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45154
- 條形碼:9787512445154 ; 978-7-5124-451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本書特色
本書對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與試驗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從系統架構、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到試驗方法與流程,內容涵蓋了該領域的各個關鍵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讀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書中對系統設計與試驗的規范和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行業內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標準,有助于規范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和試驗流程,提高行業整體水平。為車輛電子領域的技術交流和學術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書中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可以激發更多的技術創新和學術探討,推動行業技術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是一本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具有重要行業價值的著作,無論是對于學生學習還是工程技術人員實踐,以及推動整個車輛電子行業的發展,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值得大力推薦。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內容簡介
本書對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進行了概述,總結了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通用技術原理、系統架構設計、測試與試驗等方面的內容。全書共分為5章:第1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概論;第2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常用通信方式;第3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架構設計;第4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測試技術與試驗驗證;第5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未來發展展望。
本書適用于從事相關專業科研、論證和試驗的科技人員參考使用。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前言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是裝甲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車內信息傳輸、儲存、顯示、處理、共享等功能,是車輛數字化的重要基礎,對提升裝甲車輛單裝、系統和體系作戰效能發揮了重大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持續應用新技術提升系統性能,對試驗鑒定提出了新的試驗能力需求。
本書梳理了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結合裝備科研試驗已有成果,整理、總結了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通用技術原理、系統架構設計、測試與試驗等方面的內容,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科研、論證和試驗的科技人員參考。
本書由5章組成。第1章為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概論,主要介紹系統的產生、發展、地位、作用和系統結構發展情況。第2章介紹 LIN 總線、CAN 總線、FlexRay總線、車載以太網總線、MOST 總線和1553B總線6種常用總線通信方式。第3章介紹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架構設計,包括系統設計、車輛網絡架構與拓撲結構、實時操作系統以及其他分系統設計等。第4章介紹軟件測試技術、可靠性技術、虛擬仿真和硬件在環測試等。第5章為對未來的展望,介紹智能化和無人化、人機交互與車內體驗、智能網絡安全性保護等方面的發展前景。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處于動態發展過程中,體系架構、總線技術、軟件技術等不斷迭代。限于實踐條件、認識水平和研究能力,書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目錄
第1章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概論 1
1.1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 1
1.1.1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產生 1
1.1.2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 2
1.2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地位和作用 6
1.3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功能與優勢 8
1.4 坦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 8
1.4.1 坦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優點 8
1.4.2 坦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結構的發展 9
第2章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常用通信方式 11
2.1 LIN 總線 13
2.1.1 LIN 總線的定義及特點 13
2.1.2 LIN 總線的數據傳輸與拓撲結構 13
2.1.3 LIN 數據幀結構 16
2.1.4 LIN 數據幀類型 20
2.1.5 LIN 總線的網絡管理 24
2.2 CAN 總線 26
2.2.1 CAN 總線簡介 26
2.2.2 CAN 總線的層級設計 27
2.2.3 SAEJ1939協議規范及通信原理 31
2.3 FlexRay總線 40
2.3.1 FlexRay總線簡介 40
2.3.2 FlexRay總線的特點 41
2.3.3 FlexRay總線傳輸過程 47
2.3.4 FlexRay總線傳輸過程同步及啟動 53
2.3.5 FlexRay總線與 CAN 總線的異同 58
2.4 車載以太網(Ethernet)總線 59
2.4.1 車載以太網總線的特點 59
2.4.2 車載以太網總線的總體架構 59
2.4.3 車載以太網幀格式 62
2.4.4 車載以太網通信原理 64
2.5 MOST 總線 71
2.5.1 MOST 總線簡介 71
2.5.2 MOST 網絡應用層架構 75
2.5.3 MOST 網絡協議 77
2.5.4 網絡管理 80
2.6 1553B總線 81
2.6.1 1553B總線簡介 81
2.6.2 1553B總線的特點 81
2.6.3 1553B通信協議 82
2.6.4 芯片功能 83
2.6.5 軟件功能 86
2.6.6 BC操作 86
2.6.7 RT 操作 95
2.6.8 MT 操作 102
第3章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架構設計 106
3.1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 106
3.1.1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的原則 106
3.1.2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的方法與階段 107
3.1.3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的內容 108
3.2 車輛網絡架構與拓撲結構 109
3.2.1 車載網關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110
3.2.2 車載網關載板系統硬件設計 110
3.2.3 車載網關載板系統硬件方案 112
3.2.4 硬件電路模塊設計 112
3.3 火控系統 119
3.4 指控系統 121
3.5 通信系統 122
3.6 定位導航系統 122
3.7 告警與對抗系統 124
3.8 電源管理控制與分配系統 124
3.9 車輛動力、傳動電控系統 125
3.10 實時操作系統 125
3.10.1 實時操作系統概念綜述 125
3.10.2 實時操作系統的特殊性 125
3.10.3 實時操作系統的一般要求 126
3.11 自動診斷系統 126
3.12 車輛電磁兼容性 127
3.12.1 電磁兼容性對裝甲車輛的重要性 127
3.12.2 裝甲車輛的電磁兼容性要求 127
3.12.3 電磁兼容性研究的內容和實施方法 129
第4章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測試與試驗 131
4.1 軟件測試技術 131
4.1.1 軟件測試技術的分類 131
4.1.2 軟件測試過程 132
4.1.3 自動化測試 133
4.2 可靠性技術 134
4.2.1 可靠性的概念 134
4.2.2 電子設備可靠性技術 134
4.2.3 機械結構可靠性技術 138
4.2.4 環境防護可靠性技術 139
4.3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性能驗證 140
4.3.1 電性能試驗驗證 141
4.3.2 EMC試驗驗證 141
4.3.3 環境、可靠性試驗驗證 144
4.4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兼容性與一致性 152
4.4.1 兼容性與一致性概述 152
4.4.2 兼容性與一致性測試方法的編寫 154
4.4.3 兼容性測試環境搭建 155
4.5 虛擬仿真和硬件在環測試 156
4.5.1 建立坦克電子綜合化仿真系統的必要性 156
4.5.2 坦克電子綜合化仿真系統設計 156
4.5.3 坦克電子綜合化的總線網絡特性測試 158
第5章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未來發展展望 160
5.1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160
5.2 坦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發展軌跡的啟示 160
5.3 坦克電子綜合化系統發展展望 161
5.3.1 航空電子綜合化系統的發展 161
5.3.2 坦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展望 163
5.4 智能化和無人化 167
5.4.1 民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概述 167
5.4.2 智能化駕駛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挑戰 168
5.5 人機交互與車內體驗 173
5.5.1 汽車智能座艙 174
5.5.2 人機交互系統 174
5.6 智能網絡安全性保護 175
車輛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與試驗 作者簡介
季文龍,男,1977年7月出生,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裝甲裝備信息系統試驗鑒定工作,編制相關軍用標準3部,獲得軍內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10余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