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回憶是一種重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110233
- 條形碼:9787515110233 ; 978-7-5151-1023-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憶是一種重逢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多位現當代文學巨匠散文作品,是一本催人淚下的親情之書!關于親情、關于故鄉、關于歲月的回響,與幾代讀者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時空的濃厚思念!
▼本書聚焦于“親情與懷念”主題,精心編選并收錄了史鐵生、馮驥才、汪曾祺、季羨林、鄭振鐸、老舍等名家的深情篇章!50余篇經典散文,文筆雋永,意境優美,篇篇值得閱讀!多篇文章入選初高中語文教材及閱讀試題!
▼本書以回憶為紐帶,在時光的褶皺中探尋情感溫度,這些飽含深情、細膩入微的作品,與讀者共同探討了親情的力量與意義!帶我們重回那些無法被替代的溫暖瞬間!
▲讓你重尋信心、堅持、溫暖與愛,愿你堅守初心、不忘來時的路!央視網、人民網、人民日報廣泛傳播與推崇的理念,人生成長之路的寶貴財富!
▲知名插畫師繪制超治愈的封面插圖及彩插,與文字相得益彰。16開大開本裝幀設計簡潔大氣,讓讀者在享受文字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視覺上的愉悅與舒適!
▲愿讀者在翻閱本書的過程中,能夠細細品味這份不朽的情感紐帶,深切感受那份恒久而溫暖人心的愛。
回憶是一種重逢 內容簡介
在記憶的幽邃之處,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珍藏著一段段獨特的親情記憶!本書是一本聚焦于“親情與懷念”主題的名家散文甄選集,精心編選并收錄了史鐵生、馮驥才、汪曾祺、季羨林、鄭振鐸、老舍等文學大家的深情篇章。
在本書中,作家們或深情緬懷已逝的親人,或細膩描繪日常生活中的溫情片段及趣味軼事,或沉思歲月流轉的奧秘,每一篇都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栩栩如生的風土人情,令人動容。
本書收錄了近五十篇佳作,共計十萬余字。這些飽含深情、細膩入微的作品,跨越了親情牽絆、故土眷戀、家園回響、師友情深以及對歲月的沉思等多個情感維度!愿讀者在翻閱本書的過程中,能夠細細品味這份不朽的情感,深切感受恒久而溫暖人心的愛。
回憶是一種重逢 目錄
**章 唯有親情難割舍
母親百歲記 馮驥才 / 002
我的母親 老舍 / 006
守歲燭 繆崇群 / 012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 016
老海棠樹 史鐵生 / 020
背影 朱自清 / 024
恐怖 石評梅 / 027
祖父死了的時候 蕭紅 / 031
第二章 故鄉*是暖人心
故鄉的胡同 史鐵生 / 036
我的家鄉 汪曾祺 / 039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 / 047
舊宅 穆時英 / 050
我老家(節選) 蔣廷黻 / 067
登高 胡也頻 / 073
我的夢,我的青春 郁達夫 / 085
異國秋思 廬隱 / 091
想北平 老舍 / 095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史鐵生 / 098
第三章 家是永遠的港灣
我的理想家庭 老舍 / 106
取名 豐子愷 / 109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豐子愷 / 112
回聲 李廣田 / 117
作父親 豐子愷 / 123
家書一則 傅雷 / 127
有了小孩以后 老舍 / 132
雷峰塔下 廬隱 / 137
素心 石評梅 / 140
墓畔哀歌 石評梅 / 145
兒女 朱自清 / 151
作了父親 謝六逸 / 158
第四章 珍惜生命中的美好
書房的窗子 楊振聲 / 166
人的啟示 魏金枝 / 170
春生屋角爐 張恨水 / 175
失眠之夜 蕭紅 / 178
夜的奇跡 廬隱 / 182
剎那 朱自清 / 184
一封信 徐志摩 / 189
同命運的小魚 蕭紅 / 192
自譴 老舍 / 197
南閩十年之夢影 李叔同 / 201
匆匆 朱自清 / 209
第五章 想念一些人和事
悼路遙 史鐵生 / 212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林徽因 / 215
我所見的葉圣陶 朱自清 / 222
永在的溫情 鄭振鐸 / 227
哭佩弦 鄭振鐸 / 235
老舍先生 汪曾祺 / 240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風格 傅斯年 / 245
藤野先生 魯迅 / 250
回憶是一種重逢 節選
母親百歲記
文/馮驥才
留在昔時中國人記憶里的,總有一個掛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長命鎖。那是長輩請人用純銀打制的,鎖下邊墜著一些精巧的小鈴,鎖上邊刻著四個字:長命百歲。這四個字是世世代代對一個新生兒*美好的祝福,一種極致的吉祥話語,一種遙不可及的人間想望,然而從來沒想到它能在我親人的身上實現。天竟賜我這樣的洪福!
天下有多少人能活到三位數?誰能讓自己的生命裝進去整整一個世紀的歲久年長?
我驕傲地說——我的母親!
過去,我不曾有過母親百歲的奢望。但是在母親過九十歲生日的時候,我萌生出這種浪漫的癡望。太美好的想法總是伴隨著隱隱的擔憂。我和家人們嘴里全不說,卻都分外用心照料她,心照不宣地為她的百歲目標使勁了。我的兄弟姐妹多,大家各盡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的孫男娣女也加入進來。特別是母親患病時,那是我們必須一起迎接的挑戰。每逢此時,我們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球隊,憑著默契的配合和傾力傾情,贏下一場場“賽事”。母親多經磨難,父親離去后,更加多愁善感;多年
來為母親消解心結已是我們每個人都擅長的事。我無法知道這些年為了母親的快樂與健康,我們手足之間反反復復通了多少電話。
然而近年來,當母親生日我們笑呵呵聚在一起時,也都是滿頭花發。小弟已七十,大姐都八十了。可是在母親面前,我們永遠是孩子。人只有歲數大了,才會知道做孩子的感覺多珍貴多溫馨。誰能像我這樣,七十五歲了還是兒子;還有身在一棵大樹下的感覺,有故鄉、故土和家的感覺;還能聞到只有母親身上才有的深摯的氣息。
......
回憶是一種重逢 作者簡介
史鐵生,當代小說家和文學家,1967年從清華附中畢業后,于1969年遠赴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返回北京,自嘲“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盡管1998年后病情加重,但他始終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文學創作和深入思考。作品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日、英、法、德等多種語言,在海外廣為流傳。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