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67171
- 條形碼:9787122467171 ; 978-7-122-46717-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 本書特色
1.本專著對系列手性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和烴類富碳大環分子近期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述,包括上述功能分子在分子識別和組裝、分子機器構筑、環境生態保護、不對稱催化、生物醫藥制備等相關領域中的具體應用。2.本專著還介紹了以非對映高選擇性合成了新型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四吡啶基四氫吡咯并吡咯酮及其相關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對其離子識別和雙態發光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實現了基于非對映阻轉異構策略,合成了新型軸手性富碳大環分子-環[7]間苯大環,以及通過去對稱化策略將非手性平面單元引入到已有大環骨架,構筑新型固有手性的特定構象大環-環[8]間苯手性衍生物。
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非對映氮雜稠環分子和阻轉手性大環化合物的合成為綱,結合國內外發展趨勢,系統地介紹了這兩類分子在超分子識別和組裝、分子機器構筑、藥物分子等領域中的應用。具體內容共分為四章:緒論、四吡啶基四氫吡咯并吡咯酮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軸手性的環[7](1,3-(4,6-二甲基))苯的合成與性能研究、環[8]間苯手性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專業研究生在超分子化學領域的指導用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借鑒。
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 前言
手性分子在有機化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合成以及應用的相關研究是當前有機化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隨著金屬有機不對稱催化反應的迅速發展,具有復雜氮雜稠環骨架的手性功能分子近年來不斷涌現,而有關于超分子大環化學的相關研究在1987年和2016年被授予了諾貝爾化學獎。因此構筑新型手性分子,包括具有特定鏡像異構體的手性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和基于阻轉異構的特殊極性手性富碳大環化合物,對于醫藥研發和材料開發都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本專著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對近期國內外系列手性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和烴類富碳大環分子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述,包括上述功能分子在分子識別和組裝、分子機器構筑、環境生態保護、不對稱催化、生物醫藥制備等相關領域中的具體應用。隨后介紹了新型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四吡啶基四氫吡咯并吡咯酮及其相關衍生物的非對映高選擇性合成方法,并對其離子識別和雙態發光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基于非對映阻轉異構策略,合成了新型軸手性富碳大環分子-環[7]間苯大環,以及通過去對稱化策略將非手性平面單元引入已有大環骨架,構筑新型固有手性的特定構象大環-環[8]間苯手性衍生物。
本專著對于手性氮雜稠環功能分子和環間苯類大環的設計合成及各項性能進行了系列探索并取得了一定進展。期望以此為研究基礎,在未來開發出更多的新型手性功能分子,實現其特定手性性能以及相關功能材料或醫藥的制備。并以此專著為契機,更加廣闊地展現手性功能分子的獨特研究價值和廣闊應用前景。
新型并吡咯烷酮與手性富碳大環的研究 目錄
1緒論 001
1.1氮雜稠環分子的研究進展 002
1.1.1喹嗪酮的合成及應用 003
1.1.2氮雜芴酮的合成及應用 014
1.1.3芳環并吡咯酮的合成及應用 020
1.1.4雙吡咯烷酮的研究進展 026
1.2手性富碳大環的合成研究進展 038
1.2.1納米帶與納米管 039
1.2.2莫比烏斯大環 042
1.2.3阻轉大環 043
1.2.4烴類大環 045
1.3小結 047
參考文獻 047
2四吡啶基四氫吡咯并吡咯酮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069
2.1概述 070
2.2反應優化 071
2.2.1反應條件優化 072
2.2.2克量級反應 075
2.3底物拓展和分析 076
2.3.1反應底物預制備 076
2.3.2底物拓展 076
2.4機理研究 079
2.4.1機理探究 079
2.4.2酸轉化實驗 081
2.4.31a生成機理推斷論述 082
2.51a與金屬陽離子結合性能研究 084
2.5.1紫外光譜法進行金屬離子與1a的相互作用研究 084
2.5.2Cu2 與1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譜研究 085
2.5.31a與金屬離子作用的熒光發射光譜 086
2.5.41a與Zn2 或Cd2 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見光譜Jobs plot 087
2.5.51a與Zn2 或Cd2 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見光譜滴定 087
2.5.61a與Zn2 或Cd2 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滴定 090
2.5.71a與Zn2 或Cd2 的滴定結合常數匯總 092
2.5.81a與Zn2 或Cd2 配合物的單晶X射線衍射分析 093
2.61a的質子化研究 095
2.6.11a的質子滴定光譜研究 095
2.6.21a的質子化晶體研究 097
2.71a的熒光發射性能研究 097
2.7.1不同配比水 四氫呋喃溶液下的1a熒光發光 097
2.7.2不同配比水 四氫呋喃溶液下的1a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098
2.7.3不同溶劑中1a的熒光性能研究 098
2.81a的固態熒光性能研究 102
2.8.11a的固態熒光光譜 102
2.8.21a液相及固態的熒光發射研究比較 103
2.9實驗部分 104
2.9.1試劑和儀器 104
2.9.2化合物1與2的合成過程和表征 105
2.9.3實驗操作 113
參考文獻 114
3軸手性的環[7](1,3-(4,6-二甲基))苯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140
3.1概述 141
3.2CDMB-7的合成路線分析 141
3.3中間體3的合成優化 142
3.3.1鈀催化劑 142
3.3.2堿源 143
3.3.3溶劑種類 144
3.3.4溫度 145
3.3.5反應時間 146
3.3.6反應條件的確定 146
3.3.7克量級反應 147
3.3.8中間體1、中間體2和中間體4的合成 148
3.4CDMB-7的環合反應條件優化 149
3.4.1鈀催化劑 149
3.4.2溶劑種類 150
3.4.3堿源 151
3.4.4溫度 152
3.4.5反應時間 152
3.4.6配體 153
3.4.7優化反應條件的確定 155
3.4.8擴量級反應 155
3.5表征和分析 156
3.5.1CDMB-7的基礎表征 156
3.5.2CDMB-7的表征譜圖 157
3.5.3CDMB-7的手性結構分析 164
3.6中間體的核磁譜圖 165
3.7儀器設備 169
3.8實驗操作 169
3.8.1單晶培養 169
3.8.2高效液相色譜實驗操作 169
3.8.3單晶數據 169
參考文獻 170
4環[8]間苯手性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171
4.1概述 172
4.2實驗部分 172
4.2.1CDMB-8的合成優化 173
4.2.2CDMB-8-Py的合成 176
4.2.3CDMB-8-Py的表征 177
4.2.4CDMB-8-Py的構型分析 186
4.3各個中間體合成及表征 190
4.3.1中間體3的合成 190
4.3.2中間體核磁信息 190
4.4儀器設備以及實驗操作 192
4.4.1實驗儀器 192
4.4.2高效液相色譜配樣 192
參考文獻 192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