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13033
- 條形碼:9787577213033 ; 978-7-5772-1303-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本書特色
1.面向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針對國土空間規劃、鄉村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脫節的問題。2.學生導向,主要以00后的學生為服務對象,要求樣式多元、風格清新,簡約而不簡單;在適當部分增設微貼作為補充材料,具有總結概括以及拓展延伸的作用。3.突出實用性,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每一章節有引例或引文,案例分析或案情模擬;用*新的案例、典型的案例和相關度*強的案例來闡述相關章節的知識點。4. 突出前沿性,彌補市場上沒有將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統籌考慮的教材。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內容簡介
針對國土空間規劃、鄉村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脫節的問題,面向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土地資源管理、城鄉規劃、農村發展提供新的視角。從下面7對核心范疇,加上“導論”、“分析框架”、“結論——鄉村振興下的村莊規劃”,共10講:**講:結構和功能:土地利用分類,結構通過分類來體現,結構決定功能,土地利用結構和利用功能,例如北京的結構和功能,北京各個區不同的功能、再利用北京和深圳。土地利用管制,教育用地不能搞房地產開發。第二講:存量與增量:新增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與存量建設用地(居民點整治和棚戶區改造、節約集約利用,盤活存量,高標,土地整治)。第三講:現狀與未來(當期與遠期):a迫切需求就立即供應;b規劃也有長期、短期、中期;c現狀調查、土地詳查,現狀要通過詳查了解,規劃要確定基數年;d規劃的彈性:規劃的預測,根據現狀或過去規劃預測未來需求。第四講:供給和需求:哪些供給和哪些需求;總: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土地的需求與土地的合理供給。建設用地的供給(新增和存量)與建設用地的需求(增量和存量);b農用地: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保有量、耕地占補平衡。第五講:數量和質量。第六講:時間和空間。第七講:保護和開發(建設):保護:農村的傳統村落、耕地;城市:歷史悠久的保護。開發:占補平衡、開發新的耕地—造地,造地的同時要保護原有耕地。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前言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習近平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這對鄉村的發展、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土空間規劃改革、鄉村振興戰略、城鄉融合發展等背景下,村莊規劃成為法定規劃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礎性工作。本書是一本服務于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城鄉規劃及相關專業的教材。本書選取接近哲學思考的本質范疇,以“數量與質量”“結構與功能”“開發與保護”“增量與存量”“剛性與彈性”等幾對本質范疇作為切入點,以探討村莊規劃的本質,揭示規劃背后的邏輯。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工具和實踐工具兩個維度對村莊規劃的理論基礎、分析視角、核心范疇進行知識體系的結構化和系統化,力求體現以下幾個特點?茖W性。本教材立足于新時代的要求,面向國家戰略,聚焦基層需要,貫連理論和實踐,融匯多方因素、要素,以梳理總結新時代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的時代要求和應對方略。實用性。實用性既是地方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需求,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前提,本書的編寫聚焦于以上兩點,通過理論分析、規劃方略與案例闡釋相結合的方式,探討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實現的可能。前瞻性。本書緊扣城鄉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引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突出了前沿性。本書是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南昌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團隊成員高玉靜、張豆、陳少秋、陳新、肖宇豪等參與材料整理、內容撰寫、文獻查核等工作,并對本書提供了寶貴建議和智力支持。在寫作過程中,我們查閱、參考、引用了大量學者的論著,在此向這些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囿于理論與實踐水平,加之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有限,書中可能存在缺失和疏漏,誠望各位專家、學者、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目錄
目錄**章緒論與分析框架(1)**節鄉村振興,規劃先行(1)第二節國土空間規劃與村莊規劃(3)第三節村莊規劃的發展歷程及現代內涵(8)第四節本書結構和分析框架(13)第二章城鄉融合與村莊規劃相關理論(19)**節村莊規劃的經典理論回顧(19)第二節城鄉融合理論與鄉村的多功能性(23)第三節基層治理理論與公眾參與理論(27)第三章村莊規劃的核心范疇(一)(30)**節數量與質量(30)第二節結構與功能(36)第三節開發與保護(38)第四章村莊規劃的核心范疇(二)(42)**節增量與存量(42)第二節剛性與彈性(45)第三節其他范疇(47)第五章村莊規劃中的嚴控與激活(50)**節嚴控導向打分“三區三線”(50)第二節激勵導向的政策工具及技術工具(53)第六章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58)**節增減掛鉤政策的概述(58)第二節增減掛鉤的主要方式(61)第三節增減掛鉤的地方實踐(62)第七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村莊規劃(66)**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任務及政策措施(67)第二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管控與引導(72)第三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模式與路徑(76)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目錄第八章村莊規劃中的點狀供地及庭院經濟(83)**節點狀供地政策探索與具體實踐(83)第二節點狀供地相關案例(88)第三節庭院經濟的內涵及特點(92)第四節庭院經濟的模式選擇及比較(93)第九章實用性村莊規劃的導向與實踐(96)**節以管理實用為導向,“分級”實現村域空間的規劃管控(96)第二節以內容簡化為導向,“分類”明確村莊規劃編制內容(99)第三節以成果簡明為導向,“分版”滿足管理端、專家端、村民端需求(103)第四節以村民主體為導向,“分步”編制參與式村莊規劃(104)第五節以編管結合為導向,“分層”明確管控要求(106)第十章賦能鄉村振興的村莊規劃實踐(109)**節西崗村:活化密鑰與規劃定位(109)第二節紅井村:文化定樁與規劃賦能(114)第三節湖陂村:“三新計劃”與規劃引領(120)第十一章數智規劃: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村莊規劃(127)**節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128)第二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村莊規劃中的潛力與應用(130)第三節生成式AI參與村莊規劃的挑戰與展望(132)第十二章結論:面向鄉村振興戰略的村莊規劃:平衡及未來面向(134)**節村莊規劃的平衡(134)第二節村莊規劃的未來面向(137)參考文獻(140)后記(145)附錄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節選)(146)附錄2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148)附錄3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152)附錄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2019年5月9日)(156)附錄5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161)附錄6江西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實用性村莊規劃工作助推鄉村振興的通知(163)附錄7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城中村改造國土空間規劃政策指引》的通知(167)
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 作者簡介
劉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贛江特聘教授,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主講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社會保障概論等課程。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從“灌輸”到“體驗”: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證研究”等教改課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16項,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SSCI一區)、《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Sustainability》和《中國行政管理》、《中國土地科學》、《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專著4部,多份調研報告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西省第18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和江西教育成果二等獎1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