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策劃中的項目任務書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302420
- 條形碼:9787112302420 ; 978-7-112-30242-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策劃中的項目任務書評價 內容簡介
在我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建設過程中特別是建設早期的科學化決策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長期以來,對于建筑創作合理性這一建筑學基本命題的理論研究尚不充分,導致本該負責拷問設計依據與設計邏輯的建筑師,事實上卻相對被動地接受業主編制的建設項目任務書,甚至在“錯誤的題目”上開展建筑設計創作;由此產生的設計偏差,不僅對社會物質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也會帶來經濟層面的靡費與損失。 建筑策劃是建筑學領域內專門研究如何科學地編制任務書的一套理論和方法。設計任務書的研究是建筑學的本源問題,而設計任務書的編制又是建筑師的基本任務與職責;對設計任務書的評價進行研究,是建筑策劃研究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建筑策劃評價的核心內容。因此,本書就這一核心,以任務書為具體研究對象,嘗試建立一套評價的科學模式,以充實建筑策劃的研究,延伸建筑學的理論框架和設計方法論,拓展建筑師的業務范疇。 本書采用縱向推進、橫向展開的邏輯結構,從理論、法規、實踐3個層面進行論述。在理論層面上,對建筑策劃的經典理論、建筑學領域內外的相關概念和方法進行梳理,指出建筑設計概念要素已經快速膨脹更新,既有建筑策劃技術手段囿于傳統數據形式,需要進一步明確建筑策劃評價的研究對象,并尋求新的方法和技術以刺激其發展。在法規層面上,通過對比國內外基本建設流程,指出我國缺少建筑策劃及其評審這一必要環節,交叉印證任務書評價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制定相關評價準則的行業需求。在實踐層面上,通過審視任務書的特征和建筑師自發進行的任務書評價活動,指出現實中的評價機制過于發散,效率較為低下,仍需建立程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書評價體系。 在上述3個層面的理論和現實基礎上,本書從建筑策劃的理論源頭出發,研究如何科學地編制建設項目的設計任務書,建立一套理論和方法。研究參考了系統評價學的流程,借鑒了風險評估的方法,在264份真實的任務書樣本數據庫的基礎上,應用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文本挖掘、機器學習、聚類分析等技術,與經典的建筑策劃理論相結合,對任務書進行數據導向的系統拆解和分析整理,提取任務書評價要素指標,生成指標權重,構建面積比例向量數據庫,建立系統的任務書評價體系,并面向建筑設計實踐,給出指導手冊等評價應用工具。
建筑策劃中的項目任務書評價 目錄
Ⅲ 序
Ⅴ 前言
**章 緒論
1 1.1 問題的提出:建筑設計的題目是不是就出錯了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與內容
1.1.3 研究的意義
10 1.2 問題的研究方法與思路
1.2.1 課題研究的方法
1.2.2 問題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建筑策劃評價的理論基礎與內涵
20 2.1 建筑策劃理論體系內的“建筑策劃評價”概念
2.1.1 國外研究動態
2.1.2 國內研究動態
2.1.3 既有理論研究的貢獻與不足
32 2.2 建筑學其他理論所涉及的“建筑策劃評價”概念
2.2.1 使用后評估對建筑策劃的前饋作用
2.2.2 建筑性能評價中的建筑策劃評價
2.2.3 建設項目管理中的建筑策劃評價概念
36 2.3 系統評價學對“建筑策劃評價”的牽引描述
2.3.1 評價學的基本理論
2.3.2 系統評價學理論視角下的建筑策劃評價
2.3.3 建筑策劃評價在評價學視角下的潛力空間
第三章 建筑策劃及其評價現階段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46 3.1 現有建筑策劃及其評價理論的局限
3.1.1 建筑設計概念要素快速膨脹
3.1.2 現有建筑策劃理論獲取信息途徑陳舊
3.1.3 現有建筑策劃理論缺少明確的策劃自評
51 3.2 建筑策劃及其評價在我國法規保障的不足
3.2.1 建筑策劃及其評價在法規及流程上的缺失
3.2.2 可行性研究不能替代建筑策劃
3.2.3 職業教育對建筑策劃的要求相對薄弱
77 3.3 新數據時代對建筑策劃及其評價的影響
3.3.1 大數據概念的興起
3.3.2 建筑學領域內的數據技術應用嘗試
3.2.3 數據科學助力下建筑策劃的可能與挑戰
81 3.3 建筑策劃及其評價的發展方向
第4章 建筑策劃評價的問題轉化——任務書評價
84 4.1 針對任務書進行評價以實現建筑策劃評價
4.1.1 建筑策劃評價的再解讀
4.1.2 任務書的概念與內容界定
4.1.3 任務書與建筑策劃的關系
4.1.4 建筑策劃評價與任務書評價的關系
94 4.2 建設項目任務書的拆解
4.2.1 任務書樣本的整理方法
4.2.2 任務書樣本的預處理方法
4.2.3 任務書適用的數據挖掘方法
4.2.4 任務書的生成機制
4.2.5 任務書的結構與內容
139 4.3 建設項目任務書評價活動的現實基礎
4.3.1 任務書評價的法律與實踐基礎
4.3.2 建筑師對任務書的評價實踐
4.3.3 任務書評價活動現實基礎的啟示
第5章 建設項目任務書的評價體系建立
154 5.1 任務書評價問題的界定
5.1.1 評價對象與范圍
5.1.2 評價目的與目標
5.1.3 評價的操作主體
158 5.2 任務書評價方案的設計
5.2.1 經典的評價方法
5.2.2 適用于任務書評價的方法方案
177 5.3 任務書評價的指標體系生成
5.3.1 待評要素清單
5.3.2 風險識別與判定
5.3.3 評價指標總表與分類情況
5.3.4 評價指標的內容與評分等級
207 5.4 任務書評價指標的權重賦值
5.4.1 指標權重的形式與來源
5.4.2 風險分析與權重求解
5.4.3 評價指標權重體系的分級
220 5.5 任務書評價體系的應用工具
5.5.1 標準模式全信息評價指導手冊
5.5.2 評價體系衍生產品
229 5.6 任務書評價體系的應用操作
5.6.1 評價的信息收集與分析
5.6.2 評價的結果檢驗與輸出
232 5.7 任務書評價體系的專家論證與鑒定
第6章 面向建筑設計實踐的任務書評價
236 6.1 任務書評價實踐的基本設想
6.1.1 任務書評價實踐的準備工作
6.1.2 任務書評價活動的執行操作
6.1.3 任務書指標體系的更新調整
240 6.2 實例A:電力科技館設計任務書的評價
6.2.1 評價項目的選擇
6.2.2 項目概況與設計方案
6.2.3 設計任務書的評價操作
6.2.4 設計任務書的評價結果
6.2.5 對比分析與解讀
262 6.3 實例B: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的評價
6.3.1 評價項目的選擇
6.3.2 項目概況與設計方案
6.3.3 設計任務書的評價操作
6.3.4 設計任務書的評價結果
6.3.5 跟蹤分析與解讀
284 6.4 任務書評價對建筑設計實踐的指導作用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286 7.1 總結
7.1.1 研究的主要內容
7.1.2 研究的成果
7.1.3 研究的意義作用
7.1.4 研究創新點
7.2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致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