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4541
- 條形碼:9787100244541 ; 978-7-100-24454-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本書特色
《實用主義》是美國的俗世圣經與官方哲學,它造就了美國氣質,影響了整個世界。世間無絕對的真理,真理決定于實際效用,而且真理常隨時代環境變遷而改變;適合于時代環境而有效用者,才是真理。實用主義是行動者、冒險家的哲學,它奠定了美國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基礎。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威廉·詹姆士1906年在美國波士頓羅威爾學院和1907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演的講稿。全書共七講,包括:哲學現存的兩難選擇、實用主義的意義、對形而上學問題的實用主義的思考、一與多、實用主義與常識、實用主義的真理觀、實用主義與人本主義和實用主義與宗教。在這部著作中,詹姆士把實際結果作為判斷真理的工具,而且把它推廣到道德和宗教領域中。詹姆士認為,判定真理的標準不是原則、范疇和必需的假定,而是收獲、效果和事實。實用主義是美國土壤里生出的、影響*大的哲學注派,是代表美國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學。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前言
序
要是我這講演錄能使讀者對實用主義感到興趣,他一定還想再讀些別的書;因此,我提出以下幾種參考讀物。
在美國,杜威寫的《邏輯理論的研究》(StudiesinLogicalTheory)是基礎讀物。杜威在《哲學評論》,(PhilosophicalReAview)(第15卷,第113,465 頁)、《精神》(Mind)(第15卷,第 293頁)和《哲學雜志》(JournalofPhilosophy)(第4卷,第197頁)上發表的文章也應當讀一讀。
但是,開始時大概*好先學習席勒寫的《人本主義研究》(StudiesinHumanism),特別是其中第1,5,6,7,18和第19各篇論文。席勒在此以前所寫的論文,以及一般地說,有關這個問題的爭論的文獻,他在他的書的腳注中都充分提到了。
其次,請讀米約著的《理性》(leRationnel)(1898年),勒·羅瓦(LeRoy)發表在《形而上學評論》(RevuedeMétaphysique)第7,8,9卷里那些精彩的論文以及布隆德爾(Blonde1)和德·塞依(DeSailly)發表在《基督教哲學年刊》(AnnalesdePhiloso-phieChrétienne第4集第2,3卷的那些論文。巴比尼宣布說,他用法文寫的一本關于實用主義的書即將出版。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目錄
獻詞
序
**講 哲學上現存的兩難選擇
第二講 實用主義的意義
第三講 對幾個形而上學問題的實用主義的思考
第四講 一與多
第五講 實用主義與常識
第六講 實用主義的真理觀
第七講 實用主義與人本主義
第八講 實用主義與宗教
索引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相關資料
實用主義愿意接受一切,無論是遵循邏輯還是遵循意識,并且考慮到了最謙卑、最私人的經歷。如果奧秘能夠產生實際的結果,那么它也會將其考慮在內。如果上帝有可能生活在一個骯臟而隱秘的地方,那么它也會去那里找他的。
幾年前在山中露營時,我獨自散步回來,發現大家正在進行一場關于形而上學的激烈爭論,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爭論的主體是一只松鼠——想象一只活著的松鼠待在樹干的一側,而一個人站在樹干的另一側。這個人試圖通過繞著樹干迅速移動的方式看見這只松鼠,但是無論他多快,松鼠都會在另一側以同樣的速度移動,并且松鼠和這個人之間始終隔著樹干,因此這個人無法看到這只松鼠。由此產生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這個人是不是圍繞著這只松鼠在運動?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圍繞著樹干移動的,而且這只松鼠也在樹上。可問題是:他是不是也在圍繞著松鼠移動?在這個極其安逸的曠野中,爭論持續了很久。所有人都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立場,雙方的人數甚至相等。當我出現后,雙方都呼吁我加入他們的陣營從而占據人數上的優勢。學術上有一句話提醒了我,即遇到分歧時必須區分情況。因此,我立即尋找并且找到了如下區別:“哪一方是正確的,”我說道,“取決于你們所說的‘圍繞著松鼠移動’的實際意義。如果是指經由松鼠的北邊向東,再向南,向西,最后再經過它的北邊,那么很明顯這個人一定是圍繞著松鼠移動的,因為他相繼通過了這些位置。相反,如果是指先在松鼠的前方,然后在它的右邊,再到后方,最后又到它的前方,那么顯然這個人并沒有圍繞著松鼠移動,因為松鼠的移動使得它始終讓自己的腹部對著這個人,而背部總是避開他的。把情況區分開,就沒有什么是值得爭論的。正如你們的設想,在每一種特定情況下‘圍繞著松鼠移動’,雙方都是正確的,也都是錯誤的。”
有一兩個主力辯手認為我的說法是“和稀泥的逃避”,他們說他們只是針對“圍繞”這個詞語,并非是學術上的吹毛求疵。盡管如此,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這種區分緩和了雙方的爭論。
我講述這件旅途中的事情,是因為它簡明地代表了我想要闡述的實用主義方法。實用主義方法主要是一個解決那些有可能是無休無止的形而上學爭論的方法。世界只有一個還是有很多個?命中注定還是無拘無束?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這些觀點的每一方都可能可以或無法說服所有人,而對于這些觀點的爭論卻是無休止的。在這些例子中,實用主義方法就是試圖通過追蹤不同立場的實際結果來解釋每一個觀點。如果某個觀點而非另一個觀點是正確的,那么會產生什么不同呢?如果無論結果是什么,都不會產生特別的差異,那么不同的立場實際上講的就都是同一件事。也就是說,所有的爭論就都是無謂的。而當爭論非常嚴謹時,各方都應該能夠展示出某種實際的差異使擁護者認為本方的說法正確。
