中,這些定制的椅子上沒坐人,但與其他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放在一起。我找到了14世紀天文學家坐在各種各樣儀器旁邊的圖像,但我注意到19世紀以后,在各種資料里,這類經過特別設計的椅子顯著增多。我找到了數百張來自19世紀和20世紀的類似圖像,發現圖像的激增與天文學家自身對這種椅子的使用、設計和制造的日益關注是一致的。
我感興趣的是,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說,這些圖像和設計到底說明了什么。考慮到天文學家如此熱衷于布置觀測椅并在上面擺出姿勢,我想知道他們究竟試圖向觀者傳遞何種信息,19世紀的觀者是如何解讀這些行為的,天文學家自己是如何理解觀測椅的功能和設計的,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天文學乃至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的文化地位。我發現的這些內容既令人驚訝又引人深思。通過把這些圖像嵌入厚重的文化背景,《天文學家的椅子》一書將觀測椅視為一種傳統主題,認為其指向遠非我們看一眼就能明白的那種事物。我還會用跨學科的方法,討論一些學界已經關注的經典話題,如性別、歷史主義、勞動、種族,并將其與“長19世紀”(longnineteenthcentury)的文化史聯系起來。
雖然在開篇我會從一種更長時段的圖像志(iconography)角度出發研究天文觀測椅,但之后我將主要關注19世紀的圖像。具體任務是重建一種有價值負載的傳統視角,這種視角為當時歐洲和美國的中產階層觀者所接受。我還會拂去另一個視角上的灰塵,看看機械可調節的觀測椅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我還想研究它們反過來為這種深深植根于圖像的文化提供了哪些意義。一開始,我們會看到這些觀測椅—包括它們獨特的設計、技術性細節和使用者的別致姿態—是如何被置于資產階級的視角和特定的歷史以及帝國的框架中的。天文學家為了描述他們眼中的科學而準備了天文觀測椅這樣一個舞臺,并在上面擺出各種姿勢。于是,他們就可以在椅子和坐姿交織成的視覺、道德和認識經濟的基底上,勾畫出一種特定的理想狀態下的科學。我會識別出這些經濟結構中的線索,并追尋其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軌跡,希望能解碼“什么樣”的科學能被有意地展示和操作。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將仔細地重繪那個特定時代的坐姿的道德面貌,以闡明天文學圖像所蘊含的更廣泛的文化意義。我尤其關注那些天文學家和中產階層觀者在面對觀測椅時能夠產生一致感受的理想狀況。我仔細研究了那些共通的內容,比如,在那個時代,不論是對天文學家還是對資產階級來說,“舒適”的觀念都是非常典型的。這不是在問觀測椅是不是真的舒適,而是在探討,人們如何以及為什么會認為它是舒適的,尤其是,這種評價與人們對一般意義上中產階層家具的評價、展示和接受方式有何聯系。因此,我不會追問天文學家及觀者的共識怎樣才會破裂,哪怕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要。本書試圖做出初步闡釋,為此,我仍然將重點放在更廣泛的主題、敘事和假設上。因為當我們認為兩者達成一致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這些主題、敘事和假設仍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研究的這些更廣泛的敘事和假設,與歷史、自我和“他者”(Other)有關,我希望探討它們如何影響了整個19世紀的天文學家形象,并確定這些敘事在20世紀頭20年具體是如何瓦解的,其影響因素包括天文臺的創新,以及關于自我、設計和歷史的一些新理論的產生。
