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5778
- 條形碼:9787559875778 ; 978-7-5598-7577-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本書特色
防彈少年團現象級專輯《WINGS》靈感來源,七部概念先導片逐句引用《德米安》原文,團員們愛不釋手的啟示之書;Netflix收視冠軍,韓劇《黑暗榮耀》宋慧喬同款讀物。
黑塞畢生不忘的圭臬之作;60年代西方革命青年反抗權威的精神指南,黑塞全球熱潮的起點,一面經久不衰的旗幟。
一部隱晦的自傳體成長小說,中年黑塞的自我救贖之旅。
一首剔透的散文詩——包容一代德國青年悸動的青春;跨越一百四十五年,重構少年維特純凈的倒影。
一部戰爭小說——在悲劇時代承擔人道的重負,獻給1919年,獻給戰后幸存的年輕人,和他們化為泥土的同伴。
一段社會思想史——諾斯替教義、精神分析、尼采、荷爾德林……黑塞寫作生涯的轉折點,浪漫派的游子自此登入思想的圣堂。
設計師傾心打造全新封面,隨書附贈兩張16型人格書簽。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內容簡介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是由德國作家黑塞創作的一部少年成長小說。主人公辛克萊與形形色色的少年交往、周旋,相互砥礪,*終從溫馴軟弱的小學生蛻變為堅忍睿智的成人。馬克斯·德米安與皮斯托里烏斯先后擔任了辛克萊*重要的諍友和導師,幫助他聆聽內心的指引,在風雨如晦的時代中開辟出獨屬于自己的道路。本書不單是一部少年成長小說。辛克萊的幻夢、苦痛、掙扎乃至淪落不僅源于對自身處境的困惑,他對光明與黑暗、個人與集體的思考,與一戰前夕德國社會動蕩茫然的情勢遙相呼應,構成一曲恢弘的交響。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目錄
前言/001
兩個世界/004 該隱/032 強盜/060 夢幻中的情人/089 鳥掙扎出殼/118 雅各與天使搏斗 /141 艾娃夫人/170 結局開始/203后記/215
我的小傳/222
黑塞年譜/244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相關資料
《德米安》是一部戰爭小說,它的形式貌似簡單,實則具有復雜的深度,包含著黑塞對于自我的內在真實性的陳述,這一真實性超越了善惡,基督教和東方文化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黑塞則將兩種傳統強有力地綜合。——拉夫·弗里曼(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 這部純貞而富有膽識的作品,集幻想與智性于一身,填充了傳統、忠誠、技藝和隱秘——但不是任何意義上的衍生品。它將我們親密而熟悉的事物提升到新的思想水準,具有革命性的水準——并非政治或社會意義上的革命,而是心靈的、詩的革命,是以真誠懇切的風格,對未來做出的敏感預言。我的確不清楚如何用其它方式描述這些作品特殊、曖昧而獨異的魅力:它具有德國靈魂的浪漫音色,有它脆弱、復雜而多疑的幽默,又被有機地整合進迥異、遙遠、不動聲色的自然,并與歐洲文學批評、精神分析的傳統緊密結合。——托馬斯·曼(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要敘述我的事,無法不追溯到遙遠的過去。如果可能的話,我真想追溯得更遠,追溯到我孩童時期最初的歲月,再追溯到遠祖的生平。
小說家們有一個傾向,差不多都是以一種像神一樣的態度去處理他們小說的主題,自以為對整個故事,對一個人的人生已經徹底了解了,因此覺得自己就像是上帝一樣來細述一切,認為在他們與顯然的事實之間沒有隔閡的東西存在著,認為整個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全都富有意義。我不像那類小說家,我做不到那樣;即使我的故事對我的重要性超過小說家的故事對他的重要性,我還是做不到那樣——因為這是我的故事;它是一個人的故事,不是一個捏造出來的人的故事,不是一個可能有的人的故事,不是一個理想化了的人的故事,或者世上不存在的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獨一無二的人的故事。然而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是什么造成的,今天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了解得更少,因此人們——他們每一個都代表大自然方面一個獨特的和寶貴的試驗——正在遭受大規模屠殺。如果我們不是比獨特的人們多一點什么,如果一發子彈真的就能夠把我們每一個人一了百了地終結,那么寫小說就失去了所有的目的。然而每一個人都比他自己多一點什么;他也代表那獨特的,那非常特別的,那一向意味深長的和非凡的一點,這個世界的現象就在那里與他相交,僅僅就是這樣一次,之后永遠不再相遇了。那就是為什么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重要的、永恒的、神圣的;那就是為什么每一個人,只要他活著并且履行大自然的意志,他就是奇妙的,值得獲得一切的尊敬。在每一個人之中,精神已經變成了肉體;在每一個人之中,造物主在他身上受難;在每一個人之中,有一位救世主被釘在十字架上。
如今很少人知道人是什么。許多人發覺到這種無知,因之就會更從容地與世長辭;同樣,一旦我完成了這個故事,我也會更從容地死去。我無法宣稱自己擁有過任何知識,我曾經是個尋找者,如今亦然。但我停止了對星星和書本的探詢,一些教導在我體內的血液中咆哮、低語,而我已經開始聆聽。我的故事并不愉悅,不像捏造的東西那樣芬芳和諧——它散發著無意義和混亂的臭味,流溢著瘋狂和夢幻的氣息,就像任何不愿自我欺騙的人的生活。
每個人的一生代表一條他向自己擬定的路途,代表在這樣一條路上行走的努力,代表一條路途的啟示。沒有一個人曾經完整地發揮他自己,可是每一個人都努力要做到那個地步——有的做得笨拙,有的做得明智,每一個人都盡他的能力去做。每一個人都帶著他誕生的痕跡——他過去原始時代的黏液和蛋殼——一直帶到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天。有的從來沒有變成過人,一直是青蛙、蜥蜴、螞蟻。有的腰部以上是人,以下是魚。每一個人代表大自然在創造人方面的一次賭博。我們都來自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斗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國作家、詩人、畫家。1877年生于德國,1942年入籍瑞士。1946年獲歌德獎,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永遠屬于年輕一代的作家”“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
黑塞一生探尋自我,他的偉大作品無一不是通向內心之路的饋贈。
黑塞經典(十二種)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荒原狼》 《在輪下:心靈的歸宿》
《精神與愛欲: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通向內心之路:黑塞自傳》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國作家、詩人、畫家。1877年生于德國,1942年入籍瑞士。1946年獲歌德獎,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永遠屬于年輕一代的作家”“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
黑塞一生探尋自我,他的偉大作品無一不是通向內心之路的饋贈。
黑塞經典(十二種)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荒原狼》 《在輪下:心靈的歸宿》
《精神與愛欲: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通向內心之路:黑塞自傳》
《漂泊的靈魂》(外一種) 《美麗的青春》
《生命之歌:蓋特露德》 《藝術家的命運:羅斯哈爾德》
《鄉愁:彼得·卡門青》 《玻璃球游戲》
譯者簡介
蘇念秋,畢業于臺灣大學歷史系,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圖書管理員、報社記者,著有散文隨筆多部,譯有《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湖畔之夢》《花畔》等多部作品。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