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6564
- 條形碼:9787532796564 ; 978-7-5327-965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本書特色
享譽國際的劍橋史系列著述,一書閱盡全球**拉美經濟研究領域專題研究,還原新大陸文明進程的前世今生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作為享譽國際的劍橋史系列著述的一部分,《劍橋拉美經濟史》沿襲了經典的編寫慣例,匯集了近二十年來全球各國拉丁美洲經濟研究領域涌現出的一批具有原創性、突破性的專題研究論文,旨在用當下前沿水準的知識,對西班牙殖民時期至21世紀初期的拉美的歷史經濟進行解析。大體以1850年(即現代經濟的指數增長開始在拉丁美洲出現的時期,而非常規的以19世紀20年代,即拉美各殖民地相繼獨立這一歷史轉折期作為經濟階段的劃分)為界,分成上下兩卷。本冊為下卷。 下卷副題為“漫長的20世紀”,從現代經濟增長起步階段開始研究,包括1930年之前拉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時期,始于1930年的內向型發展時期,以及始于1980年的全球化戰略發展時期直至當前,分“全球化的周期”“現代化的發軔”“要素稟賦”“部門發展與公平”四個部分進行論述。卷末還對拉丁美洲的資本流動、農業發展以及自然環境的長期發展趨勢分別作了展望。 "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前言
【前言】漫長的20世紀
在19世紀的*后30年,拉丁美洲的商品出口大幅增加,這為現代經濟的增長奠定了基礎。殖民地的出口僅限于少數容易獲得的自然資源。隨著這些傳統的出口商品在獨立戰爭后恢復正常,一些新的出口商品也加入到殖民地的產品名單中,特別是智利的銅和秘魯的鳥糞。然而,19世紀*后幾十年的大宗商品出口繁榮表現為規模更大,程度更深。在1850年到**次世界大戰的這段時間里,拉丁美洲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規模和復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技術創新導致的運輸成本下降是拉丁美洲出口商品進入歐洲和北美市場的關鍵因素。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并不多,要么是由于人口稀少和收入較低,要么是因為它們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經濟無法供應鄰國尋求進口的制成品。相反,它們尋求進入該地區以外的市場。
這之所以成為可能之事,一是由于海運費率的急劇下降(第1章),二是由于在陸路運輸方面,通過建設一個非常廣泛的鐵路網絡,從內陸到港口的運費大幅下降(第8章)已變得可能。從19世紀*后幾十年開始,從較發達國家流入拉丁美洲的資本,不僅在鐵路建設,而且還在開發新的可進入的土地和礦產資源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第2章)。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目錄
【目錄】:
前言
簡介
**部分 全球化的周期
第1章 1940年以前拉丁美洲的全球化
路易斯•貝爾托拉,烏拉圭
杰弗里•G. 威廉姆森,哈佛大學
第2章 外國資本流動
艾倫•M. 泰勒,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第3章 外部環境
馬塞洛•德帕瓦•阿布魯,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
第4章 全球化和拉丁美洲的新經濟模式
維克多•布爾默-托馬斯,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第二部分 現代化的發軔
第5章 制度框架
艾倫•戴伊,哥倫比亞大學
第6章 財政和貨幣制度
羅伯托•科爾特斯•孔德,圣安德烈斯大學
第7章 面向出口的工業化
理查德•薩爾武奇,三一大學
第8章 基礎設施的發展
威廉•R.薩默希爾,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第三部分 要素稟賦
第9章 經濟增長和環境變化
奧托•T.索爾布里格,哈佛大學
第10章 勞工和移民
布蘭卡•桑切斯-阿隆索,坎塔布里亞大學
第11章 教育和社會進步
費爾南多•賴默斯,哈佛大學
第四部分 部門發展與公平
第12章 農業的結構、表現和政策
奧托•T.索爾布里格,哈佛大學
第13章 工業化的政治經濟
斯蒂芬•哈伯,斯坦福大學
第14章貧困與不平等
米格爾•塞克利和安德烈斯•蒙特斯,美洲開發銀行
參考文獻
索引
劍橋拉美經濟史(下卷) 作者簡介
編者介紹
維克多•布爾默一托馬斯(Victor Bulmer-Thomas),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倫敦大學榮休教授。曾任倫敦大學拉美研究所(現為美洲研究所)所長(1992—1998)。他是《獨立以來的拉美經濟史》(2003年第二版)的作者,也是《拉美和加勒比區域一體化:開放區域主義的政治經濟學》(2001)的編者。
約翰•H. 科茨沃思(John H. Coatsworth),哈佛大學歷史系拉美項目的門羅•古特曼(Monroe Gutman)講席教授,人權研究委員會主任。從1994年成立至今,長期連任戴維•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與艾倫•M•泰勒(Alan M. Taylor)合著有《1800年以來的拉美與世界經濟》(1998),以及與拉斐爾•埃爾南德斯(Rafael Hernández)合著的《文化發現:古巴與美國》(2001)。
編者介紹
維克多•布爾默一托馬斯(Victor Bulmer-Thomas),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倫敦大學榮休教授。曾任倫敦大學拉美研究所(現為美洲研究所)所長(1992—1998)。他是《獨立以來的拉美經濟史》(2003年第二版)的作者,也是《拉美和加勒比區域一體化:開放區域主義的政治經濟學》(2001)的編者。
約翰•H. 科茨沃思(John H. Coatsworth),哈佛大學歷史系拉美項目的門羅•古特曼(Monroe Gutman)講席教授,人權研究委員會主任。從1994年成立至今,長期連任戴維•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與艾倫•M•泰勒(Alan M. Taylor)合著有《1800年以來的拉美與世界經濟》(1998),以及與拉斐爾•埃爾南德斯(Rafael Hernández)合著的《文化發現:古巴與美國》(2001)。
羅伯托•科爾特斯•孔德(Roberto Cortés Conde),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圣安德烈斯大學榮休教授、西班牙皇家歷史學院外籍院士,曾當選“古根海姆學者”(Guggenheim Fellow)。近年著作包括《阿根廷經濟史(19—20世紀)》(1997)、與邁克爾•D.波多(Michael D. Bordo)合著《新舊世界之間的財富與權力轉移:17—19世紀的貨幣與財政制度》(2002)及《世界經濟史》(2003)。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