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9398
- 條形碼:9787505759398 ; 978-7-5057-593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本書特色
1.全新傳統主題色設計,貫穿“四大名劇”封面與內文
根據戲劇內容、傳統印象,賦予《西廂記》石綠,《桃花扇》水紅,《牡丹亭》大紅,《長生殿》蛾黃四種傳統色作為主題色,貫穿書籍裝幀與排版設計,凸顯中國戲劇中的色彩美學。
2.內頁黑、彩雙色設計,古版插圖設計師匠心重繪
仿古套印工藝雙色印刷,曲牌名、出回名、頁碼頁腳等以水紅色高亮設計,搭配清新舒朗文字排版,視覺輕松美觀,提高閱讀舒適感。
插圖選自清代暖紅室《匯刻傳劇》刊本《桃花扇》,共16幅精美影印版畫,經設計師巧妙重繪,用深淺不一的水紅色表現人物、遠近景關系,以80g優質膠板紙呈現,字、畫不透,凸顯古典籍冊之美。
3.獨創“雙層小封面”設計,展現移步換景的中式美學
“小封面”選自清代堅白道人《彩繪本桃花扇·卻奩》。
“大封面”選自劇中經典場面——李香君守樓。
4.精美小開本設計,可單手握持,可隨身攜帶
尺寸經過反復打磨,*終確定為115mm*185mm
寬度適應手部握持姿勢;比例偏瘦長,貼近古籍風格
5.封面選紙、設計考究,兼顧手感與質感
選用阿芮娜肌理紙,紙張還原色彩,硬挺不易磨損
1.全新傳統主題色設計,貫穿“四大名劇”封面與內文
根據戲劇內容、傳統印象,賦予《西廂記》石綠,《桃花扇》水紅,《牡丹亭》大紅,《長生殿》蛾黃四種傳統色作為主題色,貫穿書籍裝幀與排版設計,凸顯中國戲劇中的色彩美學。
2.內頁黑、彩雙色設計,古版插圖設計師匠心重繪
仿古套印工藝雙色印刷,曲牌名、出回名、頁碼頁腳等以水紅色高亮設計,搭配清新舒朗文字排版,視覺輕松美觀,提高閱讀舒適感。 插圖選自清代暖紅室《匯刻傳劇》刊本《桃花扇》,共16幅精美影印版畫,經設計師巧妙重繪,用深淺不一的水紅色表現人物、遠近景關系,以80g優質膠板紙呈現,字、畫不透,凸顯古典籍冊之美。3.獨創“雙層小封面”設計,展現移步換景的中式美學
“小封面”選自清代堅白道人《彩繪本桃花扇·卻奩》。 “大封面”選自劇中經典場面——李香君守樓。4.精美小開本設計,可單手握持,可隨身攜帶
尺寸經過反復打磨,*終確定為115mm*185mm 寬度適應手部握持姿勢;比例偏瘦長,貼近古籍風格5.封面選紙、設計考究,兼顧手感與質感
選用阿芮娜肌理紙,紙張還原色彩,硬挺不易磨損 劇名燙黑工藝,配合注音字母裝飾,營造精致復古感6.書脊鎖線,可完全平攤,閱讀方便
精致裱布,增強保護性,豎放美觀
7.隨書贈送桃花造型模切書簽
8.清代經典底本,全篇無刪減
采用清代暖紅室《匯刻傳劇》版《桃花扇》為底本,參考各版本,更正文字細節,精編精校,經典可靠。 另外收錄梁溪夢鶴居士顧彩《序》、云亭山人孔尚任《小引》《小識》《本末》,全面了解《桃花扇》創作歷程。9.唱段念白清晰分明,不再區分襯字與正字
正文不再區分唱段中的襯字與正字,只有稱謂、嘆詞、角色的整句念白,以及標志角色和動作等的字詞用小字加以區分,簡潔清晰,更方便讀者品味字詞、對照唱段。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內容簡介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描寫了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歡離合,以及一批忠志之士的犧牲。全劇用桃花扇穿引,展現了明末清初南京一帶的社會現實,是一部真實精彩的杰出歷史劇。此劇定稿上演后,馬上引起轟動,此后一直長盛不衰,以不同的形式在舞臺、熒屏上展示,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目錄
