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晏幾道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5760493
- 條形碼:9787505760493 ; 978-7-5057-604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晏幾道傳 本書特色
1.他與其父晏殊世稱“二晏”,魯迅夸他:“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世人卻對其知之甚少,甚至連生卒都難以考證。傳記作家林希美苦心潛沉之作,探尋藏在《小山詞》背后、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晏幾道的另類人生!
2.《小山詞》的配套閱讀書!號稱北宋di一的婉約派作者,黃庭堅(jiān)為其作序,從“寶二爺”到階下囚,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但他卻始終人間清醒!他用妙筆書寫喜怒哀樂,雖然仕途屢遭波折,但依然保持真性情。
3.文后附錄簡易年表,晏幾道生平大事件清晰可見;隨書附錄《小山詞》黃庭堅(jiān)序、自序并附譯文,此外,還收錄有晏幾道簡易年譜,生動展現(xiàn)晏幾道重要的人生切面。
晏幾道傳 內(nèi)容簡介
全書以時間順序分別敘述了晏幾道的家世背景、婚姻愛情、宦海沉浮、親情友情等人生重要側(cè)面,表現(xiàn)其落寞但真情的一生。晏幾道,作為二晏(宋代的兩位大詞人晏殊和他的兒子晏幾道)中的小晏,其成就非凡。晏幾道的詞集名《小山詞》,不僅在宋代名震一時,就是在整個詞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晏殊甚至被后世評論者推為北宋倚聲家初祖,而晏幾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本書在展現(xiàn)晏幾道生平的同時,也剖析了其經(jīng)典詩詞,為廣大讀者展現(xiàn)了詞人的魅力。此外,為其詩作、典故增添注解,便于讀者們更好的欣賞閱讀。
晏幾道傳 目錄
序 I
**章 zui是人間美少年
癡情貴族 002
家世與出身 008
在微光中長大 014
醉心詩情,承接家風(fēng) 021
一直在路上 027
第二章 天有不測風(fēng)云
回到汴京 034
晏殊離世 039
深情淺,終不能入夢 045
無處說相思 051
醉亦是人生 058
第三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
春風(fēng)自是人間客 064
誰與開顏笑 070
只求意氣相投 078
酒中知己 085
因?yàn)槎茫苑胖鹱晕? 091
第四章 若問相思甚了期
素心不解蓮 098
問誰同是憶花人 105
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 112
朝云信斷知何處 118
紅顏暗與流年換 126
第五章 人生如夢,夢是人生
眼前事,甚分明 134
如今不是夢 141
卿本無情,哪堪入夢 148
年年如此,歡意匆匆 154
人我不知處 162
第六章:天涯游子,只爭歸期
只思舊時人 170
無處安放的心 177
月是故鄉(xiāng)明 182
陳年舊事,牙板再唱和 188
醉后莫思家 194
第七章 何必枉被浮名誤
重回汴京 202
何必枉被浮名誤 209
夢云歸去不留痕 216
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222
錦字成灰 229
后 記233
附 錄
《小山詞》黃庭堅(jiān)序 236
《小山詞》自序 239
晏幾道簡易年譜 241
閱讀及參考書目 243
晏幾道傳 相關(guān)資料
癡情貴族
清代詩人黃仲則詩云:“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人生有多少事能夠重來,又有多少人別后還會遇見?這一切終究不過是路上的風(fēng)景,路過后一切成空。
《金剛經(jīng)》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于是,人們紛紛開始“如是觀”,卻發(fā)現(xiàn)那真實(shí)的人生,不是夢,也不是幻,更不是露水和閃電。離別后,相思是痛的;逝去后,回憶是痛的;經(jīng)歷磨難時,前路茫茫,也在痛著……
快樂時,可以活在當(dāng)下;痛苦時,又如何能坦然安于當(dāng)下?所以,人們喜歡回憶過去,期望未來,不愿活在“觀”苦中。為了逃避痛苦,也唯有走進(jìn)回憶與對未來的暢想中,才能讓自己過得快樂些。也正因如此,人們進(jìn)入了如夢如幻的夢境中。
在宋朝,也有一人生活在夢里。
他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父親晏殊官居相位,給了他高貴的身份,使他每天沉浸于跌宕歌詞、縱橫詩酒、樂享奢華的生活中。黃庭堅(jiān)說他癡,可他卻不愿從癡中走出來。
他以為,自己以富貴開始,也便會以富貴結(jié)束。不承想,父親的去世,很快結(jié)束了他逍遙自在的風(fēng)流公子生活,他成了一個落魄的貴族。此后,他再不能風(fēng)流閑適、錦衣玉食、珠圍翠繞,只能在凄涼中,用一首首詞訴說情苦與哀愁。
他原本無須過如此落魄的生活。他才華無限,有入世頭腦,但因?yàn)榉挪幌赂哔F的身份,放不下心頭那點(diǎn)兒文人氣節(jié),使得他不愿做入世的事。他不愿與官場的人同流合污,不屑與人明爭暗斗,因此,終生只能混個小官小吏。
所以,黃庭堅(jiān)說他癡。
因著癡,他醉心詞情,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詞人。
他是晏幾道,與父親晏殊齊名,世稱“二晏”。
黃庭堅(jiān)說晏幾道的詞:“文章翰墨,自立規(guī)摹。”
癡情貴族
清代詩人黃仲則詩云:“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人生有多少事能夠重來,又有多少人別后還會遇見?這一切終究不過是路上的風(fēng)景,路過后一切成空。
