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巴別爾短篇小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46692
- 條形碼:9787522746692 ; 978-7-5227-466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別爾短篇小說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演進與發展、“敖德薩流派”的生成及風格特質為切入點,以巴別爾短篇小說的美學特質和詩學特征為研究主線,對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進行了縱向考察和橫向分析。剖析巴別爾短篇小說的藝術經驗,把握其審美價值,考量其文體觀念,將為我國短篇小說體裁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從文學詩學理論出發,確定巴別爾短篇小說的詩學特征,總結和創立闡釋巴別爾短篇小說藝術的理論話語,可為深入研究俄羅斯文化與文學的相關問題提供指導。將巴別爾短篇小說置于比較文學范疇內,梳理巴別爾短篇小說與以往俄羅斯文學以及西方文學的隱性或顯性關系,能夠更有效地揭示巴別爾創作的意義和價值,為“巴別爾學”研究者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
巴別爾短篇小說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演進與發展
**節 民間口頭創作時期至18世紀末: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萌芽
第二節 19世紀3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確立
第三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成熟
第四節 20世紀20-4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揚厲
第五節 20世紀50-7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沉淀
第六節 20世紀80-9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新變
第二章 巴別爾與“敖德薩流派”
**節 “敖德薩流派”的形成及其風格特征
第二節 “敖德薩流派”的生成因素
第三節 《敖德薩》與“俄羅斯文學的南方之都”
第四節 《敖德薩故事》與“敖德薩流派”
第三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主題意蘊
**節 戰爭與革命名義下的暴力
第二節 知識分子主題
第三節 革命主題下的人道主義寫作
第四節 “父與子”主題
第四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美學特質
**節 美拯救世界——巴別爾的華麗文風與“極簡主義”美學
第二節 景物與人物描寫的“陌生化”美學
第三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零度寫作”
第五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復調性”與“狂歡化”詩學風格
**節 “加冕一脫冕”:從狂歡化藝術思維到狂歡化敘事結構
第二節 狂歡式場景與筵席形象
第三節 狂歡化人物與怪誕形象
第四節 莊諧與復調:文體狂歡化與語言的雜糅
第五節 時空體藝術結構下眾聲喧嘩的審美狂歡
第六節 音樂的“復調”與電影“蒙太奇”
第六章 雙重文化情結對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
**節 童年敘事:猶太性與民族苦難記憶
第二節 《敖德薩故事》:理想的猶太神話世界
第三節 《騎兵軍》與巴別爾的雙重文化情結
第七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思維的內核
**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果戈理傳統
第二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屠格涅夫傳統
第八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與西方文學
**節 “俄國的莫泊桑”與短篇小說《莫泊!
第二節 從短篇小說《莫泊桑》看巴別爾的文學創作觀
第三節 短篇小說《莫泊桑》與莫泊桑筆下的“商品交換”情節模式
第四節 短篇小說《莫泊!放c《吉·德·莫泊桑的生平和創作》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巴別爾短篇小說研究 作者簡介
謝春艷,博士(后),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俄羅斯文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俄羅斯薩拉托夫國立大學學報》編委。研究領域為俄羅斯文化與文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區域國別研究。獨立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論文10篇。出版專著2部:《美拯救世界:俄羅斯文學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人民文學出版社)、《俄羅斯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合著)。編著1部:《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俄羅斯卷》(商務印書館,合著)。譯著3部:《巴別爾書信集》(《巴別爾全集》第五卷,漓江出版社)、《自白》(北京大學出版社,合譯)、《逍遙法外》(北方文藝出版社,合譯)。獨立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哈爾濱工業大學“985工程”項目1項,參加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教育BU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項。獲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