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2805
- 條形碼:9787208192805 ; 978-7-208-19280-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 內容簡介
在當前世界的劇烈變遷下,中國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文件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為基礎,強調“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本書通過跨學科、跨區域、跨文化的方法,在廣域、長時段的視野下,對人類,特別是廣大亞非拉地區,在消弭沖突、互助共存、合作發展、共贏共治、謀求安全等諸多方面的實踐探索、理論資源以及空間秩序理想進行深入探索。將視野擴展到現有國際關系理論較少關注的“非正式”領域,特別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內部不同人群、社團、個人的經濟、文化互動,理解在 “微觀”的流動過程中,空間的共享、群體的互助等實踐的形成及其對不同人群世界觀的影響,并探索其背后的理論潛力。
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 前言
在當前世界劇烈變遷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文件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基礎,強調“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這一構想呼吁真正回到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上,提倡構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求同存異的國際秩序。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希望推進對整體性的安全、合作、發展等核心問題的討論,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對既有國際關系理論、國家建設理論、發展與現代化理論的跨學科、批判性及建設性思考。
這種“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的理想,需要建立在真正平等多邊“文明互鑒”的基礎上。對于國際關系學界來說,“文明互鑒”一方面需要我們在知識上打破理論的單一性,將人類政治實踐的復雜性、認識論的多樣性重新引入國際關系研究的視野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廣域的、長時段的視野下,重新思考中國的本體論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描繪理想中的世界性秩序圖景。
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 目錄
編前語 /殷之光1
專題研究 國際秩序的多樣性實踐
自由國際主義還是“超國家卡特爾”
——批判性國際秩序觀的回音 /銀培萩3
虛幻的終極殺器
——戰間期捍衛國際秩序的經濟制裁及其失敗 /李旭23
帝國想象與安全焦慮
——對印度國家意識形態的批判性話語分析 /張忞煜52
印度與俄羅斯、美國軍事合作之比較 /魏涵74
21世紀以來巴西的積極不結盟外交
——內在動因及前景 /曹廷96
以色列對巴以問題政策的思想溯源
——基于猶太“迫害—幸存”神話敘事的分析 /張璇123
“全球南方”視域下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非洲之角的合作
前景 /劉暢143
專題研究 反思西方國際關系理論視域下的大國關系
國際秩序的社會建構:治理知識、身份與后冷戰時代的中美
關系 /于凡超171
俄烏沖突影響下的國際金融安全:風險挑戰與治理 /郭曼若192
俄烏沖突對歐洲防務一體化建設的影響 /姚景晨210
專題研究 國際關系研究的歷史路徑
安全困境與大國博弈的螺旋模式 /秦立志231
“自由國際主義—帝國政治”系統的邏輯、歷史與衰朽
/邱劭文263
全球安全與國際秩序多樣性的理論化 作者簡介
殷之光,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上海市千人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國別研究、亞非去殖民運動、殖民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等。出版中英文專著兩本,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