序
/ 001
小 引
/ 005
小 識
/ 007
本 末
/ 009
試 一 出 先 聲
/ 013
第 一 出 聽 稗
/ 016
第 二 出 傳 歌
/ 024
第 三 出 哄 丁
/ 030
第 四 出 偵 戲
/ 035
第 五 出 訪 翠
/ 041
第 六 出 眠 香
/ 048
第 七 出 卻 奩
/ 054
第 八 出 鬧 榭
/ 061
第 九 出 撫 兵
/ 067
第 十 出 修 札
/ 071
第十一出 投 轅
/ 075
第十二出 辭 院
/ 083
第十三出 哭 主
/ 088
第十四出 阻 奸
/ 094
第十五出 迎 駕
/ 099
第十六出 設 朝
/ 103
第十七出 拒 媒
/ 108
第十八出 爭 位
/ 115
第十九出 和 戰
/ 121
第二十出 移 防
/ 126
閏二十出 閑 話
/ 131
加二十一出 孤 吟
/ 136
第二十一出 媚 座
/ 139
第二十二出 守 樓
/ 146
第二十三出 寄 扇
/ 152
第二十四出 罵 筵
/ 159
第二十五出 選 優
/ 166
第二十六出 賺 將
/ 172
第二十七出 逢 舟
/ 177
第二十八出 題 畫
/ 184
第二十九出 逮 社
/ 191
第 三 十 出 歸 山
/ 198
第三十一出 草 檄
/ 206
第三十二出 拜 壇
/ 213
第三十三出 會 獄
/ 219
第三十四出 截 磯
/ 224
第三十五出 誓 師
/ 229
第三十六出 逃 難
/ 234
第三十七出 劫 寶
/ 241
第三十八出 沉 江
/ 246
第三十九出 棲 真
/ 251
第 四 十 出 入 道
/ 257
續 四 十 出 余 韻
/ 267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相關資料
序
嘗怪百子山樵所作傳奇四種,其人率皆更名易姓,不欲以真面目示人,而《春燈謎》一劇,尤致意于一錯二錯至十錯而未己。蓋心有所歉,詞輒因之,乃知此公未嘗不知其生平之謬誤,而欲改頭易面,以示悔過。然而清流諸君子持之過急,絕之過嚴,使之流芳路塞,遺臭心甘。城門所殃,洊至荊棘銅駝而不顧,禍雖不始于夷門,夷門亦有不得謝其責者。嗚呼,氣節伸而東漢亡,理學熾而南宋滅,勝國晚年,雖婦人女子亦知向往東林,究于天下事奚補也。當其時,偉人欲扶世祚,而權不在已;宵人能覆鼎,而溺于宴安。扼腕時艱者,徒屬之席帽青鞋之士,時露熱血者或反在優伶口技之中,斯乾坤何等時耶。既無龍門昌黎之文以淋漓而發揮之,又無太白少陵之詩以長歌而痛哭之。何意六十載后,云亭山人以承平圣裔,京國閑曹忽然興會所至,撰出《桃花扇》一書,上不悖于清議之是非,下可以供兒女之笑噱,吁異乎哉!當日皖城自命以填詞擅天下,詎意今人即以其技還奪其席,而且不能匿其瑕,而且幾欲褫其魄哉。雖然作者上下千古,非不鑒于當日之局,而欲東林之余糟也,亦非有甚慨于青蓋黃旗之事,而為狡童離黍之悲也。徒以署冷官閑窗明幾凈,胸有勃勃欲發之文章,而偶然借奇立傳云爾。斯時也,適然而有卻奩之義,姬適然而有掉舌之二客,適然而事在興亡之際,皆所謂奇可以傳者也。彼既奔赴于腕下,吾亦發抒其胸中,可以當長歌,可以代痛哭,可以吊零香斷粉,可以悲華屋山邱,雖人其人而事其事,若一無所避忌者,然不必自為詞史也。猶記歲在甲戌,先生指署齋所懸唐朝樂器《小忽雷》令余譜之,一時刻燭分箋疊鼓競吹,覺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聊詩,而性情加鬯。翌日而歌,兒持板待韻。又翌日而旗,亭已樹赤幟矣。斯劇之作亦猶是焉,為有所謂乎,無所謂乎,然讀至卒章,見板橋殘照楊柳彎腰之語,雖使柳七復生,猶將下拜,而謂:“千古以上千古以下,有不拍案叫絕、慷慨起舞者哉!”