《金剛經(jīng)》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于是,人們紛紛開始“如是觀”,卻發(fā)現(xiàn)那真實(shí)的人生,不是夢,也不是幻,更不是露水和閃電。離別后,相思是痛的;逝去后,回憶是痛的;經(jīng)歷磨難時,前路茫茫,也在痛著……
快樂時,可以活在當(dāng)下;痛苦時,又如何能坦然安于當(dāng)下?所以,人們喜歡回憶過去,期望未來,不愿活在“觀”苦中。為了逃避痛苦,也唯有走進(jìn)回憶與對未來的暢想中,才能讓自己過得快樂些。也正因如此,人們進(jìn)入了如夢如幻的夢境中。
在宋朝,也有一人生活在夢里。
他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父親晏殊官居相位,給了他高貴的身份,使他每天沉浸于跌宕歌詞、縱橫詩酒、樂享奢華的生活中。黃庭堅(jiān)說他癡,可他卻不愿從癡中走出來。
他以為,自己以富貴開始,也便會以富貴結(jié)束。不承想,父親的去世,很快結(jié)束了他逍遙自在的風(fēng)流公子生活,他成了一個落魄的貴族。此后,他再不能風(fēng)流閑適、錦衣玉食、珠圍翠繞,只能在凄涼中,用一首首詞訴說情苦與哀愁。
他原本無須過如此落魄的生活。他才華無限,有入世頭腦,但因?yàn)榉挪幌赂哔F的身份,放不下心頭那點(diǎn)兒文人氣節(jié),使得他不愿做入世的事。他不愿與官場的人同流合污,不屑與人明爭暗斗,因此,終生只能混個小官小吏。
所以,黃庭堅(jiān)說他癡。
因著癡,他醉心詞情,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詞人。
他是晏幾道,與父親晏殊齊名,世稱“二晏”。
黃庭堅(jiān)說晏幾道的詞:“文章翰墨,自立規(guī)摹。”
晏幾道極善文字,獨(dú)立于花間,寫出了自己的風(fēng)格。
晏幾道的詞,詞風(fēng)真摯深婉,工于言情,無論當(dāng)時還是后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白雨齋詞話》評價:
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獻(xiàn)(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dú)步。
他的詞有父親晏殊詞風(fēng)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卻又比晏殊的詞更為沉摯、悲涼。
父親晏殊,身處承平天下,居高位,攬富貴,其詞多是盛世之音。晏幾道不同,他幼時富貴,卻一生沉淪,在詞作思想與內(nèi)容上比父親的詞更為深刻。他寫個人遭遇,寫昨夢前塵,亦寫人世悲歡離合。
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
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shí)罕其匹。
如果唐詩是一碗濃濃的烈酒,那宋詞便是一杯哀婉的清茶。
唐詩,于云月之下、山水之間、市井人家、天涯古道,皆可悲歌慷慨吟誦。那風(fēng)流,那寂寞,那江山飄搖,盡是疏狂與豪邁。而宋詞,之于酒,之于花,之于月,又皆是情意幽婉,敏感多情,抑郁
悲愴,言不盡情。那相思,那淚水,那情懷,說不完衷腸,道不盡孤獨(dú)。
人世,于晏幾道而言,他瀟灑不起來。他醉意朦朧、癡情等待、沉浮起落,若還能活得灑脫豪邁便失了人氣兒。
人啊,zui喜歡這點(diǎn)人氣兒了,一點(diǎn)兒也不喜歡隱居山林的仙氣兒。
有人說,他的詞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能動搖人心。他的《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皆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他寫“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復(fù)堂詞話》便贊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他寫“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苕溪漁隱叢話》便評它“詞情婉麗”;他再寫“夢魂慣得
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邵氏聞見后錄》記載,程頤便直言曰:“鬼語也!”
……
晏幾道傳 作者簡介
林希美
作家、編劇、自媒體人。喜歡才情女子,喜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畫、佛學(xué)、茶道。作品文筆細(xì)膩,語言優(yōu)美,文字畫面感極強(qiáng)。已出版:《一無所有,一無所懼:張幼儀傳》《李清照傳:人世陰晴難定,我亦風(fēng)華絕代》《林徽因傳:傾我所能去堅(jiān)強(qiáng)》《三毛傳:流浪是生命的開始》《張愛玲傳:生命有它的圖案》《想把余生的溫柔都給你》;樊登讀書聲音劇《42位攪動中國歷史的奇男子》。
傳主簡介:
晏幾道(1038—1110)
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南昌進(jìn)賢縣)人。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
其詞風(fēng)似父晏殊而造詣過之,二人合稱“二晏”。他工于言情,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小山詞》留世。
- >
山海經(jīng)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shí)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tuán)-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xué)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