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75498
- 條形碼:9787117375498 ; 978-7-117-3754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本書特色
本書為滇南醫學名醫叢書之一,系統反映了云南著名醫家呂重安先生及其學術傳承人全國名中醫羅銓教授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對中醫工作者有重要參考價值。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內容簡介
呂重安先生為云南四大名醫之一,但其臨床資料缺乏整理;羅銓教授是呂先生門人,全國第二批老中醫。師徒二人均有較高知名度。因資料較少,故合集出版。羅銓,90歲。主任醫師,全國第二、三批及云南省首批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云南省名中醫,“云南羅氏調氣理血學術流派”創始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羅銓名醫工作室”主要人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老年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本書反映了云南四大名醫之一呂重安及其門人羅銓教授的學術經驗與臨床經驗。在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肺心病、心力衰竭、中風后遺癥、胃痛等疾病方面特色鮮明,有深入學習研究的價值。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前言
云南名中醫呂重安先生(1883—1968)從醫五十余年,醫德高尚,醫技精湛,精于中醫內科、兒科疑難病的診治,屢起沉疴,譽滿云嶺。20 世紀60 年代初羅銓先生在廣州中醫學院上大學期間得到鄧鐵濤教授的指導,奠定了雄厚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功底,大學畢業后師從呂重安先生臨證三載,較全面地掌握了呂老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成為呂老學術經驗繼承人。羅老從醫六十余年來不遺余力地傳承名醫學術經驗,同時在老年病中醫診治方面不斷創新,創建了調氣理血學術流派,培養了三代流派學術繼承人,將調氣理血之法運用于心腦血管病和老年病的診治,收效顯著,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現將呂重安先生、羅銓先生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分為上、下兩篇予以整理和總結:上篇由羅銓教授概括性地對呂重安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總結;下篇由羅銓教授學術繼承人共同執筆,從醫家事略、學術思想、專病論治、醫話、傳承與創新五個方面,對羅銓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整理和總結,旨在傳承呂重安、羅銓兩位滇南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供同道學習借鑒。
李 曉
2024 年11 月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目錄
上篇 呂重安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
宗古創新臟腑辨治重腎陽/3
一、 醫乃仁術,為醫重在仁德 /3
二、 宗古創新,溫扶腎陽 /4
三、 辨寒熱真假,四診合參重望“神” /5
四、 “溫陽透達”治麻疹逆證 /6
五、 回陽救逆,治療小兒慢驚風 /9
六、 溫脾納腎,治療慢性氣管炎 /11
七、 溫陽固本、化痰通絡,治療頭風痛 /13
八、 辛溫宣散,治療嗌痹 /14
九、 肝病有寒熱,用藥有溫涼 /16
十、 休息痢邪戀正衰,祛邪勿忘扶正 /17
十一、 扶陽溫經,治療崩漏 /18
十二、 補腎安胎,治療滑胎 /20
十三、 小結 /21
附一:小兒慢驚實驗談 /23
**章 緒論 /27
**節 慢驚學說的起源和異同 /27
第二節 慢驚對兒體的危害性 /27
第三節 作者對慢驚的經歷 /28
第二章 分論 /29
**節 成因 /29
第二節 辨證 /31
第三節 治法 /34
第四節 預后及護理 /35
第五節 預防 /37
第三章 驗案 /38
第四章 問答 /40
附二:研醫瑣言 /43
一、 注意預防為醫生的重要任務 /44
二、 猩紅熱重點在疹 /44
三、 藥物與食物的關系 /44
四、 齒枯,舌黑干或黃干、起刺,譫語,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等
虛實的區別 /44
五、 病人有尸氣及衣虱離開病人,病均危篤 /45
六、 治陽證病,宜留意轉陰 /45
七、 小兒體質有純陽體和稚陽體的兩說 /45
八、 病因與治療關系至重 /46
九、 絕欲可治陽痿 /46
十、 各人脈象大同中不無小異,且有一定的脈,不隨病而變的 /47
十一、 白舌苔有下證,鏡面舌有時是固定的 /47
十二、 有些草藥有特殊療效 /47
十三、 身多生潰瘍,宜注意是否梅毒 /47
十四、 預防疾病,內因比外因、不內外因更重要 /47
十五、 噦病解作呃忒,按之臨床,其說較為優良 /48
十六、 口大渴,實熱證,虛寒證均有 /48
十七、 以口渴和口不渴辨病的寒熱,有時不確 /48
十八、 小兒關紋現危證的有時仍可治愈 /48
十九、 天花紫黑干枯,有寒熱不同 /49
二十、 三焦的不同認識 /49
二十一、 吳漢仙氏對脈的研究 /49
二十二、 北防風的解毒功用 /50
二十三、 弧菌霍亂即寒性霍亂 /50
二十四、 不能僅據舌或僅據脈處方 /50
二十五、 血室的爭論 /51
二十六、 給初生兒吃清熱掃毒藥的不宜 /51
下篇 羅銓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
**章 醫家事略/55
一、 醫家的成才之路 /55
二、 主要貢獻 /57
第二章 學術思想/59
一、 根植經典醫理,傳承名醫經驗 /59
二、 注重臟腑辨證,治病必求于本 /59
三、 強調病證結合,中西互參治病 /60
四、 重視人之正氣,主張扶正祛邪 /60
五、 用藥力求精專,做到知常達變 /61
六、 推崇陰火學說,善用溫補升降 /61
七、 擅治老年疾病,獨具辨治特色 /62
八、 長于心病診治,注重調理氣血 /63
第三章 專病論治/65
**節 中醫疾病論治 /65
一、 便秘 /65
二、 胃脘痛 /72
三、 眩暈 /79
四、 中風 /85
五、 虛勞 /91
六、 不寐 /98
七、 頭痛 /104
八、 痹證 /110
九、 內傷發熱 /117
十、 郁證 /121
第二節 西醫疾病論治 /126
一、 慢性支氣管炎 /126
二、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129
三、 冠心病 /132
四、 心律失常 /143
五、 老年心力衰竭 /147
六、 骨質疏松癥 /151
七、 急性白血病 /155
八、 病毒性心肌炎 /161
九、 糖尿病 /167
十、 高脂血癥 /173
十一、 重癥肌無力 /181
第四章 醫話/187
一、 益氣活血法與冠心病(胸痹心痛)的治療 /187
二、 關于“瘀血”及“活血化瘀”的幾個問題 /189
三、 運脾除濕與代謝綜合征的防治 /192
第五章 傳承與創新/195
一、 醫療、教學、科研的傳承 /195
二、 醫療、教學、科研的創新 /196
三、 成果產學研轉化 /198
滇南醫學名醫叢書·呂重安羅銓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 作者簡介
主任醫師,全國第二、三批及云南省首批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云南省名中醫,“云南羅氏調氣理血學術流派”創始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羅銓名醫工作室”主要人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老年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原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業務副院長、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云南省名醫館主任醫師、教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