盡管我確實展示了很多椅子的細節,但作為一項一般性的研究,本書的主題并不是具體的觀測椅。這項研究也不是天文學史上觀測椅的清單或目錄。盡管其原始研究及發現與天文學史有一定的關聯,但《天文學家的椅子》首先是一部文化通史,它與天文學等科學中椅子的表現形式有關,尤其關注視覺(有時也包括文本)表現形式。也就是說,這是一項關于視覺文化的研究。19世紀的人在面對新設計的機械椅時,有意描繪并閱讀了與歷史有關的資料。本書推動了關于這些史料的解釋。我試著剖析在德國和法國,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傳播得相當廣的圖像是如何應運而生的。我的任務是根據一組與現代性和帝國相關的文化符號來解釋這一現代景觀。
與此同時,我不僅嘗試運用我的解釋闡明這些圖像本身的作用,而且從技術設備和表述行為的姿勢的角度分析觀測椅的設計。因此,這項研究成果從文化基礎的角度,不但澄清了觀測椅作為一種設計產品自身的屬性,而且解釋了觀測椅是一種為科學觀測而誕生的特制器材。我將這些服務于特定任務的椅子的圖像及其功能聯系起來,并試圖表明,天文觀測的認識論既與身體舒適度、姿勢有關,又與知覺聯系在一起。因此,在已經有學者揭示出身體不適感對“男性氣質的科學”十分重要的情況下,這項研究既是一種對比,也是一種補充,我展示了舒適感如何也被認為與男子氣概的某些理想狀態有關。這一點是通過觀測椅圖像和實物的去殖民化來實現的,這讓我找到了另一個與19世紀歐洲男子氣概進行對比的要點:被閹割的東方人(theemasculatedOriental)。因此,本書是在回應近來人們的呼吁,即不僅要對我們的歷史書寫進行去殖民化,而且要對構建歷史的博物館藏品和圖書館檔案去殖民化。
我將天文觀測椅置于這種混合視角進行考察,能為更加成熟的19世紀科學、設計、文化和帝國的歷史敘事與文獻記錄貢獻一些新的內容。雖然讀者會在書中讀到幾種關于這一時期的標準觀點,但我的跨學科和綜合性嘗試旨在為未來的科學史和設計史研究開辟并激發出新的領域和方向。比如說,對“他者”具體結構的認識,不僅事關科學儀器、實踐和人物,也涉及表現、勞動和姿勢等后來被認為可行的認識論路徑。我將那些著名的歷史事件并列在一起并重新進行編排,我往往采用原創研究與理論綜合的方法,以獲得不同的視角。我希望能夠通過椅子及其圖像這種看似平凡的視角,來增進我們對于19世紀的理解。我將展示這些實物和圖像是如何作為一種指示性網絡(indexicalnets),幫助我們找到從康德到病人之椅,從科學探險到牙醫的椅子,從歷史主義到溫莎的椅子,從殖民主義到扶手椅上的科學,從精能到啟蒙運動,從資產階級的餐廳到盤腿的東方人等一系列觀點、范疇和臆斷。這部著作揭示、列舉并追蹤了大量關鍵線索,正是這些線索將天文觀測椅的意義編織成了一個現代性的文化象征。然而,《天文學家的椅子》遠不是一項面面俱到、一網打盡的研究。毋寧說,這是一個簡短的開始,旨在激發在該領域進一步的調查工作。在其有限的范圍內,這篇篇幅達到一本書的論文提供了一些參考意見,旨在進一步推動科學史學家和設計史學家在一些共同領域的前沿研究:科學史上的家具和設計,天文觀測椅的圖像史,以及除了天文學家,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的身體勞動是如何被表征的,事關在天文臺以外各種科學空間中科學家的身體與家具的關系。本書可以被認為是對以上諸多主題的反映,也是對更深入研究的邀請。我希望它能作為未來進一步探索的路線圖,它所通向的是一個人跡罕至但內容極其豐富的知識領域。
最后,我非常高興地感謝我在寫這本書時有幸遇到的一些同事。【......】
天文學家的椅子:19世紀的科學、設計與視覺文化 作者簡介
奧馬爾·納西姆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科學史教授。
研究領域涉及設計、藝術、科學、技術和哲學,尤其關注19-20世紀早期觀察科學中的科學實踐和勞動,是現代西歐、美國和英國科學技術的視覺、文化和物質歷史方面的專家。
作品《手繪觀察:19世紀的星云素描》(Observing by Hand: Sketching the Nebula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2016年獲得輝瑞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