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昭明文選 本書特色
● 一書盡攬中國歷代文人經典文章,篇篇亦是傳世經典,裒英集粹皆為圭臬!
● 一部殿堂級的詩文總集,云集歷代名家:《昭明文選》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間,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如班固、曹植、賈誼、陸機、潘岳、屈原、任昉、阮籍、司馬遷、司馬相如、宋玉、陶淵明、謝靈運、顏延之、揚雄、張衡、諸葛亮等等。
● 千年來的文學教科書,集萃歷代名篇:囊括了近八百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如《出師表》《甘泉賦》《古詩十九首》《歸去來辭》《過秦論》《離騷》《兩都賦》《洛神賦》《上林賦》《神女賦》等等。
● 中國歷代文人書:李白曾說“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虛賦》”,杜甫也對他兒子說:“熟精《文選》理。”公元730年,吐蕃使者到長安,奉遠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之命,向唐要一批書籍,其中就有《昭明文選》。陸游“文選爛,秀才半”,朱熹“李太白始終學《選》詩,所以好。”到了清朝,《昭明文選》居然有三四十個版本,曾國藩給兒子推薦的書目當中就有《昭明文選》。
● 習作詩文辭賦一本通:簡體橫排、鎖線精裝,內文層次明晰,全書對冷僻、疑難、多音等字進行了注音,無障礙閱讀,可謂老幼咸宜。文末附作者、篇名索引,極大的方便了讀者。
● 一冊在手,大人寫作不愁,孩子考試無憂。
● 開國領袖曾言:好文宜讀!
昭明文選 內容簡介
《文選》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篡的,故稱《昭明文選》,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間,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共選作品近八百篇,有賦、詩、騷等各種文體達38類。所選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數作家外,絕大多數是漢、魏、晉及南朝宋、齊、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為保存漢魏六朝文學的重要典籍。因編選時間早,各種文體多,選錄精審,內容豐富,故王運熙先生稱之為“我國現存Z早,影響Z深廣的一部總集。”被《四庫全書總目》譽為“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很多名篇依賴《文選》才得以流傳至今。
《文選》選文的標準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即情義與辭采內外并茂。所收錄文章成為后人學習寫作的范文,對后世的文學創作影響深遠。《文選》一度是科舉士子的教科書和學習詩賦的范本。
《文選》原書為三十卷,唐李善《注》本改為六十卷。此次出版的原文以清胡克家重刊宋尤袤原刊本《李善注〈文選〉》為底本,同時參校其他版本,部分內文根據《史記》《漢書》《楚辭》等進行增補,全新簡體、橫排、標點本,前有總目,后有索引,極大的方便讀者誦讀。
昭明文選昭明文選 前言
式觀元始,眇覿(dí)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時義遠矣哉!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zhǒng)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
嘗試論之曰:《詩序》云:“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至于今之作者,異乎古昔。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荀、宋表之于前,賈、馬繼之于末。自茲以降,源流實繁。述邑居,則有“憑虛”“亡(wú)是”之作,戒畋(tián)游,則有《長楊》《羽獵》之制。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云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潔,君匪從流,臣進逆耳,深思遠慮,遂放湘南。耿介之意既傷,壹郁之懷靡訴。臨淵有《懷沙》之志,吟澤有憔悴之容。騷人之文,自茲而作。
詩者,蓋志之所之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關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間》《濮上》,亡國之音表。故風雅之道,粲然可觀。自炎漢中葉,厥涂漸異:退傅有《在鄒》之作,降將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區以別矣。又少則三字,多則九言,各體互興,分鑣并驅。頌者,所以游揚德業,褒贊成功;吉甫有‘穆若’之談,季子有‘至矣’之嘆,舒布為詩,既言如彼;總成為頌,又亦若此。次則:箴興于補闕,戒出于弼匡,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美終則誄發,圖像則贊興。又:詔誥教令之流,表奏箋記之列,書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眾制鋒起,源流間出。譬陶匏(páo)異器,并為入耳之娛。黼黻(fǔ fú)不同,俱為悅目之玩。作者之致,蓋云備矣!