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若夫夷門復出應試,似未足當高蹈之目,而桃葉卻聘,一事僅見之與中丞二書,事有不必盡實錄者,作者雖有軒輊之文,余則仍視為太虛浮云,空中樓閣云爾。
梁溪夢鶴居士(顧彩)撰
小引
序
嘗怪百子山樵所作傳奇四種,其人率皆更名易姓,不欲以真面目示人,而《春燈謎》一劇,尤致意于一錯二錯至十錯而未己。蓋心有所歉,詞輒因之,乃知此公未嘗不知其生平之謬誤,而欲改頭易面,以示悔過。然而清流諸君子持之過急,絕之過嚴,使之流芳路塞,遺臭心甘。城門所殃,洊至荊棘銅駝而不顧,禍雖不始于夷門,夷門亦有不得謝其責者。嗚呼,氣節伸而東漢亡,理學熾而南宋滅,勝國晚年,雖婦人女子亦知向往東林,究于天下事奚補也。當其時,偉人欲扶世祚,而權不在已;宵人能覆鼎,而溺于宴安。扼腕時艱者,徒屬之席帽青鞋之士,時露熱血者或反在優伶口技之中,斯乾坤何等時耶。既無龍門昌黎之文以淋漓而發揮之,又無太白少陵之詩以長歌而痛哭之。何意六十載后,云亭山人以承平圣裔,京國閑曹忽然興會所至,撰出《桃花扇》一書,上不悖于清議之是非,下可以供兒女之笑噱,吁異乎哉!當日皖城自命以填詞擅天下,詎意今人即以其技還奪其席,而且不能匿其瑕,而且幾欲褫其魄哉。雖然作者上下千古,非不鑒于當日之局,而欲東林之余糟也,亦非有甚慨于青蓋黃旗之事,而為狡童離黍之悲也。徒以署冷官閑窗明幾凈,胸有勃勃欲發之文章,而偶然借奇立傳云爾。斯時也,適然而有卻奩之義,姬適然而有掉舌之二客,適然而事在興亡之際,皆所謂奇可以傳者也。彼既奔赴于腕下,吾亦發抒其胸中,可以當長歌,可以代痛哭,可以吊零香斷粉,可以悲華屋山邱,雖人其人而事其事,若一無所避忌者,然不必自為詞史也。猶記歲在甲戌,先生指署齋所懸唐朝樂器《小忽雷》令余譜之,一時刻燭分箋疊鼓競吹,覺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聊詩,而性情加鬯。翌日而歌,兒持板待韻。又翌日而旗,亭已樹赤幟矣。斯劇之作亦猶是焉,為有所謂乎,無所謂乎,然讀至卒章,見板橋殘照楊柳彎腰之語,雖使柳七復生,猶將下拜,而謂:“千古以上千古以下,有不拍案叫絕、慷慨起舞者哉!”
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若夫夷門復出應試,似未足當高蹈之目,而桃葉卻聘,一事僅見之與中丞二書,事有不必盡實錄者,作者雖有軒輊之文,余則仍視為太虛浮云,空中樓閣云爾。
梁溪夢鶴居士(顧彩)撰
小引
傳奇雖小道,凡詩賦、詞曲、四六、小說家,無體不備。至于摹寫須眉,點染景物,乃兼畫苑矣。其旨趣實本于三百篇,而義則春秋,用筆行文,又左、國、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贊圣道而輔王化,最近且切。今之樂,猶古之樂,豈不信哉?
《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新事,父老猶有存者。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
蓋予未仕時,山居多暇,博探遺聞,入之聲律,一句一字,抉心嘔成,今攜游長安,借讀者雖多,竟無一句一字著眼看畢之人。每撫胸浩嘆,幾欲付之一火,轉思天下大矣,后世遠矣,特識焦桐者,豈無中郎乎?予姑俟之。
康熙己卯三月云亭山人偶筆
小識
傳奇者,傳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則不傳。
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蕩子之題也,游客之畫也,皆事之鄙焉者也;為悅己容,甘剺面以誓志,亦事之細焉者也;伊其相謔,借血點而染花,亦事之輕焉者也;私物表情,密痕寄信,又事之猥褻而不足道者也。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權奸者也;權奸者,魏閹之余孽也;余孽者,進聲色、羅貨利、結黨復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權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嘖嘖在口,歷歷在目,此則事之不奇而奇,不必傳而可傳者也。
人面耶?桃花耶?雖歷千百春,艷紅相映。問種桃之道士,且不知歸何處矣!
康熙戊子三月云亭山人漫書
桃花扇:彩圖特裝版 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號東塘,自稱云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家。與洪昇被并稱為“南洪北孔”,被譽為康熙時期照耀文壇的雙星。代表作《桃花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