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定位研究(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77366
- 條形碼:9787218177366 ; 978-7-218-1773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定位研究(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理論論著。書中系統回顧了廣東省在經濟、社會、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結合現代化發展新趨勢,對廣東省的發展目標和定位進行深入探究,同時書中針對廣東省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為各城市的定位和發展路徑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全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匯集多位專家學者的智慧和經驗,對深化廣東目標定位研究具有重要理論價值,旨在為廣東的現代化進程提供科學指導和策略建議。
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定位研究(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 目錄
導 論
**章 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深刻認識總目標蘊含的新使命
一、強國復興是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宏偉目標
(一)黨的二十大擘畫宏偉藍圖、吹響新征程的時代號角
(二)強國復興是黨的領導、國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
(三)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匯聚強國復興磅礴偉力
二、強國復興新起點上的廣東新擔當
(一)高舉旗幟、矢志前列,傳承百年復興中的廣東擔當
(二)精準定位、直面挑戰,綿亙戰略性破局的廣東樣板
(三)守正創新、敢為人先,延續現代化建設的廣東華章
三、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廣東新使命
(一)牢記囑托、人民至上,勇擔強國復興大任
(二)立足大局、系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三)實干為要、攻堅克難,先行示范現代化之路
第二章 著眼高質量發展深刻認識總目標蘊含的新要求
一、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一)高質量發展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二)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和支撐
(三)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省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出路
二、新時代廣東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與成就
(一)縱深推進“雙區”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二)形成新發展戰略格局,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
(三)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鍛造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
三、在新起點上確保廣東始終在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一)更加主動轉變發展方式
(二)更加強化吸聚高水平要素資源的勢能
(三)更加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第三章 著眼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刻認識總目標蘊含的新期待
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布局與先
手棋
科學認識與研判全球競爭新格局的歷史必然(二)著眼兩個大局下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理論必然
(三)全面深刻謀劃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必然
二、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戰略條件有特色
(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心廣東工作
(二)廣東構建發展新格局具備強大的經濟基礎
(三)廣東構建發展新格局受到國家重大戰略持續賦能
三、切實發揮好廣東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支撐作用
(一)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引領
(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
(三)堅持以制度型開放為底座
第四章 著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深刻認識總目標蘊含的新標高
一、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廣東新標高
(一)以富強作為廣東經濟現代化新標高
(二)以民主作為廣東政治現代化新標高
(三)以和諧作為廣東社會現代化新標高
(四)以文明作為廣東文化現代化新標高
(五)以美麗作為廣東生態現代化新標高
二、在“抓重點、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錨定廣東新標高
(一)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二)以“再造一個廣東”的精神,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廣東樣板
(三)依靠自身獨特優勢,改善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協調、不充分
(四)增強優秀文化資源轉化,積極構建廣東文化強省
三、奮力走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前列指引廣東新標高
(一)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科學內涵與目標定位
(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廣東路徑
四、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廣東新標高
(一)從戰略高度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
(二)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廣東發展的獨特價值
(三)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
第五章 著眼優勢和挑戰正確認識廣東所處的歷史方位
一、“走在前列”是廣東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
(一)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
(二)“走在前列”是新時代黨中央對廣東一以貫之的要求
二、把握好利用好廣東具有的優勢條件
(一)重大戰略疊加優勢
(二)物質基礎優勢
(三)精神支撐優勢
三、清醒看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挑戰
(一)外部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
(二)國情發展變化帶來的挑戰
(三)省情發展變化帶來的挑戰
第六章 以“再造一個新廣東”的闖勁干勁拼勁再出發
一、摒棄守的心態、振奮創的精神
(一)發揮“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氣概
(二)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的創新理念
(三)發揚“披荊斬棘、埋頭苦干”的行為作風
二、著力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
(一)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二)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內對外開放
(三)牢牢把握創新**動力,把科技創新作為重中之重
三、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
(一)在牽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
(二)在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
(三)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新突破
(四)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五)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
(六)在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東樣板上取得新突破
(七)在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
(八)在推動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
(九)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十)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上取得新突破
結 語
后 記
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定位研究(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 相關資料
(二)“走在前列”是新時代黨中央對廣東一以貫之的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發展寄予厚望、傾注了大量心血,每逢重大關頭、重要節點,都及時為廣東擘畫藍圖、定向領航。
2012年12月7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前往深圳、珠海、佛山、廣州考察調研。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改革開放對于促進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指引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以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向海內外傳遞了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信號。基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殷切期望,即“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省工作提供了前進方向、行動指南和總體目標。
2014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充分肯定了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的窗口作用、試驗作用、排頭兵作用,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鼓勵廣東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以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爭做改革的弄潮兒,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2017年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肯定廣東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的基礎上,提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最新要求,鼓勵廣東根據形勢和任務的新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明確方向、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局面,“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高度肯定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顯著作用,明確提出廣東是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勉勵廣東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形成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兩個重要窗口”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對廣東改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走在前列”是新時代黨中央對廣東一以貫之的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發展寄予厚望、傾注了大量心血,每逢重大關頭、重要節點,都及時為廣東擘畫藍圖、定向領航。
2012年12月7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前往深圳、珠海、佛山、廣州考察調研。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改革開放對于促進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指引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以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向海內外傳遞了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信號。基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殷切期望,即“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省工作提供了前進方向、行動指南和總體目標。
2014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充分肯定了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的窗口作用、試驗作用、排頭兵作用,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鼓勵廣東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以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爭做改革的弄潮兒,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2017年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肯定廣東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的基礎上,提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最新要求,鼓勵廣東根據形勢和任務的新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明確方向、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局面,“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高度肯定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顯著作用,明確提出廣東是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勉勵廣東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形成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兩個重要窗口”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對廣東改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前往珠海、清遠、深圳、廣州考察調研,在充分肯定廣東各項工作進展的同時,結合國內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提出要系統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從“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四個方面為廣東發展明確了新的工作要求,期望廣東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前往潮州、汕頭、深圳考察調研,在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關鍵節點深刻總結建設經驗,強調“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動員特區人民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而團結奮進。
到2023年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第四次親臨廣東視察,先后到湛江、茂名、廣州等地調研,為廣東發展明確方向、指引路徑。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重申廣東是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的歷史定位,肯定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鼓勵廣東“要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綜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親臨廣東視察,兩次參加全國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彰顯了對廣東發展的殷切期望,以及對南粵人民的深情掛念。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可謂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尤其對廣東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始終“走在前列”的明確定位,對于指引廣東當前實踐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兩個重要窗口”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這些表述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深切厚望,體現了對廣東一以貫之的期待與要求,為廣東發展賦予新的使命任務,明確了廣東未來的前進方向。
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定位研究(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張浩,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長江學者、2021-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分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研究闡釋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