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互聯網時代中國電影的跨界融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46637
- 條形碼:9787522846637 ; 978-7-5228-4663-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時代中國電影的跨界融合 內容簡介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全方位滲透,尤其是“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體系之后,中國電影在極短的時間內呈現出與互聯網跨界融合的后電影發展態勢,在其生態、格局、價值觀念等方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本研究以“互聯網+電影”為研究主線,運用質化研究方法,圍繞“互聯網+電影”引發的產業變革、企業變革、思維變革、文化轉型、風險規避等問題展開研究,探討這些問題之間的關聯,以及背后的深層邏輯,做到系統性、實用性、理論性和創新性“四性合一”,為中國電影產業轉型、電影文化重塑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建議。對這些問題的探究不僅是引導“互聯網+電影”走向新常態的基礎,也是建構“互聯網+電影”理論體系的必須。
互聯網時代中國電影的跨界融合 目錄
緒論
**章 中國電影與互聯網跨界融合的歷史進程
**節 2010年以前:從平臺載體到技術工具
第二節 2010~2015年:從“第四媒體”到“新媒體”
第三節 2015年至今:從技術跨界到全面融合
第二章 互聯網影響下中國電影的企業變革
**節 互聯網企業的電影化轉向
第二節 傳統電影企業的互聯網化
第三節 互聯網電影企業與傳統電影企業的對抗與合作
第三章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電影的思維變革
**節 多平臺融合:新型合作思維的建構
第二節 受眾中心制:用戶思維的轉變與創新
第三節 全面轉型:大數據思維的沖擊
第四章 互聯網語境下中國電影的文化轉型
**節 文化定位:從創意文化轉向創意 服務文化
第二節 文化屬性:從大眾文化轉向網絡娛樂文化
第三節 文化呈現:從有限傳統分類轉向無限類型混雜
第四節 文化導向:電影文化泛娛樂化傾向
第五章 中國電影與互聯網的抵牾與分野
**節 電影屬性與互聯網屬性的抵牾
第二節 多元文化傳播載體與單一娛樂文本的矛盾
第三節 價值觀念與互聯網產業本質的悖逆
第六章 中國電影與互聯網跨界融合的路徑探索
**節 科技:從大數據到人工智能,電影的集聚式創新
第二節 文化:以互聯網精神為基礎的電影文化重塑
第三節 企業:從用戶中心到多組織協同的業態升級
第四節 政府:“互聯網 ”時代的國家電影引導政策探索
第七章 未來“互聯網 電影”智能產業模式的形成
**節 電影本體概念的延伸
第二節 電影生產模式與觀影體系的全新構建
余論 從“互聯網時代”邁向“數智時代”的電影
參考文獻
后記
互聯網時代中國電影的跨界融合 作者簡介
陳曉偉,女,博士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專業,現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州大學學科特聘教授。現任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河南省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資助計劃,榮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河南省文明教師”等稱號。兼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微電影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專委會常務理事、鄭州影視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傳播、數智視聽、媒介文化。主持國家級課題4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3項,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選題項目1項。在《現代傳播》《當代電影》《電影藝術》《中國電視》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獲得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