余監撫余閑,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guǐ)忘倦。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太半難矣!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shān)夷,加之剪截?老、莊之作,管、孟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諸。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謀夫之話,辨士之端,冰釋泉涌,金相玉振,所謂坐狙丘,議稷下,仲連之卻秦軍,食其(yì jī)之下齊國,留侯之發‘八難(nàn)’,曲逆之吐‘六奇’,蓋乃事美一時,語流千載,概見墳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雖傳之簡牘,而事異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記事之史,系年之書,所以褒貶是非,紀別異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周室,迄于圣代,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云耳。”
凡次文之體,各以匯聚。詩賦體既不一,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
昭明文選 目錄
出版說明
文選序
文選卷
兩都賦二首 并序
兩都賦序
西都賦一首
東都賦一首
文選卷第二
西京賦一首
文選卷第三
東京賦一首
文選卷第四
南都賦一首
三都賦序一首
蜀都賦一首
文選卷第五
吳都賦一首
文選卷第六
魏都賦一首
文選卷第七
甘泉賦一首 并序
藉田賦一首
子虛賦一首
文選卷第八
上林賦一首
羽獵賦一首 并序
文選卷第九
長楊賦一首 并序
射雉賦一首
北征賦一首
東征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
西征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一
登樓賦一首
游天臺山賦一首 并序
蕪城賦一首
魯靈光殿賦一首 并序
景福殿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二
海賦一首
江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三
風賦一首
秋興賦一首 并序
雪賦一首
月賦一首
鳥賦一首 并序
鸚鵡賦一首 并序
鷦鷯賦一首 并序
文選卷第十四
赭白馬賦一首 并序
舞鶴賦一首
幽通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五
思玄賦一首
歸田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六
閑居賦一首
長門賦一首 并序
思舊賦一首 并序
嘆逝賦一首 并序
懷舊賦一首 并序
寡婦賦一首 并序
恨賦一首
別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七
文賦一首 并序
洞簫賦一首
舞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八
長笛賦一首 并序
琴賦一首 并序
笙賦一首
嘯賦一首
文選卷第十九
……
文選卷第五十八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一首
齊敬皇后哀策文一首
郭有道碑文一首 并序
陳太丘碑文一首 并序
褚淵碑文一首 并序
文選卷第五十九
頭陀寺碑文一首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一首
劉先生夫人墓志一首
文選卷第六十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一首
吊屈原文一首 并序
吊魏武帝文一首 并序
祭古冢文一首 并序
祭屈原文一首
祭顏光祿文一首
《文選》篇名索引
《文選》著者索引
昭明文選 相關資料
● 太子文章繁富,群才咸欲撰錄,太子獨使孝綽集而序之。—— 姚思廉● 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虛賦》。—— 李白● “呼婢取酒壺,續兒誦《文選》。”“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杜甫● 《文選》爛,秀才半。—— 陸游《老學菴筆記》● 李太白始終學《選》詩,所以好。—— 朱熹● 睿資天啟,令德夙聞。恭儉自居,仁柔愛人。纂輯辭章,博渉典籍。潛文梵教,茲其蔽惑。—— 孫承恩● “漢魏以下文人才士著作所萃”,“博而有要,垂藝林之軌范”。—— 乾隆皇帝● 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
昭明文選 作者簡介
蕭統(501年―531年),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祖籍江蘇武進)人。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被立為皇太子,不及繼帝位而英年早逝,謚曰“昭明”, 葬安寧陵,故后世稱其為“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豫章王蕭棟即位,追尊蕭統為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其子蕭詧建立西梁,又追尊蕭統為昭明皇帝,廟號高宗。主持編撰中國現存的Z早一部漢族詩文總集《文選》(即《昭明文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