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43260
- 條形碼:9787550643260 ; 978-7-5506-4326-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劉孚周日記》是江西省近十余年首部被發現并整理出版的晚清私人日記,意義重大。日記真實記載了作者于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和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兩次進京 會師的詳細經歷及見聞,反映了南潯鐵路在20世紀初收回路權背景下探索商辦模式的艱難狀況,對陳三立與《時報》主編汪飴年關于“賣路”論戰的情況記錄詳實。同時,作者也在 相當程度上記錄了有關浙路風潮的發展演變過程。日記中關于李有棻、陳三立、湯壽潛、陳寶琛等人的信件及往來函電,有少量目前尚屬僅見。作者交游廣泛,日記中對晚清民國的不 少重要歷史人物均有涉及。對晚清科舉史而言,日記亦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生動素材與一手資料。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前言
劉孚周(1856—?),字三安,又作珊葊,江西省建昌府南豐縣(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世居縣城轉角街(今勝利路轉角巷),遺址至今猶存。2017年春節,筆者在南豐意外發現其生前日記。
一
劉孚周家族系南豐望族,其先祖劉元載與曾鞏(1019—1083)祖父曾致堯(947—1012)比鄰而居,曾致堯《題劉居士江樓》流傳至今,可資為證。劉氏家族自明清以來科甲蟬聯、碩儒輩出。作為科舉門庭,其顯赫履歷甚至被曾國藩(1811—1872)記錄到日記之中,稱劉星房其家“可謂簪纓盛族矣”。
劉氏十三世祖劉塤(1240—1319),字起潛,南宋咸淳六年(1270)舉人,著有《隱居通議》《水云村稿》《水云村吟稿》《水云村泯稿》等,均流傳于世,為研究宋元文化史的重要文獻。劉塤曾主持元大德四年(1300)《南豐州志》的編撰工作,這是南豐歷史上的**部志書,惜今已不存。但從劉塤開始,其家族成員便對歷代《南豐縣志》修纂多有參與,此傳統一直延續到民國。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目錄
前言
凡例
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一月至十月)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十一月至十二月)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1899)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1901)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一月)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一月至四月)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四月至八月)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八月至十月)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十月至十二月)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相關資料
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八月
光緒十九年癸巳八月初一日建庚戌(9月10日)晴。寫殿試卷一開。譚震青、劉濟明兩同年來,談良久。晚間,予往揭宅,在吳岳母處飲,夜回。五更,見金星移至昴宿東,相距三度許。
初二日(9月11日)陰。寫殿卷一開。擂墨寫大字若干張。
初三日(9月12日)雨。寫殿卷一開,大字若干張。才叔來談良久。
初四日(9月13日)晴。剃發。宜仲為其長子設奠,往炷香,即在彼吃飯。飯……偕來書房坐,旋去。寫殿卷一開。
初五日(9月14日)……寫殿試卷一開。圈讀《易經》。未刻,到濟明、琳石書房坐……震青之席,在座者章仰賓老伯、濟明、勚旃、曾某……民叔、予及東道共八人,夜后歸。
初六日(9月15日)陰。早間到震青書房,旋與震青、濟明及某某等,共在勚旃處飲。飲罷,往揭宅一走。回寫殿卷一開。
初七日(9月16日)陰。寫殿試卷兩開。為人書“土谷惟修”四大字招牌。往視六姑婆之病,似是痢癥,甚可危也。夜,二母舅來坐。
初八日(9月17日)陰。寫殿試卷一開半。為震青同年作印兩方,陰文“譚承元”三字,陽文“震青”二字。夜讀明文。
初九日(9月18日)陰。寫上伯父安稟,由揭某帶省交五弟轉寄,并致四弟、五弟信一函。為人書折扇二柄。晚到揭宅交信。夜讀文。
初十日(9月19日)陰。寫殿卷一開。剃發。明日伯父七十歲生辰,為張屏及料理燭、爆等件。
十一日(9月20日)陰。為人書隸字女折扇,又書小條幅。伯父生日,上廳設酒面,為作東。晚間到震青處談,又到九侍公處一走。
十二日(9月21日)……小楷女折扇,又為懷祖叔書扇。寫殿卷半開。
十三日(9月22日)……寫殿試卷三開。圈讀《易經》。云湖叔來坐。夜研墨。
十四日(9月23日)……寫殿試卷兩開。為人書折扇。
........
劉孚周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 作者簡介
劉孚周,清末江西建昌府南豐縣(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世居縣城轉角街(今勝利路轉角巷),遺址至今猶存。劉孚周關心科舉和時局,熟悉西學,留 意金石碑帖,是一個交游廣泛的晚清士人。
整理者封治國,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油畫創作及藝術史研究, 學術著作《與古同游——項元汴書畫鑒藏研究》曾獲“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
劉國蘭,中學高級教師,江西省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