實用主義愿意接受一切,無論是遵循邏輯還是遵循意識,并且考慮到了最謙卑、最私人的經歷。如果奧秘能夠產生實際的結果,那么它也會將其考慮在內。如果上帝有可能生活在一個骯臟而隱秘的地方,那么它也會去那里找他的。
幾年前在山中露營時,我獨自散步回來,發現大家正在進行一場關于形而上學的激烈爭論,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爭論的主體是一只松鼠——想象一只活著的松鼠待在樹干的一側,而一個人站在樹干的另一側。這個人試圖通過繞著樹干迅速移動的方式看見這只松鼠,但是無論他多快,松鼠都會在另一側以同樣的速度移動,并且松鼠和這個人之間始終隔著樹干,因此這個人無法看到這只松鼠。由此產生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這個人是不是圍繞著這只松鼠在運動?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圍繞著樹干移動的,而且這只松鼠也在樹上。可問題是:他是不是也在圍繞著松鼠移動?在這個極其安逸的曠野中,爭論持續了很久。所有人都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立場,雙方的人數甚至相等。當我出現后,雙方都呼吁我加入他們的陣營從而占據人數上的優勢。學術上有一句話提醒了我,即遇到分歧時必須區分情況。因此,我立即尋找并且找到了如下區別:“哪一方是正確的,”我說道,“取決于你們所說的‘圍繞著松鼠移動’的實際意義。如果是指經由松鼠的北邊向東,再向南,向西,最后再經過它的北邊,那么很明顯這個人一定是圍繞著松鼠移動的,因為他相繼通過了這些位置。相反,如果是指先在松鼠的前方,然后在它的右邊,再到后方,最后又到它的前方,那么顯然這個人并沒有圍繞著松鼠移動,因為松鼠的移動使得它始終讓自己的腹部對著這個人,而背部總是避開他的。把情況區分開,就沒有什么是值得爭論的。正如你們的設想,在每一種特定情況下‘圍繞著松鼠移動’,雙方都是正確的,也都是錯誤的。”
有一兩個主力辯手認為我的說法是“和稀泥的逃避”,他們說他們只是針對“圍繞”這個詞語,并非是學術上的吹毛求疵。盡管如此,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這種區分緩和了雙方的爭論。
我講述這件旅途中的事情,是因為它簡明地代表了我想要闡述的實用主義方法。實用主義方法主要是一個解決那些有可能是無休無止的形而上學爭論的方法。世界只有一個還是有很多個?命中注定還是無拘無束?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這些觀點的每一方都可能可以或無法說服所有人,而對于這些觀點的爭論卻是無休止的。在這些例子中,實用主義方法就是試圖通過追蹤不同立場的實際結果來解釋每一個觀點。如果某個觀點而非另一個觀點是正確的,那么會產生什么不同呢?如果無論結果是什么,都不會產生特別的差異,那么不同的立場實際上講的就都是同一件事。也就是說,所有的爭論就都是無謂的。而當爭論非常嚴謹時,各方都應該能夠展示出某種實際的差異使擁護者認為本方的說法正確。
回顧實用主義的歷史能夠讓我們更加準確地理解其含義。英文中“pragmatism”(實用主義)與“practice”(實踐)以及“practical”(實用的)均源于同一個希臘單詞“πρσγμα”(行動)。1878年,查爾斯·皮爾士先生首次將實用主義引入哲學。同年一月,皮爾士先生在《科學月刊》(Popular Science Monthly)中發表了題為“如何讓我們的想法變得清晰”(How to Make Our Ideas Clear)的文章,并指出我們的行動受信念左右。他說,若想說明一種思想的含義,我們只需要確定這種思想會匹配怎樣的行為——其行為是這種思想對我們而言唯一的意義。而我們所有的思想差異無論有多么微妙,其根源都是一個切實的事實。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種思想差異能夠剛好存在于所有可能的實際差異之外。因此,要想讓某個客觀對象在我們腦海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們就只需要考慮在實際中這個客觀對象可能產生的所有影響——我們期望從中獲得什么體驗,以及我們必須準備怎樣的回應。我們對這些影響所持有的觀念無論是即刻的還是遠期的,只要它有積極的意義,于我們而言這都是對這個客觀對象整體的觀念。
這就是皮爾士的原則,實用主義原則。它默默無聞了二十年,直到豪伊森教授哲學聯盟(Professor Howison’s philosophical union)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次演講中將其巧妙地運用到宗教之中,從而讓它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那時(1898年),實用主義的時代仿佛來了。“實用主義”這個詞就流傳開來,并在當時占據了哲學期刊相當大的版面。我們發現各處的“實用主義運動”時而尊重,時而傲慢,卻很少具有清晰的認識。顯然,這個術語很容易適用于一些當下還沒有名稱但已經形成了的傾向。
想要理解皮爾士原則的重要性,就必須將其運用到具體的案例當中。幾年前,我發現著名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Ostwald)曾經在他科學哲學的演講中清晰地運用了實用主義原則,雖然當時還沒有用實用主義這個名字。
“所有的現實都會影響我們的實踐”,他寫道,“這種影響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我習慣用這種方式向我的學生提問:如果某個選擇是正確的,那么世界的哪些方面會變得不同?如果我無法找到任何不同,那么這個選擇將毫無意義。”
實用主義:某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 作者簡介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又譯詹姆斯),美國心理學之父,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有《實用主義》《心理學原理》《宗教經驗之種種》《多元的宇宙》等。
譯者簡介:
李步樓,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譯著有《回憶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維義納學派》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